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
书名:辨证录朝代:清作者:陈士铎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之十一 妇人科] 带门(五则)

    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所谓白带也。夫带是湿病, 以带名者,因妇人有带脉不能约束,故以带名之。带脉通于任、督之脉,任、督病而带脉亦 病。带脉者,所以束带胎之系也。妇人无此,则难以系胎,故带脉弱而胎易堕,若损伤带脉, 则胎必不牢。然带脉损伤,非独跌、闪、挫、气也,行房过于纵送,饮酒出于颠狂,虽无疼 痛之苦,其中暗耗,则白物自下。故带病尼师、寡妇、出嫁之女多,处子在阁,未破瓜之女 少也。然室女天禀虚弱者,亦有此病。况加之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火气之逼,安 得不患此症哉。夫湿盛火衰,肝郁脾虚,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 能化为荣血,变 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止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少佐之舒郁之 味,使风水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自消。方用完带汤白术(一两)苍术(三钱)甘草(一钱)车前子(三钱)山药(一两)陈皮( 五分)人参(二钱)白芍(五钱)柴胡(六分)荆芥(五分)半夏(一钱)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升,寄消于散。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 致下克于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经不湿,何难分消夫水气。至于补脾而兼补胃者,脾胃 表里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不能旺,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此症用束带汤亦效。 鸡冠花(一两)(鲜鸡冠花三两)白术(一两)水煎,二剂即愈。 妇人有带下色红者,似血非血,所谓赤带也。赤带亦湿病,火热之故也。惟是带脉系于 腰脐之间,近于至阴之地,不宜有火。不知带脉不通肾而通肝,妇人忧思以伤脾,又加郁怒 以伤肝,于是肝火内炽,下克脾土。而脾土不能运化湿热之气, 蕴结于带脉之间,肝火焚烧,肝血不藏,亦渗入于带脉之内,带脉因脾气之伤,约束无力, 湿热之气随气下陷,同血俱下。观其形象,似血非血,其实血与湿俱不能两分之也。世人 以赤带属之心火者,误耳。治法清肝中之火,扶其脾气,则赤淋庶几少愈乎。方用清肝止 淋汤∶ 芍药(一两)当归(一两)阿胶(三钱)生地(五钱)丹皮(三钱)黄柏( 一钱)牛膝(二钱)黑豆(一两)香附(一钱)红枣(十枚)水煎服。一剂少止, 二剂又少止,四剂全止,十剂不再发。 此方但去补肝之血,全不利脾之湿者,以赤带之病,火重而湿轻也。夫火之所以旺者, 由于血之衰也。补血足以制火矣。且水与血合成赤带,竟不能辨其是湿而非湿,则湿尽化为 血矣,所以治血可也,何必利湿哉。此方纯治血,少加清火之味,故奏功独奇。倘一利其 湿,反引火下行,转难遽效耳。或问先前言助其脾土,今但补肝木之血,绝不补脾土之气, 何也?不知用芍药以平肝,则肝气得舒,自不去克脾土,是补肝正所以扶脾,何必加人参、 白术之多事故。 此症用黄白牛车散亦效。 牛膝(一两)车前子(三钱)黄柏(二钱)白芍(一两)水煎服。四剂愈。 妇人有带下而色黑者,甚则下如墨汁,其气最腥,人以下寒之极也,谁知是火热之 极乎。夫火色宜红,何成黑色?不知火极似水,乃假象也。其症必然腹痛小便时必如刀 触,阴门必发肿,面色必红。久则黄瘦,饮食兼人,口必大渴,饮水少觉宽快。此命门之 火,与膀胱三焦之火合,胃火又旺,四火同煎,安得不熬干成炭色耶。此等之症,不致 发狂者,以肾水肺金之气涓涓不绝,足以润心而济胃耳。所以饮水下胃,但成带下之症, 火结于下,而不炎于上也。治法惟以泻火为主,火退而湿热自舒也。方用利火汤大黄(三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王不留行(三钱) 刘寄奴(三钱)黄连(三钱)炒栀子(三钱)石膏(五钱)知母(二钱)水煎服。 一剂小便大利,二剂黑带变为白带矣,三剂白带亦少减去一半,再服三剂全愈。 此方未免过于迅利,殊不知火盛之时,用不得根据违之法。救焚而少为迂缓,则火势延 烧,不尽不止。今用黄连、石膏、知母、栀子一派寒凉泻火之味,入于大黄之中,则迅速 扫除,又得王不留行与寄奴之味,利湿甚急,俱无停住之机。佐白术、 车前子、茯苓,成既济之功也。 此症用清带汤亦效。 炒栀子(三钱)黄柏(三钱)甘草(一钱)白芍(一两)车前子(二钱) 王不留行(二钱)麦冬(一两)玄参(二两)水煎服。四剂愈。 妇人有带下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带腥,人以为脾经之湿热,谁知是任脉之湿 热乎。夫任脉本不能容水,如何湿气入于中,而化为黄带乎。不知带脉通于任脉,任脉直 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灌于任脉,使任脉无热,则口中津液尽化为 精,以入于肾中矣。惟有热以存于下焦之间,则津不化精而化湿。夫水色白,火色红,今湿 与热合,欲变红而不能,欲返白而不得,煎敖成汁,因变为黄色矣。黄乃土之色也,真水真 火合而成丹,邪水邪火合而成带。世人以黄带为脾之湿热,单去治脾,此黄带之所以难痊也。 方用退黄汤治之。 山药(一两)芡实(一两)黄柏(二钱)车前子(一钱)白果(一枚)水煎 服。连用四剂,无不全愈。 凡有白带者,俱可以此方治之,而治黄带,尤奏奇功。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 能利水,加之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甚速。至所用黄柏, 清肾中之火,肾与任脉相通,同群共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此症亦可用解带利湿汤治之。 白果茯苓(各一两)泽泻车前子炒栀子(各二钱)水煎服。 妇人有带下色青者,甚则色绿,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气亦腥,此肝经之湿热也。夫 肝属木,木之色属青,带下流如绿豆之汁,明是肝木之病,但肝最喜水,湿亦水也,何以竟 成青带之症?不知水虽为肝之所喜,热实为肝之所恶,以所恶者合之所喜,必有违其性者 矣。肝之性既违,则肝之气必逆,气欲上升,湿欲下降,两相牵掣,必停住于中焦之间,于 是走于带脉,从阴门而出。其色青绿者,正乘肝木之气也。逆轻者,热必轻,而色青;逆重 者,热必重,而色绿。似乎治青者易,治绿者难。然而解其肝中之火,利其膀胱之水,则带 病自愈矣。方用逍遥散加减治之。 茯苓(五钱)白术(五钱)甘草(五分)陈皮(一钱)柴胡(一钱)白芍( 五钱)茵陈(三钱)炒栀子(三钱)水煎服。二剂色淡,四剂青绿之带绝,不必多剂也。 夫逍遥散解郁之方也,何取之以治青带,如是之神耶。盖肝经湿热留之者,因肝气之 逆也。逍遥散最解肝之逆气,逆气平则湿热难留,况益之菌陈之利湿,栀子清热,肝气清 凉,青绿之带何自来乎?此方之所以奇而可用也。倘仅治青带,惟以利湿清热为事,置肝气 于不问,亦安有止带之日哉。 此症用利肝解湿汤亦效。 白芍(二两)茯苓(一两)干鸡冠花(五钱)炒栀子(三钱)水煎服。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