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书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朝代:清作者:张志聪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五] 痹论篇第四十三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音避。痹者闭也。邪闭而为痛也。言风寒湿三 气。错杂而至。相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风者善行而数变。故其痛流行而无定处。)寒气胜者为痛痹。(寒为 阴邪。痛者阴也。是以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湿流关节。故为留着之痹。按灵枢经风痹伤寒论湿痹。是感一气而为痹也。本篇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三邪合而为痹也。灵枢周痹篇曰。风寒湿气。客于外 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 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是寒痹先发而他痹复发也。本篇论风气胜者为行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是三气杂合。而以 一气胜者为主病也。经论不同。因证各别。临病之士。各宜体认。)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帝问三气之外。而又有五 痹也。上节论天之三邪。此下论人之五气。)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 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皮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五脏之气。合于四时五行。故各以其时而受病。同气 相感也。)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肺合皮。心合脉。 脾合肌。肝合筋肾合骨。邪之中人。始伤皮肉筋骨。久而不去。则内舍于所合之脏。而为脏腑之痹也。)故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 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所谓五脏之痹者。各以其五脏所 合之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盖皮肉筋骨。内合于五脏。五脏之气。外合于四时。始病在外之有形。复伤在内之五气。 外内形气相合。而邪舍于内矣。所谓舍者。有如馆舍。邪客留于其间者也。邪搏于五脏之间。干脏气而不伤其脏真。故 曰舍。曰客。而上见烦满喘逆诸证。如其入脏者则死矣。张兆璜曰。首言以冬遇此为骨痹者。谓痹病之多深入也。故 先言骨而筋。筋而脉。脉而皮肤。)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此论五脏之气受邪。而形诸于病也。肺主 气而司呼吸。其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故痹则烦喘而呕。兆璜曰。脏气受邪。则病在五脏。五脏受病。 腹转及于经脉形层。)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主脉。故痹闭而令脉不 通。邪搏心下。鼓动而上干心脏则烦。故烦则心下鼓也。肺者心之盖。而心脉上通于肺。故逆气暴上。则喘而嗌干。心 主噫。心气上逆而出。则善噫也。夫水火之气。上下时交。心气厥逆于上。则不能下交于肾。肾气虚。故悲也。兆璜 曰。心下鼓。暴上气。谓邪气上逆也。厥气上。谓正气厥逆也。)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肝藏 魂。卧则神魂不安。故发惊骇。肝脉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循喉咙。入颃颡。肝 气痹闭。则木火郁热。故在上则多饮。在下则便数。上引于中。而有如怀妊之状也。)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尻苦高切音。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气不转。故善胀也。脊椎尽处为尻。肾主骨骨痿而不能行。故尻以代 踵。阴病者不能仰。故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脾气不能行于四肢。故四肢解惰。脾脉 上膈挟咽。气痹不行。故发咳也。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肺。脾气不能转输。故呕汁。肺气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肠痹 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小肠为心之府而主小便。邪痹于小肠。则火热郁于 上而为数饮。下为小便不得出也。大肠为肺之府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中气喘争。而下为飧泄也。)胞痹者。 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胞者膀胱之室。内居少腹。邪闭在胞。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 水闭不行。则蓄而为热。故若沃以汤。且涩于小便也。膀胱之脉。从巅入脑。脑渗则为涕。上为清涕者。太阳之气。痹 闭于下。不能循经而上升也。愚按六腑之痹。只言其三。盖营气者。胃腑之精气也。卫气者。阳明悍气也。营卫相将。 出入于外内。三焦之气。游行于上下。甲胆之气。先脏腑而升。夫痹者闭也。正气营运。邪不能留。三腑之不病痹者。 意在斯与。)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此言脏气不藏。而邪痹于脏也。阴气者。脏气也。神者。五脏所藏之神 也。五脏为阴。阴者主静。故静则神气藏而邪不能侵。躁则神气消亡。而痹聚于脏矣。)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言肠 胃伤而邪痹于腑也。夫居处失宜。则风寒湿气。中其俞矣。然当节其饮食。勿使邪气内入。如食饮应之。邪即循俞而入。 各舍其腑矣。)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 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此申明阴气躁亡。而痹聚于脏也。淫气者。阴气淫佚。不静 藏也。淫气而致于喘息。则肺气不藏。而痹聚在肺矣。淫气而致于忧思。则肾气不藏。而痹聚在心矣。淫气而至于遗溺。 则肾气不藏。而痹聚在肾矣。淫气而致于阴血乏竭。则肝气不藏。而痹聚在肝矣。淫气而致于肌肉焦绝。则脾气不藏。 而痹聚在脾矣。是以在脏腑经俞诸痹。留而不已。亦进益于内。而为脏腑之痹矣。夫寒湿者。天之阴邪。伤人经俞筋骨。 风者。天之阳邪。伤人皮肤气分。是以三邪中于脏腑之俞。而风气胜者。其性善行。可从皮腠而散。故其人易已也。愚 按下文云。六腑亦各有俞。盖言五脏六腑。俱各有俞。如风寒湿气。中于五脏之俞。而脏气淫躁。则邪循俞内入。而各 聚于脏矣。中于六腑之俞。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邪亦循俞而入。各舍其腑矣。上节所谓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 气而为五脏之痹者。合五脏之气而舍于内也。此节论邪中脏腑之俞。循俞而亦进益于内。先言阴气消亡。痹聚在脏。故 后只言六腑。亦各有俞云。)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 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此言五脏之痹。循俞而入脏者死也。夫风寒湿气中其俞。其脏气实。则邪不动脏。若 神气消亡。则痹聚在脏而死矣。按邪从皮肉筋骨而内舍于五脏者。此邪干脏气。而不伤于脏真。故痹客于脏。则为烦满 喘呕。脉不通。心下鼓。嗌干善噫诸证。其留连筋骨间。而不内舍于其合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随气而易散。若中其 俞。则内通五脏。兼之阴气不藏。则邪直入于脏。而为不治之死证矣。)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 居处。为其病本也。(此言六腑之痹。乃循俞而内入者也。夫居处失常。则邪气外客。饮食不节。则肠胃内伤。故食饮居 处。为六腑之病本。张兆璜曰。痹聚在五脏者。因其阴气不藏。神气消亡。痹舍于六腑者。亦其饮食居处。此节用三 亦字。俱当着眼。)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饮食入胃。大小肠济泌糟 粕。膀胱决渎水浊。蒸化精液营养经俞。如居处失常。而又食饮应之于内。则经脉虚伤。邪循俞而入舍其腑矣。张 兆璜曰。邪中五脏之俞。而阴气淫躁应之。邪中六腑之俞。而食饮应之。故曰。六腑亦各有俞。而食饮应之。再按灵枢 口问篇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夫风寒雨湿。合而为痹矣。居处失常。 则邪中脏腑之俞矣。喜怒病脏。惊恐伤阴。则阴气消亡矣。饮食自倍。则肠胃乃伤矣。是以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 有常。不妄作劳。和于阴阳。故能形与神居。度百岁乃去。)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 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此论治脏腑之痹而各有法也。夫营俞治经。故痹在脏者。当取之于俞。合治 内腑。故痹在腑者。取之于合也。又当循形身经脉之分。皮肉筋骨。各有所发。各随其有过之处而取之。则其病自瘳矣。)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 贯五脏。络六腑也。(灵枢经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 行脉中。卫行脉外。荣气篇曰。荣气之道。内谷为实。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专精者行于经隧。 常营无已。是水谷之精气。从肺气而先和调于脏腑。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而乃能入于脉也。入于脉。故循脉上下。复 贯五脏。络六腑。盖言五脏六腑。受谷精之气。营行于经脉。经荣之气复贯络于脏腑。互相资生而资养者也。)卫者。水 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者。水谷之悍气。其 气疾滑利。故不能入于脉。不入于脉。故循于皮肤分肉之间。分肉者。肌肉之腠理。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也。盖在 外则行于皮肤肌理之间。在内则行于络脏络腑之募原。募原者。脂膜也。亦有纹理之相通。故曰皮肤脏腑之纹理也。络 小肠之脂膜谓之肓。是以在中焦。则熏蒸于肓膜。行于胸膈之上。则散于心肺之募理。行于腹中。散于肠胃肝肾之募原。 是外内上下。皮肉脏腑。皆以受气。一日一夜。五十而周于身。)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荣卫之气。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旋转而不休息者也。故逆其气则 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邪合。而留连于皮肤脉络之间。故不为痹也。盖言痹在皮者。肺气之所主也。痹在肌者。 脾气之所主也。痹在脉者。心气之所主也。荣卫之气。虽在皮肤络脉之间。行而不留。故不与邪合。)帝曰。善。痹或 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不仁、不知痛痒也。燥者。谓无汗。湿者。多汗而濡湿也。)岐 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气胜者为痛痹。故痛者寒气多也。络始篇曰。病痛者阴也。人有阴寒。故痛 也。上寒字言天之寒邪。下寒字言人之寒气。盖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如感天之阴寒。而吾身之阳盛。则寒可化而为热。 如两寒相搏。凝聚而为痛痹矣。)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通 字当作痛。病久入深者。久而不去。将内舍于其合也。邪病久。则荣卫之道伤而行涩。邪入深。则不痹闭于形身。而经 络时疏。故不痛也。荣卫行涩。则不能营养于皮肤。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此言 寒热者。由人身之阴阳气化也。人之阳气少而阴气多。则与病相益其阴寒矣。邪正惟阴。故为寒也。)其热者。阳气多。 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人之阳气多而阴气少。邪得人之阳盛。而病气胜矣。人之阳气盛。而遇天之阴邪。 则邪随气化而为痹热矣。张兆璜曰。与病相益者。言人之阴气多而益其病气之阴寒也。病气胜者。言人之阳气多而益 其病气之热胜也。此论天有阴阳之邪。而人有寒热之气化。)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湿者。天之阴邪也。感天地之阴寒。而吾身阴气又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兆璜曰。阳热盛者 多汗出。濡湿之汗。又属阴寒。医者审之。)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 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经云气伤痛。此论邪痹经脉骨肉之有形。 而不伤其气者。则不痛也。夫骨有骨气。脉有脉气。筋有筋气。肌有肌气。皮有皮气。皆五脏之气。而外合于形身。如 病形而不伤其气。则只见骨痹之身重。脉痹之血凝不行。筋痹之屈而不伸。肉痹肌肉不仁。皮痹之皮毛寒冷。故具此 五者之形证。而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帝曰。善。(此承上文而言。凡此五痹之类。如逢吾身之阴 寒。则如虫行皮肤之中。逢吾身之阳热。则筋骨并皆放纵。又非若病气之有寒则痛。阳气多则为痹热也。此言形气之病。 各有分别。故帝嘉其善焉。兆璜曰。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如逢寒则阳亦阴寒。故皮肤则虫。逢热则阴亦阳 热。故筋骨弛纵。)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