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
书名:幼科释谜朝代:清作者:沈金鳌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三 水肿(诸肿胀附)] 水肿原由症治

    曾氏曰。原肿病之由。标本之疾。肾主元气。天一之水生焉。肺主冲化。地四之金属焉。肾为本而肺为标。皆至阴积水。其为病也。肾者。胃之关键。关键不利。则枢机不转。水乃不行。渗于脉络皮肤。而为浮肿。当推究内外所因 为治。儿大者。凭脉以明虚实古方有十种论症。短气不得卧。为心水。两胁紧痛。为肝水大便鸭溏。为肺水四肢苦重。为脾水腰痛足冷。为肾水口苦咽干。为胆水。乍虚乍实。为大肠水。腹急肢瘦。为膀胱水。小便闭 涩。为胃水少腹急满。为小肠水。然脉浮为风为虚。沉伏为水病。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即为正水。脾脉虚大。 多作脾肿。因循不治。乃成水肿。盖脾属土。喜燥而恶湿。常感湿气。湿又喜伤脾。血化为水。土败不能制水。则停蓄 不行。留滞皮肤。故作浮肿。初得病时。见眼胞早晨浮突。午后稍消。急以羌活散疏解。次醒脾散。及间投南星腹皮散。 其脾冷困。则燥以草果、缩砂之类。然此症夏秋冬治之颇易。惟春不然。盖四时之水。无如春水泛溢。兼肝木旺而脾土 受克。不能受水。所以难疗。须徐徐调理取效。若脾热而困。入投燥热药。虽不能生土。亦可胜水。奈杀之太过。土不 胜火。则热愈盛而不食发热烦渴。又进燥剂。由此面目转浮。致脾败。手足背肿。脐凸。皆脾之外候。有未经发表。 递用下药。一泻肿消。乃曰泻之力。不知脾愈泻而愈虚。不旬月。其肿如初。此世人但知泻肿为最。不求十补而一泻之 论。法当随四时用药解表。通利小便。春以七宝丹麻黄桂枝、赤苓、姜、葱。夏以五苓散加麻黄、苡仁车前子、 姜、葱。秋以清肺饮羌活细辛商陆。姜、葱。冬以冲和饮白术、生川乌赤小豆、 姜、葱。次投滋润救脾导水汤剂渗泄之。乃为良法。更以香陆胃苓丸顿服。自安。 有国中便觉痰嗽气喘小水不通。正属肺肾所主。先服解表散。次投三白散。凡得此病。非一朝夕之故。不可求速 效。以致虚脱。如愈后。再感外风。满面虚浮。用排风散和解。仍服救脾汤剂。免致反复。刘氏曰。治肿非易。补养尤 难。忌食物切须详审。有久不消者。下浚川丸即效。 史演山曰。肿胀二症。此由虚中有积。久患失治。日渐传变。症候多端。随轻重。察盛衰。审表里以主治。先固其 本。后治其标。斯无患矣。受湿肿。食毒瓦斯肿。伤寒虚气入腹肿。泻痢虚气入腹肿。此四种所患病不相同。皆由虚得之。 受湿。谓脾胃受湿冷。久不克化。气浮。四肢头面皆肿。食毒瓦斯肿。由脾胃伤冷积。毒瓦斯停留胃脘。致气入腹。蛊胀肿 急。伤寒由下之太早。乘虚入腹作肿。泻痢久。脾气亦虚。是以致肿。以上宜平调胃气。补脏充实。方可去肿。先服 四味理中汤减半干姜加白术、桑皮。伤寒虚肿。加枳实。作喘加淡豉。泻痢虚胀。宜正气调胃。胃气既壮。救生丹利之。 肿即退。再用观音散调补脏腑。即平复矣。 王履曰。气虚肿。亦名气蛊。血虚肿。亦名血蛊。小儿所患肿胀一门。最为要急。前人少有究竟。然肿胀之作。皆 由荣卫不顺。脏腑怯弱。壅滞三焦流注百脉。表里俱虚。邪正相乱。以致四肢浮盛。肚腹膨满。多由食毒得之。饮食 得之。症伤得之。饥饱得之。积久不化。故成斯病。病由虚得。或妄乱通下。因虚致虚。根不得去。疾加益甚。是谓坏 症危症。先投荣卫饮子。次服分气饮子以散滞。斯病去矣。 叶桂曰。夏季湿热郁蒸。脾胃气弱。水谷之气不运。湿着内蕴为热。渐至浮肿腹胀。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湿久 积。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则坐不得卧。俯不能仰。危期速矣。大凡喘必生胀。胀必生喘。方书以先喘后胀者治 在肺。先胀后喘者治在脾。亦定论也。金匮有风水皮水石水、正水、黄汗。以分表里之治。河间有三焦分消。子和 有磨积逐水。皆有奥义。学人不可不潜心体认。难以概述。阅近代世俗论水湿喘胀之症。以内经开鬼门取汗为表治。分 利小便洁净府为里治。经旨病能篇。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以健脾燥湿为稳治。治之不效。技穷束手矣。不知凡病皆 本乎阴阳。通表利小便。乃宣经气利腑气。是阳病治法。暖水脏温脾肾。补后方以驱水。是阴病治法。治肺以轻开上。 治脾必佐温通。若阴阳表里乖违。脏真日漓。阴阳不运。亦必作胀。治以通阳。乃可奏绩。如局方禹余粮丸。甚至三焦 交阻。必用分消。肠胃窒塞。必用下夺。然不得与伤寒实热同例。擅投硝、黄、枳、朴。扰动阴血。若太阴脾脏湿阻 气。温之补之不应。欲用下法。少少甘遂为丸可也。其治实症。选用方法。备采葶苈大枣汤牡蛎泽泻散甘遂半夏汤、 子和桂苓汤中满分消饮五子五皮汤茯苓防己汤小青龙汤木防己汤泻白散、五苓散、控涎丹禹功丸大顺 散、越婢汤。徐姓小儿。单胀数月。服肥儿丸万安丸、磨积丹、绿矾丸鸡肫药。俱不效。余谓气分不效。宜治血络。 所谓络瘀则胀也。用归须、桃仁延胡山甲蜣螂、虫、灵脂、山楂之类为丸。十日全愈。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