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
书名:本草备要朝代:清作者:汪昂时间:公元1644-1911年

[草部] 黄芩

    泻火,除湿 苦入心,寒胜热。泻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 治痢腹痛便血曰,寒痛忌用。凡腹痛有寒热虚实食积瘀血痰湿之不同。 寒宜温,热宜清,虚宜补,实宜下,食宜消导,瘀血宜行散,痰湿宜化痰利湿。痛时手 不可按者为实痛,按之痛止者为虚痛),寒热往来(邪在少阳),黄胆五淋血闭实热在血 分)气逆,痈疽疮疡,及诸失血。消痰(丹溪以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按痰因火动,当先 降火)利水,解渴安胎(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则胎安),养阴退阳,补膀胱水。 酒炒则上行,泻肺火,利胸中气(肺主气,热伤气,泻热所以保肺)。治上焦风热、 湿热(丹溪曰∶黄芩上、中二焦药),火嗽喉腥五臭,肺为腥),目赤肿痛。过服损胃。血 虚、寒中者禁用(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痢,得浓朴、黄连止腹痛,得桑皮泻肺火,得白 术安胎之圣药。时珍曰∶仲景治少阳证小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黄芩汤,少阳证下后心 满泻心汤,并用之。盖黄连苦寒,入心泻热,除脾家湿热,使胃火不流入肺,不致刑金,即 所以保肺也。肺虚不宜者,苦寒伤土,损其母也。少阳证虽在半表半里,而心膈痞满,实兼 心、肺上焦之邪。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又兼脾、胃中焦之证,故用黄芩以治手,足少阳 相火,黄芩亦少阳药也。杨士瀛曰∶柴胡退热,不及黄芩。时珍曰∶柴胡乃苦以发之,散火 之标也;黄芩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东垣治肺热,身如火燎,烦燥引饮。而昼盛者,宜 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黄芩一两煎服。《本事方》用治崩中、暴下)。 黄明者良。中虚名枯芩,即片芩,泻肺火,清肌表之热。内实名条芩,即子芩,泻大肠 火,补膀胱水。上行酒炒。泻肝胆火猪胆汁炒。山茱萸龙骨为使。畏丹皮丹砂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