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书名:脉经朝代:西晋作者:王叔和时间:公元280年

[卷六]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梦见园苑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 则梦山林树木。 病在肝,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二日之胃,而腹胀;三日之肾,少腹腰脊痛, 胫;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堕,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若软而散。其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湿 暴多饮,而溢(一作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肝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苦胁下痛,有气支满,引少腹而痛,时小便难,苦目眩头痛腰背痛,足为逆寒,时癃。 女人月使不来,时亡时有,得之少时有所坠堕。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诊曰有积气在心下,支,名曰肝痹。得之 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如阻妇状。 肝中寒者,其人洗洗恶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有汗胸中烦热。 肝中寒者,其人两臂不举,舌本(又作大)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肝主胸中,喘,怒骂,其脉沉,胸中叉窒,欲令人推按之,有热,鼻窒。凡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 上而不能下,积于左胁下,则伤肝。肝伤者,其人脱肉,又卧,口欲得张,时时手足青,目瞑瞳人痛,此为肝脏伤所 致也。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 肝水者,其人腹大,不能自转侧,而胁下腹中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肺乘肝,即为痈肿;心乘肝,必吐利。 肝着者,其病患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 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如龟鳖状。久久不愈,发咳逆,疟,连岁月不已。以季夏戊己 日得之,何也?肺病传肝,肝当传脾,脾适以季夏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因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 季夏得之。 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胁下苦满,或时眩冒,共脉弦长,此为可治。宜服防风竹沥汤秦艽散。春当刺大敦, 夏刺行间,冬刺曲泉,皆补之;季夏刺太冲,秋刺中,皆泻之。又当灸期门百壮,背第九椎五十壮。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KTKT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若欲治之,当 取其经。 足厥阴少阳气逆,则头目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善螈,节时 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螈。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 上循足趺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入阴毛中,环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 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颓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 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足厥阴 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热虚则 暴痒。取之所别。 肝病,胸满胁胀,善恚怒,叫呼,身体有热,而复恶寒,四肢不举,面目白,身体滑。其脉当弦长而急,今反短涩, 其色当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克木,为大逆,十死不治。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