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明理论》
书名:伤寒明理论朝代:宋作者:成无己时间:公元1142年

[卷上] 心下满

    伤寒心下满。何以明之。心下满者。谓正当心下高起满硬者是矣。不经下后而满 者。则有吐下之殊。若下后心下满者。又有结胸痞气之别。经曰。病患手足厥冷。脉 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又曰。脉浮而大。 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攻之。兹二者。为不经汗下而 心下满者。或吐之。或下之。看其邪气之高下。高者则因而越之。下者则因而竭之。 要在泄其邪也。至于阳明病。虽心下硬满。又未可攻。经曰。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 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是邪气自表传里。至于心下留结为实者。 则不可下。乃吐之可也。若未全为实者。则不可下。故有此戒也。又邪气在表。未应 下而强下之。邪气乘虚结于心下。实者硬满而痛为结胸。虚者满而不痛为虚痞。 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 己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 也。但满而不痛者。此为虚痞。盖实邪留结。则为硬为痛。虚邪留滞。则但满而不硬 痛也。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明其邪实可知矣。 脉浮而紧。而反下之。邪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明其邪虚可知矣。病 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表邪未罢。医反下 之。胃中空虚。客气动隔。阳气内陷。心中因硬。则为结胸。须陷胸汤丸攻之可也。伤 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而复下之。其痞益甚。此 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须诸泻心汤散可也。二者俱是心下 满硬。一为虚。一为实。凡投汤者大须详审。结胸虽为实邪。众皆共知。当用陷胸汤 丸下之。或脉浮大者。则不可下。下之则死。即是犹带表邪。未全结实。下之重虚其 里。邪深结则死。设或结胸形证悉具。而加之烦躁者。又为不治之疾。药之所以能 胜邪者。必待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汗吐下之。以逐其邪气。邪气胜。胃气绝者。汤 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布。虽神丹其何能为效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