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方歌括》
书名:时方歌括朝代:清作者:陈修园时间:公元1801年

[卷上 补可扶弱] 五味异功散

    健脾进食。为病后调补之良方。 苓术参甘四味同。(人参茯苓白术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加姜枣煎。名四君子汤。)方名 君子取谦冲。增来陈夏痰涎涤。(前方加陈皮一钱顺气。半夏二钱除痰。名六君子汤。)再 入香砂痞满通。(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各八分。以行气消胀。名为香砂六君子汤。)水谷精微 阴以化。(饮食增则津液旺。充血生精。以复其真阴之不足。)阳和布护气斯充。(食入于阴 气长于阳。昼夜循环。周于内外。)若删半夏六君内。钱氏书中有异功。(六君子汤内。去半 夏。名五味异功散。) 陈修园曰。胃气为生人之本。参术苓草。从容和缓。补中宫土气。达于上下四旁。而五 脏六腑。皆以受气。故一切虚证。皆以此方为主。若加陈皮。则有行滞进食之效。再加半夏。 即有除痰宽胀之功。再加木香砂仁。则行气之药。多于补守。凡肿满痰饮结聚等证。无不速 除。此犹人所易知也。而为数方之主。则功在人参。人皆曰人参补气补阳。温药藉之以尽其 力量。而余则曰。人参补阴养液。燥药得之则臻于和平。故理中汤中姜术二味。气胜于味。 以扶阳。参草二味。味胜于气。以和阴。此汤以干姜易茯苓。去其辛而取其淡。亦阴阳兼调 之和剂也。凡医家病家。俱重人参。全未识人参之性。皆不读神农本草经之过也。今录本草 经原文而释之。或数百年之误。于兹而一正也乎。 按神农本草经云。人参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 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原文只此三十七字。其提纲云。主补五脏。以五脏属阴 也。精神不安。魂魄不定。惊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皆阴虚亢阳所扰也。今五脏得 甘寒之助。则有安之定之止之明之开之益之之效矣。曰邪气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阴虚而壮 火食气。火气即邪气也。今五脏得寒甘之助。则邪气除矣。余细按经文。无一字言及温补回 阳之性。 仲景于汗吐下阴伤之证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方中。绝不加此阴柔之品。反缓姜 附之功。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回阳第一方。皆不用人参。而四逆加人参汤。以其利止亡 血而加之也。茯苓四逆汤用之者。以其烦燥在汗下之后也。今人辄云。以人参回阳。此说倡 之宋元以后。而大盛于薛立斋张景岳李士材辈。而李时珍本草纲目。浮泛杂沓。愈乱经旨。 学人必于此等书焚去。方可与言医道。○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中。用人参者。只有一十八方。 新加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桂枝人参汤半夏泻心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 生姜泻心汤黄连汤。旋复代赭石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浓朴生姜半夏人参汤。白虎加 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皆因汗吐下之后。亡其津液。取其甘寒以救阴也。抑或辛 刚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