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经闭门]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东垣
曰∶
经闭不行有三,妇人脾胃久虚,
形体羸弱,
气血俱衰,而致
经水断绝不行;或
病
中消胃热,善食渐瘦,
津液不生。夫经者,
血脉津液所化,津液既绝,为热所烁,
肌肉渐
瘦,时见渴燥,
血海枯竭,病名曰
血枯经绝,宜泻胃之
燥热,补
益气血,经自行矣(立方固有法,然不必太泥,因人易
辙可也)。此病或
经适行而
有子,子亦不成,而为胎病者有矣(此
中焦胃热结也)。或
心包络脉洪数,躁作时见
大便秘涩,
小便虽清不利,而
经水闭绝不行,此乃血海干枯,宜调血脉,除
包络中火邪,而
经自行矣(此
下焦胞脉热结也)。或因劳心,
心火上行,
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
于心,而络于
胞中。今
气上迫肺,
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宜安心
补血泻火,经自行矣
(此
上焦心
肺热结也)。
楼氏
曰∶上东垣、洁古治血枯之法,皆主于补血泻火也。补血者,四物之类,泻火者,东
垣分上中下。故火在中,则善食
消渴,治以调胃承气之类。火在下,则
大小便秘涩,治以玉
烛之类。玉烛者,四物与调胃承气
等分也。火在上,则得于劳心,治以芩连及三和之类。三
和者,四物凉膈等分也。洁古先服降心火之剂者,盖亦芩连三和玉烛之类,后服五补卫生者
,亦
补气之剂也。(据此论当有四证,如胃热、包络热、劳
心热三证,皆有余,宜泻火
养胃是矣。而所言脾胃久虚,
致经水断绝,一症,又当以
补脾胃为主,岂得舍而勿论耶。盖水入于经,其血乃生,谷入于胃,
脉道乃行,水去荣散,
谷消卫亡。况脾统诸经之血,而以久虚之脾胃,以致气血俱衰者,可不
为之补益乎。即此以分
虚实,明是四证无疑,
而
楼全善乃遗补虚一证,何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