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指掌》
书名:伤寒指掌朝代:清作者:吴坤安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三 伤寒变症] 烦躁

    (合参准绳金鉴来苏集) 金鉴云。身为热动而不安。谓之躁。心为热扰而不宁。谓之烦。烦扰于内。躁动于外也。 邵评∶躁则身体扰动。有形可见。旁人知之。烦则心中懊。外无见象。惟病患自 知。故烦扰于内而病轻。躁动于外而病重。 独烦不躁者。属热。独躁不烦者。属寒。烦躁同见。在太阳属热。在少阴属寒。 邵评∶烦为阳而出于心。躁属阴而出于肾。 烦主心。躁主肾。烦属阳。躁属阴。 烦者心中烦乱不宁。欲起不安。欲睡不稳之状。即反复颠倒。心中懊之证也。 邵评∶邪火内扰则烦。脘中愦愦无奈。懊恼难过。欲吐不得吐。欲眠不得眠心烦 意乱。不能自主。病患自知其苦。外无形象可见也。 如火踞心包上焦不清而烦者。左寸脉必躁动。舌燥尖红。当以栀子豉汤。加川连、 翘心、淡竹叶钩藤钩之类主之。 邵评∶火热从肺卫而传心包。邪在上焦清虚之部。故烦乱不安。左寸主心包脉 位。邪盛则躁动。舌燥尖红。邪火伏于膈间。逼近心包。而津液受灼也。用栀子豉 汤以除膈间之邪。加味以清心包之火。此治邪伏膈中。火逼心包而烦之正法。 大汗虚烦者。竹叶石膏汤主之。兼痰者。温胆汤加减。 邵评∶汗后正虚。邪火留伏。故心虚烦。用此汤养正生津。而化邪热。若兼有痰者。 涤痰化邪。此治汗后正虚。邪伏而烦之正法。 虚烦不得眠。脉虚细。宜养心。十味温胆汤酸枣仁汤之类。 邵评∶病后心虚气弱。痰热留伏胆经。故虚烦不得眠。治以养正清心。宣泄肝胆 痰热伏邪。此方治心虚气弱。痰火留伏肝胆而烦之正法。 有表证。不得汗而烦者。取汗即愈。若不得汗。心中烦闷不安。恐有痧疹。须细察之。以上五条论烦。 邵评∶表有邪而不得汗。气郁而烦闷。汗出则气通。邪达而烦愈。如发汗而不得汗。 心中烦闷转增者。此邪伏不宣。欲发痧疹之兆。当留心细察之。 躁者。身体手足躁扰。或裸体不欲近衣。或欲坐卧水中。此阴极发躁。为外热内寒。 病属少阴。其舌不拘何色。必胖大娇嫩。其脉必细数躁动。或洪大而空。或手足厥 冷。六脉沉微。古人用四逆理中等汤冷服。不若八味饮或参附熟地浓煎冷服。 邵评∶阴火上浮则躁。其症倏起倏卧。一刻不安。扬手掷足。揭去衣被。躁扰不宁。 烦乱如狂。此等形症。旁人皆得见之。非比心烦之不外显也。此阴寒极盛。阳不 附阴而上越。阴火外浮。真元欲脱之兆。病在少阴。故躁属于肾也。此阴盛格阳。 阳浮欲散。故古人用四逆理中等方以回阳。冷服以开其拒格。令人阴亦不充。 故宜六味滋阴。桂附回阳。此治阴盛格阳。虚阳浮越而发躁之正法。 若少阴烦躁同见。口渴唇燥。舌紫而干。脉细而数。手足微厥。躁扰不宁者。又当滋 少阴之阴。左归固本之类主之。 邵评∶此水亏火旺。水不得制火而烦躁。较上条阴盛格阳阴极发躁之症似轻。 上条滋阴回阳。此是壮水制火。 凡心烦懊不得眠。不与躁同见者。均非虚寒。当作热治。大便不秘者。只以栀子 豉汤、竹叶石膏汤、温胆汤主治。无论三法前。三法后。皆可用也。 邵评∶但烦而不躁。懊不眠。此是阳经热邪。而非虚寒症也。若大便不秘。其邪热在于 膈间。未入胃腑。宜清上中二焦无形之热。邪清则烦自止矣。此治阳经 热邪但烦不躁之正法。 若烦躁同见。太阳有不得汗出而烦躁。大青龙症是也。少阴有吐利手足厥冷之 烦躁。四逆辈症是也。又有误下复汗之烦躁。昼不得眠。夜则安静。干姜附子汤主之是也。 邵评∶太阳风寒。表间无汗。阳热内扰而烦躁。此阳盛也。大青龙、麻桂以发汗。石 膏以清热除烦也。若少阴病。上吐下利。手足厥冷而烦躁。此阴虚阳浮。不相交恋。欲外亡也。四逆以 回阳。参苓以滋阴。下后复汗。汗出而里阳将脱。故烦躁也。昼不得眠。阳虚而邪据也。夜则安静、 阴不虚也。独任干姜附子二味。以急回其阳。可知烦躁同见。有阳经阴经之各殊。虚实表里之不同。 若独躁不烦。而同三阴症见。便是阴寒之躁。宜四逆理中等汤主治。然烦躁见于 三阳者多生。见于三阴者多死。 邵评∶躁本属阴。独躁不烦。且同三阴症见。是纯阴无阳之候。非大剂温中扶阳 不可。若烦躁见于三阳。阳经热实。邪退自安。故多生。见于三阴。阴竭阳浮散脱之象。故多死。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