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归》
书名:医学指归朝代:清作者:赵术堂时间:公元1851年

[卷上 胃经第三] 治法解

    胃实泻之 胃主容受,然太实则中焦阻塞,上下不通,故用泻,下分二法。 湿热∶热盛则湿者化而为燥,故用下法大黄(荡涤肠胃,下燥结,去瘀热。)芒硝润燥软坚,荡涤肠胃。) 饮食∶重者用下,轻者用消。 巴豆(去脏腑沉寒,下冷积。)神曲(化水谷,消积滞。)山楂(消食磨积,化油腻滞。)阿魏(入脾胃, 消肉积。)砂(消食破瘀,治肉积。)郁金下气破血。)三棱(破血消积。)轻粉(劫痰涎,消积滞。) 胃虚补之 土喜冲和,或热或寒,皆伤正气、耗津液,故用补,下分二法。 湿热∶气虚湿胜,湿胜热生,去湿即所以去热,热去而正气自生。 苍术(燥胃除湿。)白术燥湿和中。)半夏(除湿化痰。)茯苓渗湿行水。)橘皮(导滞消痰。)生 姜(调中畅胃,开痰下食。) 寒湿∶脾中之阳气不足。则胃中之津液不行。补阳乃以健脾, 亦以燥胃,故寒去而湿出,乃能上输津液,灌溉周身。 干姜(逐寒邪,燥脾湿,除胃冷。)附子(补真阳,逐寒湿。)草果(健脾暖胃,燥湿祛寒。)官桂(补命 门火,抑肝扶脾。)丁香(温胃补肾。)肉果(理脾暖胃,逐冷祛痰。)人参(补阳气,扶脾土。)黄(补 中益气,壮脾强胃。) 本热寒之 不言本寒者,治寒湿之法,已见上条也。 降火∶土生于火,火太过则土焦,降心火乃以清胃热石膏足阳明大寒之药。)地黄(苦寒入心。泻丙火。)犀角(泻心火,清胃热。)黄连(泻心火,浓 肠胃。) 标热解之 邪入阳明则病在肌肉寒变为热,故不言标寒。 解肌∶阳明主肌肉,邪及肌肉,已不在表,故用解不用发。 升麻(表散风寒,足阳明引经药。)葛根(入阳明经,开腠发汗。)豆豉(发汗解肌,调中下气。)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