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玉函经二注》
书名:金匮玉函经二注朝代:清作者:周扬俊时间:公元1687年

[卷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二首)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衍义〕此证半身不遂者。偏风所中也。但臂不遂者。风邪上受也。风之所客。凝涩 荣卫。经脉不行分肉筋骨俱不利。故曰此为痹。卫者。水谷之悍气。阳也。温分肉。 肥腠理。循行脉外。佐其动也。滑利充溢。荣者。水谷之精气。阴也。循脉中。应刻而 动。沉动翕徐。今因风着为痹。荣遂改微。卫遂变量。故脉微数也。此即内经风论 谓风各入其门户所中者之一证耳。其余散于各篇。不言风而病偏枯者。则不 可胜数。或得之汗出偏沮。或得之阳盛阴不足。或胃脉内外大小不一。或心脉 小坚急。或肾水虚者。灵枢亦叙于热病篇中。皆能致偏枯喑痱之病。观夫经旨 不言其邪。惟从阴阳脏气有余不足之故。岂无深旨。是六淫七情饮食起居房 劳。凡能伤其阴阳脏气之虚。致荣卫经脉痹而不能周流于身者。皆其邪也。不 可一言而尽指之故耳。刘河间因不以此证列于风类。而乃入火类。曰中风瘫 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 衰。不能制之。而热气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无知也。或即不死。发过而 偏枯者。由经络左右双行而热。郁结气血。不能宣通。若一例得通则否者。痹而 瘫痪也。此论发前人所未发。观是书者。尤宜兼通焉。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 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沫。 〔衍义〕内经有谓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百病之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腠理 开。开则邪入。客于经络。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仲 景今言是病。即此之谓也。络脉。盖经脉行气。皆在皮部。络脉浮近于皮肤。故善 恶之色见于外。经脉伏行于隧道。故善恶之脉。朝于寸口而后见。络脉不自动。 随经脉而动。此由络脉之血空虚。所以脉见得也。寒邪之气紧束。故浮紧之脉。 并见于寸口。络脉从经脉。左右双行。当邪入之时不治。至于其邪随络脉流行。 邪所在之侧。则血虚。虚则经气缓。邪所不在之侧。则血和。和则经气行如度而 急。缓急牵引。故口缓僻不遂。邪在于络。其卫气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者。 与之相遇。则不荣于肌肤。故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则荣气之行涩。内不养于骨。 则骨重。外不滋于肉。则身重而不胜。仲景所谓入腑入脏者。腑六脏五。果何属 也。意即内经之所谓禀于胃者也。夫胃者土也。水谷之海。十二经皆受气于胃。 胃者六腑之总司。多气多血者也。心者神明之宅。五脏之主。由是诸腑经络受 邪。变气则归于胃。胃得之则热甚。津液壅溢为痰涎。闭塞隧道。荣卫不行。胃之 支。别脉上络于心者。并塞其神气出入之窍。故不识人也。诸脏受邪。极而变者。 亦必归于心。于是心得邪。则神散枢机息。舌者心之窍。机息则舌纵廉泉开。 舌纵。则难以言。廉泉开。则口流涎。此是俗所宗之说也。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芎(三分)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 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能助药力。 〔衍义〕心主血阳脏也。荣卫不布。内无所养。则心中恶寒。不足生焉。是以菊花为 君。治风兼治湿。治风以防风佐。治湿以白术佐。桔梗亦能治风痹。通膈气。舟楫 诸药。细辛、桂枝助防风。矾石茯苓助白术。黄芩、干姜、牡蛎。开利内外寒热痹气。 参、归更与干姜、牡蛎。治心中恶寒不足者。初治欲开其痹着。则用温酒以行药 势。禁诸热物。宜冷食者。为矾石能固涩诸药。助其久效。而矾石性得冷即止。得热即下故也。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 身痒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短气。 〔衍义〕天道干健而坤静顺。人道亦应之。气健而血顺也。血气和平。然后脉不缓 不急。不迟不数。日行百刻。以周于身而朝寸口。是以候寸口以求其虚实。迟则 知阳气之不能健运。缓则知荣气之应刻不逮。荣气不逮则亡血。卫气不运。因 而中风。经虚邪入。荣卫不布于皮肤。血凝津滞。发为身痒瘾疹。然疹有赤白。不独属风也。原属津凝 血滞。治与湿同。且荣卫不健。与邪混郁于胸中。则害其宗气之布息。故胸满而短气也。
    风引汤
    除热瘫痫。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提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日发数十次难疗等证。热邪以除。巢氏云。香港脚宜风引。 〔衍义〕风者外司厥阴。内属肝木。上隶手经。下隶足经。中见少阳相火。所以风自 内发者。由火热而生也。风生必害中土。土主四肢。土病则四末不用。聚液成痰。 瘫痪者。以风邪挟痰于四肢故也。痫者。以风热急其筋脉。内应于心主故也。由 是二者。尽可用此汤治之。首用大黄之寒走而不止者泻之。俾火退风息。凝痰 扫去矣。复用干姜之热止而不走者。何哉。前哲有云。大黄之推陈致新。如将军 之戡定祸乱。然使将无监军。兵无向导。能独成其功乎。夫一阴一阳之为道。故 寒与热相济。行与止相须。然后寒者不惨。热者不酷。行者不疾。止者不停。所以 大黄逐热行滞。以通荣卫而利关节。则必以干姜安之。桂枝导之。佐大黄之达 四肢脏腑而不肆其峻快。不然。将从诸药石而下走矣。桂枝又散风木。干姜又 能治血。祛风湿痹。去风毒痹。二者因得以相制为使。犹虑干姜之热中。更以石 膏、滑石制之。禀清肃之金性。以制木救土。泻阳明肺热解肌肉风痹也。阴水不 足。火因妄动而生风。满招损。自役其心。精神不守。非镇重之剂。则不能安其神。 益其水。故以寒水石补阴水。紫石英、白石脂、赤石脂、牡蛎、龙骨敛精神。定魂魄。固根本也。
    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 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衍义〕狂走谵语有热。脉长者则阳明。若此无寒热。其脉浮者。非其证也。然脉浮 者。血虚从邪。并于阳而然也。内经曰。邪入于阳则狂。此狂者。谓五脏阴血虚乏。 魂魄不清。昏动而然也。桂枝、防风、防己、甘草。酒浸其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 散其邪。用生地黄之凉血补阴。熟蒸以归五脏。益精养神也。盖药生则散表。熟 则补衰。此煎煮法也。又降阴法也。阴之不降者。须少升以提其阳。然后降之。方 可下。不然则气之相并。不得分解矣。
    头风摩散
     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上。令药力行。 〔衍义〕头者诸阳之所会。太阳为之长。若风寒湿客之。诸阳不得流通。与邪壅塞 于巅而作痛。故用附子性之走者。于疾处散其邪。以盐味之润下。从太阳膀胱 水性者佐之。用以引诸药下降。则壅通而病愈矣。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 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衍义〕肾主水。骨与之合。水性下。故脉沉者。病在骨也。肝藏血。筋与之合。血性濡。 血虚则脉弱。故脉弱者病在筋也。心主汗。汗出入水。其汗为水所主。心气不得 越。因而伤之。水汗相搏。聚以成湿。湿成则内应于脾。脾、土也。土克肾水。是以湿 伤其骨。关节者。骨之所凑。筋之所束。故湿独善流关节。以克其所胜。侮其不胜。 然水汗所郁之湿。久变为热。湿热相蒸。湿属土。土色黄。是以历节发出黄汗也。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衍义〕趺阳胃脉属土。土湿所化也。脉经谓浮滑为有宿食。此虽非宿食之谷。然 滑乃阳盛也。内经曰。食入于胃。长气于阳。是乃饮食肥美所长之阳。成其湿热 之气。宜乎亦得称以谷也。脉浮汗自出者。内经曰。汗者谷之精气。今谷之盛阳。 出之于表。浮为卫虚。不能固腠理。因自汗出也。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 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衍义〕少阴脉者。太冲肾脉也。肾脉本沉。因饮食当风使之浮。浮则肾伤。肾属阴。 主血。伤必不足而脉弱也。肥人本多气多血。其脉充盛。今反涩。由其血不足也。 小者气衰也。由饮酒所致。盖因酒湿热有毒。饮之过则伤卫伤荣。迫津为汗。汗 出当风。乘虚入客。与卫相干。则短气自汗出。入伤筋骨。则历节疼痛。不可屈伸。 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两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衍义〕此风寒湿痹其荣卫。三焦之病。头眩短气。上焦痹也。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筋骨痹。韵书以为火。以羸为筋结也。然湿多则肿。寒多则痛。风多则动。故 用桂枝治风。麻黄治寒。白术治湿。防风佐桂。附子佐麻黄、白术。其芍药、生姜、甘 草。亦和发其荣卫。如桂枝汤例也。知母治脚肿。引诸药祛邪益气力。附子行药 势为开痹大剂。然分两多而水少。恐分其服而非一剂也。三因方云。每服四钱。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 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衍义〕内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以津。盖谓津液不 仁而内溢。短肌。谓走血而肌缩。大骨气劳。谓咸入骨走血。髓无养也。由是知此 之谓泄。即溢也。津液不溢。蓄而成湿。筋得湿。则弛长而缓。故名为泄。髓无血也。 咸多伤骨。因致痿而为枯。血走。绝而不流。谓之断。湿胜谓之泄。血不流则荣不通。 荣与卫相将。荣不通。则卫不独行也。三焦形体。皆藉血以养。血亡则三焦无 所根据。四属者。皮肉脂髓也。无血以滋。则身体羸瘦。独有所蓄之湿。下流伤肾。肾 主下焦。故脚肿大。湿胜则多汗。脾色黄。湿本于脾。故黄汗出。肾虚而阳不下降。 则胫冷。假令阴虚湿郁变热。则湿不泄而流于筋骨关节也。夫仲景诚善于立 言者矣。即历节一证。各分其因。以水。以酒。以天气。此又以饮食之味。然独出治 天气一方。人或怪其不具。噫。方可具哉。病有不常。体有强弱。时有寒暑。已出之 方。犹自为准绳而已。又焉可执而不变也。若能求经气。辨邪正。明药性。亦何患其有证而无方欤。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
    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芍药黄(各三两)甘草(炙) 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衍义〕此汤概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于方下又复言治香港脚疼痛。必仲景书历 节条下有方。而无药石。见香港脚中方名同而有药。集书者遂两出之。且二病皆 因风寒伤于筋。麻黄开玄府。通腠理。散寒邪。解气痹。芍药以理血痹。甘草通经 脉而和药。黄益卫气。气壮则邪退。乌头善走。入肝筋逐风寒。蜜煎以缓其性。 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并制乌头燥热之毒也。
    矾石汤
    治香港脚冲心。 矾石(二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衍义〕脚心病者。古人谓感水湿之邪。即内经痿痹厥逆证也。东垣有饮乳酪之 说。予思足六经起于足五趾间。若天之六淫。饮食寒热劳逸之气。凡留滞于下 者。皆足以致其肿痹不仁。屈伸不利。气逆上冲也。岂独水湿之邪。白矾味酸涩 性燥。可去湿消肿。收敛逆气。然香港脚冲心。水克火也。岂细故哉。
    附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芎(一两五钱)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 更服。勿当风。并治咳逆上气不得卧。面目浮肿。 〔衍义〕痱病者。荣卫气血不养于内外。故身体不用。机关不利。精神不治。然是证。 有虚有实。虚者。自饮食房劳七情得之。内经谓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是也。实者。 是风寒暑湿感之。虚以实治。则气血愈散。此方乃治实邪也。故麻黄为君。佐干 姜开寒痹。石膏解风痹。当归和血。人参益气。芎行血散风也。其并治咳逆上 气面浮者。亦为风寒所致也。
    千金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二分)黄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 分。腹满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近效方术附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崔氏八味丸
    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 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肉桂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属风气。下焦脚弱。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二两)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服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