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
书名:备急千金要方朝代:唐·永微三年作者:孙思邈时间:公元652年

[卷十八大肠腑方] 咳嗽第五

    (论二首方五十五首灸法十四首) 论曰∶经云∶五脏六腑皆令咳,肺居外而近上合于皮毛。皮毛喜受邪,故肺独易为咳也 。邪客于肺,则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喉鸣,甚则唾血肺咳经久不已,传入大肠,其 状咳则遗粪。肾咳者,其状引腰背痛,甚则咳涎。肾咳经久不已,传入膀胱,其状咳则遗尿肝咳者,其状左胁痛,甚者不得转侧。肝咳经久不已,传入胆,其状咳则清苦汁出。心咳者, 其状引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甚者喉痹咽肿。心咳经久不已,传入小肠,其状咳则矢气。脾 咳者,其状右胁痛阴阴引肩背,甚者不得动,动则咳剧。经久不已,传入胃,其状咳而呕, 呕甚则长虫出。久咳不已,三焦受之,三焦咳之状,咳而腹满不能食饮,此皆聚于胃。关 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气逆也。若顺时有风寒冷人触冒解脱,伤皮毛间入腑脏为咳上气 如此也。有非时忽然暴寒,伤皮肤中与肺合,则咳嗽上气,或胸胁支痛,咳唾有血者,是其 热得非时之寒,暴薄之不得渐散,伏结深,喜肺痈也。因咳服温药,咳尤剧及壮热吐脓血, 汗出恶寒是也。天有非时寒者,急看四时方也。 问曰∶咳病有十,何谓也?师曰∶有风咳,有寒咳,有支咳,有肝咳,有心咳,有脾咳 ,有肺咳,有肾咳,有胆咳,有厥阴咳。问曰∶十咳之证以何为异?师曰∶欲语因咳言不得 竟,谓之风咳。饮冷食寒因之而咳,谓之寒咳。心下坚满,咳则支痛,其脉反迟,谓之支咳。 咳则引胁下痛,谓之肝咳。咳而唾血引手少阴,谓之心咳。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少腹,谓 之脾咳。咳引颈项而唾涎沫,谓之肺咳。咳则耳无所闻,引腰并脐中,谓之肾咳,咳而引头 痛口苦,谓之胆咳,咳而引舌本,谓之厥阴咳。风咳者,不下之。寒咳、支咳、肝咳、刺足 太冲。心咳,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渊。肾咳,刺足太溪。胆咳,刺足 阳陵泉。厥阴咳,刺手大陵。 虚 也。此为胸中寒实所致也,当吐之。 乃可吐耳。 咳家,其人脉弦为有水,可与十枣汤下之(见下第十二方)。不能卧出者,阴不受邪故 也。 留饮咳者,其人咳不得卧,引项上痛,咳者如小儿掣纵状。夫酒家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 极饮过度所致也。其脉沉者,不可发汗。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 必善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上气汗出而咳,属饮家。咳而小便利,若失 溺不可发汗,汗出即厥逆冷。 夫病吐血喘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寒家咳而上气,其脉数者死,谓其人形 损故也。脉大而散散者,为气实而血虚,名曰有表无里。上气面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 加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