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
书名:时病论朝代:清作者:雷丰时间:公元1882年

[卷之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 食泻

    (附∶饮泻) 食泻者,即胃泻也。缘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腑,失其消化,是以食积太仓,遂成便泻。其 脉气口紧盛,或右关沉滑,其证咽酸嗳臭,胸脘痞闷,恶闻食气,腹痛甚而不泻,得泻则腹痛遂松,当用楂 曲平胃法治之。又有渴能饮水,水下复泻,泻而大渴,名为溢饮滑泻,即《金鉴》中之饮泻,良由水渍于 胃而然,宜用增损胃苓法去浓朴、苍术,加白术甘草治之。近来之医,饮、食混称者多,岂可不为分别哉! 或问∶先生之书,专为六气而设,今痰泻、食泻,不关六气,亦杂论其中,究系何意?答曰∶痰从湿生, 湿非六气之一乎?食泻即胃泻,胃泄五泄之一,越人谓湿多成五泄,食泻岂无湿乎?前论飧泄洞泄,皆因伏 气致病,其寒泻因寒,火泻因火,暑泻因暑,湿泻因湿,然痰泻、食泻,虽因痰食,亦难免乎 无湿,而飧、洞寒、火、暑、湿等泻,偶亦有痰食相兼,兼证如文本之搭题,弗宜顾此失彼,医者不可不明。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