《针灸问对》
书名:针灸问对朝代:明作者:汪机时间: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卷之中] 候气法

    病未退者。针下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未可出针。出则病复 。再 。搓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急扪其穴。写者呼之去徐。不闭其穴。 经曰。八正者。所以候八风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气所在。 以时 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虚邪也。谓乘人之虚而为 病者也。以时至者谓天应。太乙移居以八节前后。风朝中宫而至者也。(义具天元玉册。 ○ 后数日。宜东风。若遇西风。亦谓之虚邪。应时者为正。冲时者为邪。)八正虚邪。宜避之 而勿犯。若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故曰天忌不可不知 也。四时之气所在。谓春气在经脉夏气孙络。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也。机按。此以 八节之正气。候八风之虚邪。应时而来者。谓之正。非时而至者。谓之邪。人能候而避之。 无用于针刺也。或有所犯。当随四时之气所在而调之。此亦候气之法也。故集见于此。 经曰。凡刺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如二分二至前后五日。气未定也 。然 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 生 疾温。离左酉南。月死朔而速冷。此以月之生死为期。午前卯后者。辰巳二时也。当此之时 。太阴月生。是故月郭空无写。宜疾温之。离左酉南者。未申二时也。当此之时。太阴月死 。是故月郭盈无补。宜速冷之。将一月比一日也。又云。望不补。晦不写。弦不夺。而 朔不济者。望。每月十五日也。晦。每月三十日也。弦。有上下弦。上弦。或初七或初八。 下弦。 于太乙者也。(义具天元玉册中)谨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气定乃刺者。谓八节之风。气静定 乃可以刺经络之虚实。故历忌云。八节前后各五日。不可刺灸。以气未定故也。机按。此亦 因天时而用针刺。皆候气之法也。故附次焉。 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阳分。水下二刻。人气在阴分。故病在三阳。必候气在阳分而 刺之。病在三阴。必候气在阴分而刺之。谨候气之所在。是谓逢时。是知气之所在。谓之实 。谓之来。气之不在。谓之虚。谓之去。故云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 气之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也。故曰。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 此之谓也。又曰。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则乱气不生。失时反候者。如春气在经脉。反刺络脉。令人少气。夏气在孙络 。反刺经脉。令人解。秋气在皮肤。反刺筋骨。令人寒栗。冬气在骨髓。反刺肌肉。令人 善忘。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在。反之则生乱气。 经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 伤。 (切。急也。疾出其针也。大气大邪之气。)补虚者。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 出针入。针孔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 。精神乃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言但闭密其穴俞。勿令其气散 写。近气。已至之气。远气。未至之气。欲动经气而为补。必候水刻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 得时而调之追补也。) 经曰。邪气中人。因其阴气。则入阴经。因其阳气。则入阳脉。无常处也。在阳与阴。 不可 矣。此所谓迎而夺之也。)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 如涌波之起。时来时去。不常在于所候之处。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又 曰。无逢其冲而写之。(冲。谓应水刻数之平气也。工以为邪而写之。则误矣。)故曰。其来 不可逢也。候邪不审。若邪已过而写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 。其往不可追也。(邪已随经脉流去。不可复追使还也。)待邪至时。发针写矣。若先若后。 血气已虚。其病不可取。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机者。动之微。应之 速。椎者。动之甚。觉之迟。智者。动之微而即知。故先时而早治。愚者。动之甚尚不觉。 故后时而失治。机微椎大。因以喻之。)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亦 不发 气。乃救其萌芽是也。椎者。大杵也。言气已大动。彼冥顽者。犹且不觉。正如以杵撞击。 亦不知也。故曰。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时是也。) 经曰。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 上下 则候气在阴分 经曰。三部九候者。头为上部。手为中部。足为下部。部各有三候。三而三之。合则为 九。 气。中部天。手太阴经渠动脉以候肺。中部地。手阳明合谷动脉以候胸中。中部人。手少阴 神门动脉以候心。下部天。足厥阴五里动脉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阴太溪动脉以候肾。下部人 。足太阴箕门动脉以候脾胃。经曰。人身三阴三阳。其气以何月各旺几日。难经云。冬至之 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 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此三阴三阳之王时日也。少阳之至。阳气尚 微 。故其脉洪大而长。阳极盛。则变而之阴。故夏至后为三阴用事之始。太阴之至。阴气尚微 。故其脉紧大而长。少阴之至。阴渐盛也。故其脉紧细而微。厥阴之至。阴极盛也。故其脉 沉短以敦。阴盛极。则变而之阳。仍复三阳用事之始也。此则三阴三阳之王脉春温夏暑秋凉冬寒。故人六经之脉。亦随四时阴阳消长送运而至也。故曰。治不本四时 。不知日月。不审逆从。不可以为工。(逆从。谓病有可治不可治也。) 经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 。阳 五运六气四时。亦皆应之而见于脉耳。难经所论。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 经曰。客气六气更临之气。主气谓应四时正王。春夏秋冬也。○五脏各以时受病。非 其时 故各传以与之。)○邪气客于身。取之以时。故曰。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 经输。凡此四时。各以其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 邪者。不正之名。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皆是邪。候可取之时而取之。如春气在经脉之类。) ○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行者。更贵更贱。(当时贵。失时贱。)以知死生而定五脏之 气。间甚之时。机按。赋言针下沉紧。为邪气盛。针下微松。为正气至。此但可以候气于针 下也。必须参究素难诸说。始知四时八节。何者为邪。何者为正。犯之而有其时。中之而有 其处。或以波陇之起。而察其外。或以三部九候。而诊其内。知脉之异于常者为邪。审脉之 应于时者为正。如此。则取之以时。治之有准。庶几万举而万全也。苟不知此。徒以赋言针 下沉紧为邪。微松为正。或逢其冲而误作邪者有也。或追其往而谬为正者有也。宁免偏之为 害哉。故比次素难诸说于此。实所以发赋之所未发欤。 或曰。灵枢经言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二刻。人气在少阳。三刻。人气在阳明。四刻 。人 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昼夜周身五十度之说不合。今医才言候气。多从此说。是欤非欤。 灵枢卫气行篇云。荣气周身五十度。无分昼夜。卫气昼但行阳二十五度。不能入于阴。 夜但 三阳。水下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三刻。人气在三阳。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是一时八 刻。周身四度有奇。方合昼夜周身五十度之说。此指荣气言也。他篇又谓。一时八刻。周身 二度。虽亦灵枢经文。以理言之。当从衍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