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验方妙用] 补益法
内经云∶
精气夺则虚,
虚者补之。
难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
其
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用
补益法之原理也。
温热为伏火症,本不当用补益法。然内经
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病温虚甚死,当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此即后贤治四不足与
四损者复病温热,创立先补
后泻,先泻后补,补泻兼施之法之导师也,况温热诸症,每有屡经汗下
清解不退者,必待补益而始痊。此由本
体素虚,或原素有
内伤,或为病药所残,自当
消息其
气血阴阳,以施补益之法。温热虽
伤阴分
血液者居多,然
亦有凉药太过而
伤阳气者,则
补血补阴,
补气补阳,又当酌其
轻重,不可偏废。凡屡经汗下清和而
烦热更甚者,
当补阴血以济阳,所谓寒之不寒责其无水者是也。屡汗下清和热退而昏倦痞利不止者,当补阳气以培元,所谓
祛邪必先
扶正,正足邪自去也。试述
清补、
温补、调补、
平补、
峻补、食补
诸方法以发明之∶
一、清补即清滋法
,
张景岳所谓阻虚者宜补而兼清,二冬地芍之类是也。陆九芝所谓甘寒为滋,生地
石斛
以
养胃阴是也。如金匮
麦门冬汤、千金
麦冬汤、千金
生地黄煎、叶氏
养胃汤、
竹叶地黄汤、吴氏
五汁饮(悉尼
汁、
荸荠汁、
芦根汁、
麦冬汁,藕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
重汤炖
温服。
温病条辨方)之类,
为
温热病后清滋
津液之良方。惟徐洄溪谓大病后必有留热,治宜清养,独推仲景
竹叶石膏汤为善后要
方。虽然,清滋之法亦当分辨。
如肺胃之阴则津液也,惟清润之品可以生之,如
参燕麦冬汤、
清燥救肺汤、
养阴清肺汤、
加减甘露饮、润肺
悉尼膏、景岳
四阴煎(细生地三钱,麦冬、
白芍、苏
百合、
北沙参各二钱,浙
茯苓钱半,生
甘草一钱。景岳新方)
三参冬燕汤(
太子参、
西洋参各一钱,北沙参四钱,麦冬二钱,光燕条八分,青蔗浆一酒杯,
建兰叶三片。樊师
验方)、程氏
月华丸(天麦冬,
生熟地,
山药、
百部、北沙参、
川贝、
阿胶,茯苓、
獭肝、广
三七各五钱,冬桑
汁叶二两煎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
噙化,日三服。程氏
医学心悟
方)、
八仙玉液(藕汁二杯,梨汁、芦根汁、蔗汁、
人乳、童便各一杯,先将生
鸡子白三枚,
白茅根四十支,煎
取浓汁二杯,和入前六汁,重汤炖温服。
顾氏医镜方)之类,皆可随症选用。
心肝脾肾之阴则血液也,清补
心阴,如
清燥养荣汤、叶氏
加减复脉汤、王氏小
复脉汤(原麦冬五钱,甘杞子三
钱,
炙甘草一钱,鲜刮淡
竹茹三钱,
南枣两枚。
王孟英新验方)等选用。清补
脾阴,如
补阴益气煎(潞
党参一
钱,归身二钱,
淮山药、熟地炭各三钱,
新会皮一钱,炙甘草八分,
升麻二分,
柴胡三分。景岳新方)、参燕异
功煎(潞党参一钱,光燕条八分,生晒术五分,浙茯苓一钱,炙甘草、新会白各八分。见何书田
医学妙谛)、
参粉甘芍汤(西党参钱半,南
花粉三钱,炙甘草八分,炒白芍钱半。唐容川
血证论方)之类;而慎柔
养真汤(西
党参、生晒术、嫩棉、甜
石莲各钱半,淮山药、生白芍、提麦冬各三钱,炙甘草六分,北
五味二分。
慎柔五书
方)煎去头煎,止服二三煎,取甘淡以养脾,深得清滋脾阴之秘法。清补
肝阴,如吴氏
小定风珠(温病条辨方)、
加减四物汤、四物绛复汤、
阿胶鸡子黄汤(均见沈樾亭验方传信)、
地骨皮饮(
地骨皮五钱,粉
丹皮、细生地、
生白芍各三钱,归身钱半,
川芎五分。见
陈修园时方歌括)、酒沥汤(焦
山栀、粉丹皮、归身各钱半,生白芍三
钱,
鳖血柴胡八分,辰
茯神三钱,生晒术五分,苏
薄荷三分,陈酒一匙,淡
竹沥一瓢,和匀同冲。
张氏医通妇
科方)等选用∶而魏氏
一贯煎(细生地三钱,归身、麦冬各钱半,北沙参四钱,甘杞子一钱,
川楝子钱半,
口苦
燥者加酒炒
川连六分。见魏玉横
续名医类案)柔剂
和肝,善治胸脘
胁痛,
吞酸吐苦,
疝气瘕聚,一切
肝病,尤
为清滋肝阴之良方。清补
内肾之阴,如
甘露饮(宋
和剂局方)、
知柏地黄汤(戴氏
广温疫论)、顾氏
保阴煎(见
松园
医镜)、新加
六味汤(见周小颠
三指禅)等选用。
脑督
外肾之阴,则精髓也,盖以脑为
髓海,督为
脊髓,外肾主藏精,非粘腻之物不能填之。清补脑肾之阴,
如六味加
犀角汤(见陆定圃
冷庐医话)桑麻六味汤(见何书田医学妙谛)救阴滋任汤、清滋脊髓汤(熟地炭、
炙
龟板各四钱,盐水炒川柏八分,
知母钱半,猪脊髓一条,
甲鱼头一枚,煎成,冲
甜酱油半瓢。均何廉臣验方)
等选用。
总之,清补之法必须清而不凉,滋而不腻,时时兼顾脾胃,庶足为病后
滋阴之善法。
二、温补之法
,张景岳所谓补而兼暖,桂附
干姜之属是也。然亦有辨∶一胃中之阳,后天所生者也;一
肾中之阳,
先天所基者也。胃中之阳喜升浮,虚则反陷于下,再行清降,则
生气遏抑不伸;肾中之阳贵降纳,
亏则恒浮于上,若行升发,则
真气消亡立至;此
阳虚之治有不同也。
温补
胃阳,首
推理中汤(别直参钱半,湖
广术钱半,炒干姜八分,炙甘草八分)、黄
建中汤(皆仲景方)
二方为主,次如
养中煎(潞党参三钱,浙茯苓二钱,炒
扁豆二钱,炒黄干姜、炒山药各一钱,炙甘草八分)、
五君子煎(西党参三钱,江西术,浙茯
苓各二钱,炒干姜、炙甘草各一钱)、
圣术煎(冬
白术五钱,炒干姜、蒙自桂各一钱,炒广皮八分)、苓术二
陈煎(浙茯苓三钱,炒
冬术、
姜半夏各二钱,炒广皮、炒干姜各一钱,
泽泻钱半,炙甘草八分。以上皆景岳
方)、归建中汤(
叶天士医案方)之类,皆可对症选用。
温补肾阳,约分二法∶一为刚剂
回阳,其方如
四逆汤(浓附块三钱,干姜二钱,炙甘草钱半)、
通脉四
逆汤(即前方加
葱白五枚)、
白通汤(葱白四枚,干姜二钱,黑附块三钱)、
白通加猪胆汁汤(即前方加
猪胆汁
一匙,童便一杯冲。以上皆仲景方)、
四味回阳饮(别直参、炒干姜、黑附块各二钱,炙甘草钱半。景岳新方)、
附姜归桂汤(黑附块、炒干姜、全
当归各钱半,安边桂一钱,净
白蜜一瓢,陈酒一瓢,加水同煎。喻嘉言
经验
方)之类。一为柔剂养阳,其方如
六味回阳饮(西党参、
大熟地各五钱,黑
炮姜三分,淡附片一钱,白归身三
钱,炙甘草一钱)、
理阴煎(大熟
地五钱,白归身三钱,炒黄干姜一钱,炙甘草八分,蒙自桂五分)、
镇阴煎(大
熟地二两,淮
牛膝二钱,炙甘草一钱,泽泻钱半,淡附片八分,蒙自桂五分)、
胃关煎(熟地五钱,炒山药、炒
扁豆、炒冬术各二钱,
吴茱萸、炒干姜各五分,炙甘草一钱)、
四味散(米炒西党参五钱,淡附片、炒干姜各
一钱,炙甘草一钱,
乌梅炭五分,共为细末,每服一二钱,
温汤调下。以上皆景岳方)、
全真一气汤(
冯氏锦囊
方)、
附姜归桂参甘汤(淡附片、黑炮姜、全当归、官桂各钱半,西党参、炙甘草各二钱,鲜
生姜两片,大
红枣两
枚,净白蜜一瓢,加水同煎。喻嘉言验方)、参茸养阳汤(叶天士医案方)加味都气饮(感证宝筏方)之类;而金
匮
肾气丸(即附桂
六味丸方)尤为温补肾阳之祖方。
他如温补
肺阳,参
保元汤(别直参钱半,炙绵二钱,官桂八分,炙甘草六分。魏桂岩验方)为主,其次参
姜饮(老东参
三钱,黑泡姜,炙甘草各五分。景岳新方)、观音
应梦散(吉林参一钱,胡桃肉一枚,蜜煨生姜两片。
江笔花
医镜方),亦可对症酌用。
温补心阳,首推
人参养荣汤(见时方歌括),其次
参附养荣汤(别直参、淡干姜各一
钱,淡附片八分,白归身、熟地炭各二钱,酒炒白芍钱半。吴又可
温热论方)亦佳。
温补脾阳,首推
补中益气
汤(
李东垣脾胃论方)、
六君子汤(和剂局方)二方为主,
寿脾煎(别直参一钱,炒冬术二钱,炒干姜八分,
淮山药二钱,炒湘莲三十粒,炒枣仁钱半,归身二钱,
远志肉五分,炙甘草五分。景岳新方)方亦纯粹。温补
肝阳,首推
当归四逆汤(仲景方),其次
暖肝煎(当归、甘杞子、赤苓各二钱,
小茴香、官桂、
乌药、
沉香各五
分)、
五物煎(全当归、熟地炭各三钱,酒炒白芍二钱,川芎一钱,蒙自桂五分。以上皆景岳方),方亦精当。
温补督阳,首推
龟鹿二仙胶(
鹿角、龟板各十斤,甘杞子二十两,西党参十五两,
龙眼肉五两,如法熬胶,初服
酒化一钱五分,渐服三钱。张氏医通方)、参茸
聚精丸(线
鱼胶一斤,
沙苑子五两,西党参十两,
鹿茸片五钱,
每服八九十丸,温酒下。张路玉妇科方),二方最有
效力。此皆温补
方法之大要者也。
三、调补之法
,为虚而不受峻补者设。由温热病后,气液虽亏,夹有
气郁,或夹痰涎,或夹
瘀血,或夹
食滞,或夹
湿浊,或夹败精,必兼用对症疗法以调理之,古谓病有
三虚一实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是也。此
为虚症夹实,其症大约有三∶
一者
湿热盘踞
中焦,先以小厘
清饮(真
川朴、
炒枳壳各五分,赤苓、生
苡仁各三钱,
猪苓、泽泻各钱半。
景岳新方)、吴氏
四苓汤(新会皮钱半,茯苓三钱,猪苓、泽泻各钱半。吴又可
温疫论方)等,调脾胃而宣其
湿热。继则察其
气虚者,
香砂理中汤(和剂局方)小其剂而调补之。液虚者,吴氏五汁饮,清润法以调补之。
二者
肝木横穿
土位,当分乘脾犯胃二种∶乘脾则腹必胀满,
大便或溏或不爽,用药宜远柔用刚,四七绛复
汤最妙,其次逍遥
二陈汤(
枳壳五分拌炒仙居术八分,
仙半夏、浙茯苓各钱半,炒
橘白、归须、
赤芍各一钱,
川柴胡五分,苏薄荷四分,炙甘草二分,
代代花十朵冲。廉臣验方)亦效。犯胃则
恶心干呕,脘痞胁胀,甚或
吐酸嘈杂,
胃痛不食,用药则忌刚喜柔,二仁绛复汤合
左金丸最效,其次连梅
安胃汤亦妙。若
脾阳已虚
气滞失
运者,则以
治中汤(丽
参须八分,焦冬术一钱,炒黄干姜五分,炙甘草三分,炒橘白八分,醋炒
小青皮三分。
和剂局方)、
六味异功煎(即五君子煎加广皮一钱。景岳新方),调
补脾阳以
疏肝。若
胃液已亏
肝风内扰者,
则以阿胶鸡子黄汤、桑丹泄肝汤(
冬桑叶二钱,醋炒丹皮钱半,
石决明六钱,
茯神木三钱,生白芍四钱,东白
薇三钱,
大麦冬二钱,鲜石斛三钱,
木瓜八分,童便一钟冲。廉臣验方)等,调补
胃阴以
柔肝。
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
胃气,致胃虽虚而不受补,法当先
和胃气,
和胃二陈煎(炒黄干姜一钱,春
砂仁
五分,姜半夏、炒广皮、浙茯苓各钱半,炙甘草五分)最稳。其次
大和中饮(炒橘白一钱,
炒枳实八分,春砂
仁五分,
炒山楂二钱,炒
麦芽一钱,真川朴五分,泽泻钱半。以上皆景岳新方)亦可酌用。虽然,和胃有阴阳
之别,
寒热之分,胃阳受伤,和以橘半姜砂之类,固属正当
治法;若胃阴受伤,则甘凉养胃,如金匮麦门冬汤、
叶氏养胃汤、吴氏五汁饮之类,略加代代花、
佛手花、
豆蔻花、建兰叶、炒香
枇杷叶等品,方合调补胃阴之正
法。至于
调气解郁,莫如制
香附、广
郁金、炒川贝;除痰控涎,莫如
戈制半夏、赖
橘红、
控涎丹;
祛瘀活血,
莫如
五灵脂、
生蒲黄、原
桃仁、
藏红花;
消食导滞,莫如楂曲
平胃散、
枳实导滞丸;
利湿泄浊,莫如
滑石、
二苓、
冬葵子、
榆白皮、
佩兰叶、晚
蚕沙;通逐败精,莫如杜
牛膝、裆灰、
两头尖、
韭菜白;皆可对症选用。此皆调补方法之纲要者也。
四、平补之法
,不寒不热,
刚柔并济,最为普通补益之良剂。补气,如
四君子汤(西党参、炒冬术各钱
半,浙茯苓三钱,炙甘草六分);补血,如
四物汤(全当归钱半,大生地三钱,生白芍钱半,川芎六分。以上
皆和剂局方);补液,如麦门冬汤(仲景方);
气血双补,如
八珍汤(即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和剂局方)、五
福饮(西党参、熟地炭各三钱,炒白术、白归身各钱半,炙甘草八分。景岳新方)、
双和饮(生白芍二钱,炙
黄钱半,炙甘草、官桂、川芎各七分,归身、熟地各一钱,生姜两片,
大枣两枚。
医学金针方)之类;气液
双补,如参麦饮(孙氏
千金方)、
参麦茯神汤(薛生白验方)、
参燕异功煎(吉林参一钱,光燕条一钱,湖广
术八分,浙茯苓钱半,新会白八分,炙甘草五分。何书田验方)之类;补精,如新加六味汤(周小颠三指禅方)、
张氏
左归饮(景岳新方)、顾氏保阴煎(松园医镜方)、聚精方(黄鱼胶一斤,沙苑子五两,为末
蜜丸)、四
味
鹿茸丸(
鹿茸、北五味、归身各一两,熟地二两,为末,酒和丸。以上皆张氏医通方)、龟头六味丸(龟头
十个,熟地八两,
山萸肉、山药各四两,茯苓、泽泻、丹皮各三两,蜜丸。徐有堂
医案方)、五子六味丸(菟
丝子、甘杞子、沙苑子各二两,
五味子、
车前子各一两,合六味丸一料为丸。汪朴斋
产科心法方)、
九龙丹(枸
杞子、
金樱子、
莲须、莲肉、
芡实、山萸肉、白归身、熟地、茯苓各三两,为末,酒
糊丸)、崔进
萃仙丸(沙
苑子八两,山萸肉、芡实、莲须、甘杞子各四两,
菟丝子、
覆盆子、
川断各二两,
金樱膏二两,同白蜜为丸,
每服三钱。以上皆张氏医通方)之类;补神,如
十味补心汤(辰茯神八钱,炒枣仁、归身各二钱,西党参、熟
地炭、浙茯苓各三钱,麦冬二钱,远志一钱,制香附三钱,龙眼肉五朵。张心在经验方)、茯神
汤(辰茯神四钱,炒枣仁、生地、归身、西党参各二钱,浙茯苓、远志、
石菖蒲、湘莲各一钱,炙甘草五分。
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方)、
安神养血汤(吴又可温疫论方)、心肾交泰汤(陆定圃冷庐医话方)、
朱砂安神丸(李
东垣脾胃论方)、
天王补心丹(
酸枣仁、归身各一两,
生地黄四两,
柏子仁、麦冬、
天门冬各一两,远志五钱,
五味子一两,浙茯苓、
人参、
丹参、
元参、
桔梗各五钱,炼蜜丸,每两分作十丸,
金箔为衣,每服一丸,
灯心汤
化下,食远临卧服,或作小丸亦可)之类;此皆用平和之药,调补气血津液
精神之方法也。
五、峻补之法
,盖因极虚之人,垂危之病,非大剂
汤液不能挽回。程钟龄所谓尝用参附煎膏,日服数两,
而
救阳微将脱之症;参麦煎膏,服至数两,而救津液将枯之症;随时处治,往往有功是也。亦即陈心典所谓虚极之
候,非无情草木所能补,如肉削之极,必须诸髓及
羊肉胶之类,
阴中之阴虚极,必须
龟胶、人乳粉、
牡蛎、
秋石、
麋茸之类,
阴中之阳虚极,必须
鹿角胶、鹿茸、
海狗肾之类是也。至其峻补之方∶气血双补,如
参归鹿茸汤(聂
久吾经验方)、
十全大补汤(党参、白术、茯苓各三钱,炙甘草一钱,归身、熟地各三钱,生白芍二钱,川芎钱半,
黄五钱,
肉桂五分。和剂局方)、
大补元煎(党参少则一二钱,多则一二两,山药炒二钱,熟地少则二三钱,
多则二三两,
杜仲二钱,当归二三钱,山萸肉一钱,
枸杞二三钱,炙甘草一二钱。景岳新方)、坎气汤(制净坎
气一支,吉林参一钱,甘杞子三钱,熟地八钱,人乳一钟冲。临证指南集方)之类;
阴阳并补,如
右归饮(熟地
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山药炒二钱,山萸肉、炙草、甘杞子各一钱,杜仲二钱,肉桂一钱,制
附子二钱。景岳
新方)、
鹿茸汤(别直参钱半,鹿茸三分,淡附片一钱,当归、菟丝子、杜仲各三钱,小茴香五分)、
肉苁蓉汤
(淡苁蓉三钱,淡附子、党参、
炮干姜、当归各二钱,炒白芍三钱)、
复亨丹(倭
硫黄十分,鹿茸、
云苓、淡苁蓉各八分,杞子、归身、小茴、
萆各六分,安南桂、吉林参各四分,
川椒炭三分,炙龟板十分,
益母膏为丸,每服二钱。以上皆温病条辨方)
之类;气血阴阳统补,如
燮理十全膏(党参、黄各三两,白术六两,熟地八两,归身、白芍、川芎各二两,
炙甘草一两,上八味熬膏,将成,入鹿角胶四两,龟板胶三两收之,每服五钱至一两,开水冲下。薛生
白膏丸
挡子方)、
全鹿丸(法用中鹿一只,宰好,将肚杂洗净,同
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同杂,
仍入原汤煮膏,和药末绞肉,炙酥骨末,同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生地、熟地、黄、天
冬、麦冬、杞子、杜仲、牛膝,山药、芡实、菟丝子、五味子、
锁阳、
肉苁蓉、破故纸、
巴戟肉、
胡芦巴、川
续断、覆盆子、
楮实子、秋石、
陈皮各一斤,川椒、小茴香、沉香、青盐各半斤,法须精制诸药为末,候鹿胶
成就,和捣为丸,
梧桐子大,焙干,用生绢作小袋五十条,每袋约盛一斤,悬置透风处,用尽一袋,又取一袋,
阴湿天须用火烘一二次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临卧姜汤
盐汤送下,冬月酒下,能补诸虚百损,
五劳七伤,
功效不能尽述,惟肥浓痰多之人,内蕴湿热者忌服。景岳
古方)、
香茸八味丸(熟地八两,山萸肉、山药各四
两,茯苓、泽泻、丹皮各三两,沉香一两,鹿茸一具,蜜丸,每服五七十丸。张氏医通方)之类;气血精髓统
补,如十珍
补髓丹(猪脊髓、羊脊髓、各一条,
甲鱼一枚,
乌骨鸡一只,四味制净,去骨存肉,用酒一大碗,
于瓦罐内煮熟擂细,再入后药∶大山药五条,莲肉半斤,京枣一百枚,霜柿一个,四味
修制净,用
井花水一大
瓶于沙瓮内煮熟擂细,与前熟肉一处用慢火熬之,却下
黄明胶四两,真黄蜡三两,上二味逐渐下,与前八味和
一处捣
成膏子,和入老东参、茅术、川朴、广皮、知母、
黄柏各一两,白术两半,茯苓
二两,炙甘草五钱,共十两研末,加蜜为丸,每服百丸。
葛可久十药神书方)、
乌骨鸡丸(乌骨白丝毛鸡一只,
男雌女雄,取嫩长者溺倒,泡
去毛,竹刀剖胁出肫肝,去秽,留
内金,并去
肠垢,仍入腹内,北五味一两碎,
熟地四两,如
血热加生地黄二两,上二味入鸡腹内,用陈酒
酒酿童便各二碗,水数杯,于砂锅中旋煮旋添,糜
烂汁尽,捣烂焙干,骨用酥炙,共为细末,绵黄去皮
蜜酒同炙、真于术各三两,
白茯苓、白归身、炒白芍各
二两,上五味预为粗末,同
鸡肉捣烂焙干,共为细末,入人参三两,虚甚加至六两,
牡丹皮二两,川芎一两,
上三味各为细末,和前药中,另用干山药末六两打糊,众手丸成,
晒干瓷瓶收贮,每服三钱,开水送下。张氏
医通方)、
加味虎潜丸(黄柏、知母、熟地各三两,龟板四两,白芍、当归、牛膝各二两,虎
胫骨、锁阳、陈
皮、人参、黄、杜仲、菟丝子、茯苓、破故纸、山药、枸杞各一两半,以猪脊髓蒸熟,同炼蜜为丸,如桐子
大,每服五六十丸,淡盐汤送下。时方歌括方)之类;滋养血液,如
集灵膏(缪仲淳广笔记方)、
白凤膏(蓬
头白鸭一只,宰好,去毛及肠杂,用生、熟地,天、麦冬,全
青蒿、地骨皮、
女贞子各四两,
冬虫夏草二两,
共入鸭腹中,酒水各半,煮取浓汁,和入
鳖甲膏四两,真阿胶二两,
冰糖一斤收膏,每服一两,开水冲下。
顾松园医镜方)、
滋营养液膏(
玉竹、熟地各一斤,女贞子、
旱莲草、冬桑叶、白池菊、
黑芝麻、归身、白芍、
大
黑豆、
南烛子、辰茯神、橘红各四两,沙苑子、炙甘草各二两,以上十六味,煎成浓汁,和入真阿胶、炼白
蜜各三两收膏,每服八钱,开水
冲服。薛生白膏丸挡子方)、
龙眼代参膏(龙眼肉六两,西洋参一两,冰糖七
两收膏,每服一两,开水冲下,如欲
催生,加淮牛膝一两,
酒煎一碗,冲入代参膏一瓢。王孟英经验方)之类;
填补精髓,如
坤髓膏(
牛髓粉八两,原支山药八两,炼白蜜四两,冰糖十两收膏,每服半瓢,开
水冲下。顾氏医镜方)、填精
两仪膏(牛髓粉、猪脊髓、羊脊髓、
麋角胶、萸肉、芡实、湖莲、山药、茯神各
四两,五味子、金樱子各三两,党参、熟地各八两,冰糖一斤收膏,每服六钱,开水冲下。
叶天士验方)、专
翕大生膏(龟胶、
鳖甲胶各四两,真阿胶八两,党参、熟地各一斤,白芍、麦冬各八两,沙苑子、杞子、茯苓、
湖莲、芡实、牡蛎、
天冬、
桑寄生各四两,乌骨鸡一只,制法照乌骨鸡丸,十番参、南洋
鲍鱼各六两,
羊腰子
四对,
鸡子黄五个,鹿茸一具,猪脊髓四条,冰糖一斤,收膏,每服六钱,如欲炼丸,以茯苓、白芍、湖莲、
芡实等末为丸,每服二钱,渐加至三钱。吴氏温病条辨方)、鹿
固本丸(鹿即鹿精,其法用初生牡鹿三五
只,苑囿驯养,每日以
人参煎汤,同一切料草、任其饮食,久之,以硫黄细末和入,从少至多,燥则渐减,
周而复始,大约三年之内,一旦毛脱筋露,气胜阳极,别以牝鹿隔囿诱之,欲交不得,或泄精于外,或令其一
交,即设法取其精,置瓷器内,香粘如饧,是也,配合天、麦冬,生、熟地,各八两,别直参四两,以此
加炼蜜三分之一,同和丸,每服二三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异类有情丸(
鹿角霜、炙龟板各三两六钱,鹿
茸、虎胫骨各二两四钱,研极细,炼白蜜入雄猪脊髓九条,同杵为丸,每服五、七、八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以上均
韩氏医通方)、长春
广嗣丸(生地八钱,萸肉、杞子、菟丝子、淮牛膝、杜仲、山药、党参、麦冬、
天冬、北五味、柏子仁、归身、
补骨脂、巴戟肉,淡苁蓉、莲须、覆盆子、沙苑子各二两,鹿角胶、龟胶、虎
骨胶、黄鱼胶各一两六钱,猪脊髓四条,黄
牛肉一斤,海狗肾四条,京
河车一具,雄晚蚕蛾去足翅一两,以上
将各药先研净末,入诸髓胶为丸,桐子大,空心淡盐汤下四钱)、顾氏
回生丸(
地黄十三两,砂仁制,山萸肉
晒,甘杞子晒,菟丝子制,
牛膝酒蒸晒,淮山药蒸,浙茯苓人乳拌蒸晒至加倍重,生白芍酒炒,莲肉
去心炒,
提麦冬,天门冬
共去心炒,北五味蜜水拌蒸焙,酸枣仁炒,
桂圆肉炙,莲须,黑元参蒸,女贞子
酒蒸,地骨皮以上各四两,
龟甲胶、鳖甲胶各八两俱
地黄汁溶化,鳔胶、
牡蛎粉拌炒八两,猪脊髓三十条去
筋膜杵烂入蜜熬,黄牛肉去
油十斤熬膏,
紫河车四具至十具泔水洗净隔汤煮、杵烂干药拌晒干,共二十味,诸胶髓为丸,如桐子大,空心淡
盐汤、圆眼汤送下,每服三五钱,不可间断。以上皆松园医镜方)、青囊
斑龙丸(鹿角胶一两,龟胶、鹿角霜、
柏子仁、补骨脂各二两,菟丝子、浙茯苓各四两,蜜丸,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斑龙二至百补丸(鹿角、黄
精、杞子、熟地、菟丝子、金樱子、天门冬、麦冬、淮牛膝、楮实子、龙眼肉各四两,熬成膏,加入炼蜜,调入
鹿角霜、党参、黄、知母、萸肉、五味子各一两,芡实、浙茯苓、淮山药各四两,共研细末,杵合为丸,每服
三钱,淡盐汤下)、
河车大造丸(京河车一具,龟板胶、两仪膏各一两,和入天、麦冬各一两,牛膝、杜仲各
二两,黄柏三钱,共研细末,杵合为丸,每服三钱,淡盐汤下。以上皆临证指南集方)、
补天大造丸(人参二两,
黄
蜜炙,白术陈土蒸,各三两,
当归酒蒸,枣仁去壳炒,远志去心,
甘草水泡炒,白芍酒炒,山药
乳蒸,茯苓
乳蒸,各一两五钱,
枸杞子酒蒸,大熟地九蒸晒,各四两,京河车一具甘草水洗,鹿角一斤熬膏,龟板八两与鹿
角同熬膏,以龟鹿胶和药,加炼蜜为丸,每服四钱,早晨下。程钟龄医学心悟方)之类;
育阴潜阳,如三甲复
脉汤、
大定风珠(
吴鞠通温病条辨方)、龟牡
八味丸(龟板一两,牡蛎粉二两,熟地八两,萸肉、淮药各三两,
茯苓四两,胡连二两,真秋石一两,研末蜜丸,每服三钱,淡盐汤下。叶天士医案方)之类;滋任纳冲,如
贞元饮
(景岳方)、铅石镇冲汤(熟地八钱,归身、杞子、淮牛膝各三钱,盐水炒胡桃肉两枚,坎气一条,先用青铅、
紫石英各一两,煎二百余滚,澄取清汤煎药)、六味
四磨饮(熟地八钱,淮
药、茯苓各四钱,山萸肉、泽泻、丹皮各钱半,沉香、乌药、
槟榔、
枳实各磨汁一匙冲。以上皆俞东扶古今
医案按方)、
加味震灵丹(禹粮石、
赤石脂、紫石英、
代赭石各四两,上四味作小块,入净锅中,盐泥
封固候
干,用炭十斤,炭尽为度,入地出
火气,必得二昼夜,研细末,
乳香二两,
没药二两,
朱砂水飞一两,
五灵
脂二两,熟地六两,甘杞子四两,龟胶二两,坎气四具,共研细末,先将胶
烊化,杵合为丸,如弹子大,沉香
汁汤化下。顾氏医镜方)之类;此皆峻补方法之确有大效者也。
六、食补之法
,程钟龄谓
药补不如食补,凡病邪未尽,
元气虽虚,而不任重补,则从容
和缓以补之,相
其机宜,循序渐进,脉症相安,渐为减药,谷
肉果菜,
食养尽之,以底于平康。顾松园曰∶白花
百合汤、麦冬
汤清肺
止咳,真
柿霜消痰解热,人乳为补血神品,童便乃降火仙丹,悉尼生食能清火,蒸熟则滋阴,
苡仁汤肺
热
脾虚服之有益,淡
莲子汤、
芡实粥遗精泄泻最属相宜。扁豆红枣汤专补脾胃,龙眼肉汤兼养心脾,鳇鲟鳔、
线鱼胶(同
猪蹄燕窝海参或鸡鸭荤中煮烂饮汁更佳)填精益髓,凤头白鸭、乌骨白鸡补阴除热,
猪肺蘸
白及末,
保肺
止血。以上诸物随宜恒食,此食补方法之大要也。虽然,食物有寒有热,犹人
脏腑有阴有阳,脏阳而不得
性寒之物以
为之协,则脏性益阳矣;脏阴而不得性热之物以为之济,则脏性
益阴矣。脏有阴阳兼见之症,而不
用不寒不热之物以为
调剂,则脏性益互杂而不平矣。食之入口,等于药之
治病,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
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此食治所以见重于方书而与
药物并传也。
惟食物之种不下数百,姑即日用常食之物以为
辨别∶
如谷食之有面、曲、
蚕豆、
豆油、
酒醋,是性之至温者也;若芦稷、
稻米、
粳米、
陈仓米、黑豆、黄豆、
白豆、
豌豆、
豇豆,则稍
平矣;又若
粟米、黍稷、
荞麦、
绿豆、
豆腐、
豆豉、豆酱,则性寒矣;此谷食之分其寒热也。
又如瓜菜之有姜、蒜、葱、韭、
芹菜、
胡荽、
白芥、
胡萝卜,是性温者也;若山药、薤菜、匏瓠、
南瓜,
性稍平;又若
苋菜、
油菜、
菠菜、菜、
白苣、
莴苣、
黄瓜、
甜瓜、
丝瓜、
冬瓜、
西瓜、
酱瓜、诸笋、芋艿、
茄子,是性寒者也;此瓜菜之分其寒热也。
至于果品,如龙眼、
荔枝、大枣、
饴糖、
砂糖、白糖、
莲子、
葡萄、
蜂蜜、胡桃、
杨梅、木瓜、
橄榄、青
桃、
李子、
栗子,温性也;榧实、
黄精、
枇杷、青梅、
花生,平性也;梨子、
菱角、
莲藕、橘瓤、
乌芋、百合、
甘蔗、
白果、柿干、柿霜,寒性也;但生李性温,则多生痰而助温,生桃性燥,则多助热而生毒,此果品之分
其寒热也。
至于禽兽之物,如鸡肉、
鸭肉、山雉、
鹧鸪、
犬肉、羊肉、牛肉、鹿肉、
鹿筋、
猫肉,是至温矣;燕窝、
斑鸠、
雁肉、
鹳肉、
凫肉、
竹鸡、
猪肉,是至平矣;
兔肉、
麋肉、麋筋,是至寒矣;但山雉、鸡肉、鹧鸪性虽
温,而不免有发风壅毒之害,猪肉性虽平,而不免有多食动痰之虞,此禽兽之分其寒热也。
他如鱼鳖龟介虫类,其在
鲫鱼、
鲢鱼、
鲥鱼、
海虾、
鳝鱼,皆温性也;
鲤鱼、
鲨鱼、鲍鱼、鳅鱼、纸鱼、
乌贼,皆平性也;
鳢鱼、鳗鱼、田蛙、
螃蟹、
鳖肉、
龟肉、
田螺、
蛤蜊肉,皆寒性也;但虾肉性燥,不免动
风助火之变,鳖蟹性寒有毒,不免
动气破血之虞,此鱼鳖介虫之分其寒热也。再于诸味之中,又细分其气辛而
荤,则性助火
散气,味重而甘,则性助温生痰,体柔而滑,则性通肠利便,质硬而坚,则食之不化,烹炼不熟,
则服之气壅,必审其于人之病症
虚实是否相符,则于
养生之道始得,且胜于药多多矣。
以上皆
补益方法之纲要者也。谨述当补益诸症如下∶
气虚当补之候∶
面色痿白,言语轻微,
四肢无力,
少气薄
力,动则
气高而喘,或
痞满痰多,或饮食难化作酸,或
头晕自汗,大便泄泻,或
咳嗽气短,
舌苔白嫩,或淡红
而润。
血虚当补之候∶
面白唇淡,头晕
目眩,睡
卧不安,
五心烦热作渴,神志不宁,津液枯竭,
健忘怔忡,肠
燥便艰,
口干舌燥,或口舌生疮,舌苔嫩红而干,或绛底
浮白,或
舌绛而燥。
阴虚当补之候∶身体枯瘦,
耳聋目眩,或视物不明,神倦多睡,腰膝痿软,骨节痛,遗精
梦泄,足后跟
痛;
咯痰味咸,甚或
盗汗失血,痰带血丝,咳嗽
气喘;甚或
虚火上浮,
目赤颧红,大渴
烦躁,舌绛无苔,或舌
黑燥而无刺;服清凉药渴不止
身热愈甚,或烦热加重;服攻下药舌苔愈长,或芒刺燥裂愈甚;用利水药
小便愈
不通;用疏散药周身骨节痛不可移动。
阳虚当补之候∶多
冷汗,汗出身冷经日不回,饮食少思,
脐腹胀痛,小便清而多,大便利
清谷,水泛为痰,
状如白沫;
呕吐痞满用清降开
导药愈甚,自利用清下药愈甚,甚或四肢厥冷,
腹痛面赤,舌淡红而胖嫩,或微
白而圆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