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杂门] 消瘅
渴而多饮为
上消。(经谓
膈消。)
消谷善饥为
中消。(经谓
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
下消。(经
谓
肾消)。
刘河间尝着
三消论谓,
五脏六腑四肢,皆禀气于脾胃,行其
津液,以濡润养之。然
消渴之
病,本湿寒之
阴气极衰,
燥热之
阳气太盛故也。治当补
肾水阴寒之虚,而泻
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
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
使道路散而不结,津
液生而不枯,
气血和而不涩,则病自已矣。况消渴者,因饮食
服饵之失宜,肠胃干涸,而气不得宣平,
或
精神过违其度而耗乱之,或因大病阴气损而
血液衰,虚阳悍而燥热郁甚之所成也。若饮水多而小
便多,曰消渴。若饮食多,不甚渴,
小便数而
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
小便有
脂液者,名曰肾消。一皆以燥热太甚,
三焦肠胃之
腠理怫郁结滞,
致密壅滞,虽复多饮于中,终不能
浸润于外,荣养
百骸,故渴不止,
小便多出或数溲也。
张戴人亦着
三消之说,一从火断,谓火能消物,
燔木则为炭,燔金则为液,燔石则为灰,煎海水则为盐,鼎水则干。人之心肾为
君火,三焦胆为
相火,
得其平则烹炼饮食,
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则燔灼
脏腑而津液耗焉。夫心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
中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
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则消及于肺,中甚不已则消及于脾,
下甚不已则消及于肝肾,外甚不已则消及于筋骨,四脏皆消尽,则心始自焚而死矣。故治消渴一证,
调之而不下,则小润小濡,固不能杀炎上之势。下之而不调,亦旋饮旋消,终不能沃膈膜之干。下之
调之而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
喜怒,则病已而
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然而二公备引《
内经》诸条言消渴者,表白三消所由来之病源,
一皆燥热也。虽是心移寒于肺为
肺消者,火与寒皆来乘肺,肺外为寒所薄,气不得施,内为火所烁故,
然
太阳寒水
司天,甚则渴饮者,水行凌火,
火气内郁,二者固属外之
寒邪,则已郁成内之燥热也。或
曰夫寒与热反,若冰炭之不同炉,而今之燥热,由
外寒所郁也。将用凉以治
内热,必致外寒增而愈郁;
用温以散外寒,必致内热增而愈渴。治之奈何?曰∶先治其急,
处方之要,备在《
本经》,谓处方而
治者,必明病之
标本,达药之所能,
通气之所宜,而无加害者,可以制其方也。所谓标本者,先病而
为本,
后病而为标,此为病之
本末也。标本相传,先当救其急也。又
六气为本,
三阴三阳为标。假若
胃热者,热为本,胃为标也。处方者,当除胃中之热,是治其本也。故六气乃以甚者为邪,衰者为正,
法当泻甚补衰,以平为期。养正除邪,乃天之道也,为政之理也,捕贼之义也。即此观之,处方之要,
殆尽此矣。若太阳司天,寒水之胜,心火受郁,内热已甚,即当治内热为急;内热未甚,即当散寒解
郁为急。如《宣明论》立方,着《内经》诸证条下者,其治
漏风而渴,用
牡蛎、
白术、
防风,先治漏
风为急也。若心移寒于肺为肺消者,
则以心火乘
肺伤其气血为急,所移之寒,非正当其邪也。故用黄、
人参、
熟地黄、
五味子、
桑白皮、
麦门冬、
枸杞子,先救气血之衰,故
不用寒药泻内热也。若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则以
肺热为急,
用麦门冬治肺中伏火、止渴为君。
天花粉、
知母泻热为臣。
甘草、五味子、
生地黄、
葛根、人参,生
津
益气为佐。然
心火上炎于肺者,必由心有事焉,不得其正,以致其
脏气血之虚,故
厥阳之火上逆也。
所以用
茯神安心
定志养精神,
竹叶以凉之,用麦门冬之属以安其宅,则火有所归息矣。因是三条消渴
之方,便见河间处方,酌量标本缓急
轻重之宜,通脏腑切当之药者,如此可谓深得仲景处方之法者也。
仲景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而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与
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皆以
五苓散利之。脉浮
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主之。兼
口干
舌燥者,
白虎汤加人参主之。即此便见
表里分经,因病用药,岂非万世之准则哉。坎三,干水也,气
也,即小而井,大而海也。兑三,坤水也,形也,即微而露,大而雨也。
一阳下陷于
二阴为坎,坎以
气潜行乎万物之中,为受命之
根本,故润万物莫如水。
一阴上彻于
二阳为兑,兑以形普施于万物之上,
为
资生之利泽,故说万物者,莫说乎
泽。明此二水,以悟消渴、消中、
消肾三消之义治之,而兼明
导引之说,又有
水火者焉。三焦为无形
之火,内热烁而津液枯,以
五行有形之水制之者,兑泽也,权可也。吾身自有上池
真水,亦气也,亦
无形也,天一之所生也。以无形之水,沃无形之火,又常而可久者,是为真水火,升降既济,而自不
渴矣。
【上消者】
上焦受病。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是也。舌上赤裂,大渴引饮,少食,
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治宜流湿
润燥,以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能食而渴为
实热,人参
石膏汤,
加减地骨皮散。
不能食而渴为
虚热,
白术散,
门冬饮子。
有汗而渴者,以辛润之。
无汗而渴
者,以
苦坚之。太阳经渴,其脉浮无汗者,五苓散、
滑石之类主之。(太阳无汗而渴,不宜服白虎汤,
若得汗后脉洪大而渴者,宜服之。)
阳明经渴,其脉长有汗者,白虎汤、
凉膈散之类主之。(阳明汗
多而渴,不宜服五苓散,若小便不利,汗少,脉浮而渴者,宜服之。)
少阳经渴,其脉弦而呕者,小
柴胡汤加栝蒌之类主之。
太阴经渴,其脉细不欲饮,纵饮思汤不思水者,四君子、
理中汤之类主之。
少阴经渴,其脉沉细,自利者,猪苓汤、
三黄丸之类主之。
厥阴经渴,其脉微引饮者,宜少少与之。
小便不利而渴,知内有热也,五苓散、
猪苓散泄之。小便自利而渴,知内有
燥也,
甘露饮、
门冬饮润之。大便自利而渴,先用
白芍、白术各炒为末
调服,后随证用药。大便不利
而渴,
止渴润燥汤。上焦渴,小便自利,白虎汤。
中焦渴,
大小便俱不利,
调胃承气汤。
下焦渴,小
便赤涩,大便不利,
大承气汤。戴院使云∶心消之病,往往因嗜欲过度,食啖辛热,以致烦渴,引饮
既多,小便亦多,当抑心火使之下降,
自然不渴,宜
半夏泻心汤,(
半夏非所宜用。)去
干姜,加栝蒌、
干葛如其数,吞
猪肚丸,或
酒煮黄连丸,仍佐独味
黄连汤,多煎候冷,遇渴恣饮,久而
自愈。若因用
心过度,致心火炎上而渴者,宜黄
六一汤,加莲肉、
远志各一钱,吞
玄兔丹,仍以
大麦煎汤,间下
灵砂丹。渴欲饮水不止,仲景以
文蛤一味捍为散,沸汤和服
方寸匕。
经验方用大牡蛎,于腊月或端午
日,黄泥裹通赤,放冷,取出为末,用
鲫鱼煎汤下一钱匕。盖二药性
收涩,最能回津,《纲目》以
为咸软非也。《
三因方》用糯谷(旋炒作爆)、
桑根白皮(浓者切细,
等分。)每服一两,水一碗,煮至
半碗,渴即饮之。夫
水谷之气上蒸于肺而化为津,以溉一身,此金能生水之义,二药固肺药也,而又
淡渗,故取之。《保命集》用
蜜煎生姜汤,大器倾注,时时呷之,法曰,心肺之病,莫厌频而少饮。
经云∶补上治上宜以缓。又云∶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
肺气下流,故火气降而燥衰矣。有食韭苗而渴愈者,亦辛润之意也。丹溪云∶消渴饮缲丝汤,能引清
气上朝于口。予谓蚕与马同属午也,心也,作茧成蛹,退脏之际,故能抑心火而止渴焉。饮多停积,
有
化水丹,又有
神仙减水法。东垣治张芸夫病消渴,舌上赤裂,饮水无度,小便数,制方名曰
生津甘
露
饮子。《内经》云∶
热淫所胜,佐以甘苦,以甘泻之。热则
伤气,气伤则无润。折热
补气,非甘寒
之剂不能,故以
石膏之甘寒为君。
王太仆云∶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以柏、连、
栀子、知母之苦寒,
泻热补水为臣。以
当归、
杏仁、麦门冬、
全蝎、
连翘、白葵花、
兰香、甘草,甘寒和血润燥为佐。升
麻、
柴胡苦平,行阳明、少阳二经。
荜澄茄、
白豆蔻、
木香、
藿香反佐以取之。又用
桔梗为舟楫,使
浮而不下也。为末汤浸,
蒸饼和成剂,
晒干杵碎,如
黄米大。每于掌内舐之,津液送下,不令药过病
处也。
许学士治一
卒病渴,日饮水三斗,
不食已三月,心中烦闷,此心中有
伏热。与火腑丹,每服五
十丸,温水下,日三。次日渴止,又次日食进。此方本治淋,用以治渴效,信乎,药贵变通用之。经
云∶少阳司天之政,
三之气,炎暑至,民病渴。又云∶少阴之复,渴而欲饮。又云∶少阳之复,
嗌络
焦槁,渴引水浆。是热助心盛而渴,治以诸
寒剂,世之所知
也。经云∶太阳司天,
寒气下临,心火上从,
嗌干善渴。又云∶太阳司天,
寒淫所胜,民病嗌干,渴
而欲饮。又云∶寒水太过,
上临太阳,民病渴而妄冒。是寒攻
心虚而渴,治以诸
热剂,则世之所未知
也。东垣云∶消渴末传能食者,必
发脑疽背疮,不能食者,必
传中满
鼓胀。《
圣济总录》皆为必死不
治之证,洁古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不能食而渴者,
钱氏白术散倍加葛根主之。
上下既平,不复传下消矣。或曰末传疮疽者何也?此
火邪胜也,其疮痛甚而不溃,或溃
赤水者是也。
经曰∶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急攻其阳,无攻其阴,治在下焦,
元气得强者生,
失强者死。末传
中满者何也?以寒治热,虽
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然脏腑有
远近,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肾
肝位远,宜制大其服,皆适其所至所为。故知过与不及,皆诛罚无过之地也。如膈消、中消,制之太
急,速过病所,久而成中满之疾。正谓上热未除,
中寒复生者,非药之罪,失其缓急之宜也。处方之
际,宜加审焉。(虽为三条,而分经止渴,中下亦同例,当参考焉。)
【中消者】
胃也,渴而多饮,善食而瘦,
自汗,大便硬,
小便频数赤黄,热能
消谷,知热在中
焦也。宜下之以调胃承气汤,又三黄丸主之。胃热则善消水谷,
可饮甘辛降火之剂,用
黄连末、生地、白藕各自然汁,
牛乳各一升,熬
成膏,和黄连末一斤,丸如桐
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少呷
白汤下,日进十服。消渴中消,自古只治燥止渴,误矣。
三阳结谓之消,
三阳者,阳明也。
手阳明大肠主津液
所生病,热则
目黄口干,是津液不足也。
足阳明主血所生病,热
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是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此因数食甘美而
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
陈气也。不可服膏粱
芳草石药,其气悍烈,能助热燥也。
越人云∶邪在六腑则
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阳脉太盛则阴气不得荣也。
故肌肉
皮肤消削是也。
和血益气汤主之。戴云∶
消脾缘
脾经燥热,食物易化,皆为小便,转食转饥。
然
脾消又自有三,曰消中,曰
寒中,曰
热中。宜用莲茗饮,加生地黄、干葛各一钱。或
乌金散,或止
用莲茗饮。顺利散、参蒲丸、
加味钱氏白术散、和血益气汤、
清凉饮子、
甘露膏、
黄连猪肚丸、烂金
丸、
天门冬丸、
猪肾荠汤。《内经》言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胃移热于胆,亦曰食
。食者,谓食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亦易饥也。东垣云∶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
气分则能食,
脾虚则肌肉削也,即消中也。
运气消中皆属热。经云∶
少阴之胜,
心下热
善饥。又云∶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善饥,治以寒剂是也。
针灸消中,皆取于胃。
经云∶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取
三里灸。又云∶
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已
前皆热,于胃则消谷善饥。(热则清之,
盛则泻之。)
【下消者】
病在下焦,初发为
膏淋,谓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
烦躁引饮,
面色黧黑,形瘦
而
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液,治宜养血以分其
清浊而自愈矣,以
六味地黄丸主之。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则便溺有节。(
八味丸。)壮水之主以制
阳光,则渴饮不思。
六味丸。《金匮》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
如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子和治肾消,以肾气丸本方内加
山药一倍外,桂、附从四
时加减,冬一两,
春秋五钱,夏二钱半。又法,肾气丸去
附子,加五味子一两半。)娄全善云∶肾消
者,饮一溲二,其溲如膏油,即膈消、消中之
传变。王注谓肺脏消燥,气无所持是也。盖肺脏气,肺
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而津液之
精微者,收养筋骨
血脉,余者为溲。
肺病则津液无
气管摄,而精微者
亦随溲下,故饮一溲二而溲如膏油也。筋骨血脉无津液以养之,故其病成,渐形瘦焦干也。然肺病本
于
肾虚,肾虚则心寡于畏,妄行陵肺,而移寒与之,
然后肺病消。故仲景治渴而小便反多,用肾气丸
补肾救肺,后人因名之肾消及下消也。或曰∶经既云肺消死不
治,仲景复用肾气丸治之何也?曰∶饮一溲二者,死不治。若饮一未至溲二者,病尚浅,犹或可治。
故仲景肾气丸治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之证。若小便过于所饮者,亦无及矣。肾消服
滋补丸药外,宜多
煎
黄汤饮之。戴院使云∶若因色欲过度,水火不交,肾水下泄,心火自炎,以致渴浊,不宜备用凉
心冷剂,宜坚肾水以济心火,当用黄饮,加苁蓉、
五味各半钱,吞八味丸,及
小菟丝子丸、玄兔丹、
鹿茸丸、
加减安肾丸、或灵砂丹。消肾为病,比诸消为重,
古方谓之
强中。又谓之
内消。多因恣意色
欲,或饵金石,
肾气既衰,石气独在,精水无所养,故常发虚阳,不交精出,小便无度,唇口干焦,
黄饮,吞玄兔丹。八味丸、鹿茸丸、
加减肾气丸、小菟丝子丸、灵砂丹,皆可选用。未效,黄饮
加苁蓉、五味、
山茱萸各四分,荠茏汤、
苁蓉丸、
天王补心丹、
双补丸、
肾沥散、
金银箔丸、
白茯苓
丸。
【通治】
三消丸,用好黄连治净为细末,不拘多少,切
冬瓜肉,研取自然汁,和成饼,
阴干,再
为细末,用汁浸和,加至七次,即用冬瓜汁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大麦仁汤入冬瓜汁送下。寻
常渴,止一服效。酒色过度,积为酷热,
熏蒸
五脏,津液枯燥,血泣,小便并多,肌肉消铄,专嗜冷物寒浆,勿投凉剂,以
龙凤丸主之。戴云∶诸
消不宜用燥烈
峻补之剂,惟当滋养,除消脾外,心肾二消,宜用黄六一汤,或参汤吞八味丸,或
玄兔丹,或小菟丝子丸。又用
竹龙散皆可,又用
六神饮,亦治肾消。惟脾消则加当归去黄。三消小
便既多,大便必秘,宜常服
四物汤,润其大肠,如加人参、
木瓜、
花粉在内,仍煮四皓粥食之,
糯米
泔折二,亦可冷进。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桶中涌沸,其病为重。更有浮在溺面如猪脂,
溅在桶边如烛泪,此精不禁,真元竭矣。按消渴小便甜,许学士论之甚详,其理未畅。大抵水之在
天地与人身,皆有咸有甘,甘者
生气,而咸者死气也,坡仙
乳泉赋备矣。小便本咸而反甘,是生气泄
也。生气泄者,
脾气下陷入肾中也。
脾气入肾者,
土克水也。三消久之,
精血既亏,或目无见,或手
足偏废如风疾,然此证消肾得之为多,但用治下消中诸补药,滋生精血自愈。三消病退后而燥渴不解,
此有余热在
肺经,可用参、苓、甘草少许,
生姜汁冷服。虚者可用
人参汤。渴病愈后再剧,舌白滑微
肿,
咽喉咽唾觉痛,
嗌肿,时渴饮冷,白沫如胶,饮冷乃止,甘草
石膏丸。渴疾愈,须预防发痈疽,
黄六一汤下
忍冬丸。(凡诸虚不足,
胸中烦躁,时常消渴
唇口干燥,或先渴而欲发疮,或病痈疽而后渴者,并宜黄六一汤多服。)已发者,
蓝叶散、
玄参散、
荠丸。消渴后成
水气,方书虽有
紫苏汤、
瞿麦汤、
葶苈丸,皆克泄之剂,不若
五皮饮送
济生肾气丸,
及东垣中满分消
诸方为妥。
【口燥
咽干】
东垣云∶
饮食不节,
劳倦所伤,以致
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病
人自以为渴,医以五苓散治之,反加渴燥,乃
重竭津液以致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
小肠
中补之,乃脾胃之根蒂也。以甘温之药
为之主,以苦寒为之使,以酸为之臣,佐以辛。心苦缓,急食
酸以收之。心火旺则
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
治其本也。(
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葛根。《
本事方》黄汤亦可。)戴云∶无病自渴,与病瘥后
渴者,
参术饮、
四君子汤、缩脾汤、俱加干葛。或
七珍散加木瓜一钱。生料五苓散加人参一钱,名春
泽汤。以五苓散加四君子汤,亦名
春泽汤,尤是要药。更兼作四皓粥食之。诸病久损,肾虚而渴,并
宜八味丸及黄饮,四物汤加人参、木瓜各半钱,或七珍散、
大补汤并去术,加木瓜如数。诸
失血及
产妇蓐中渴,名曰
血渴。宜求益血之剂,已于
吐血证中论之。有无病忽然大渴,少顷又定,只宜蜜汤及缩脾汤之类。折二泔冷进数口亦可。
酒渴者,
干葛汤调五苓散。又有果木渴,因多食果子所致,药中宜用
麝香。
【诊】
KT弱小以薄者心脆,
肩背薄者肺脆,胁骨弱者肝脆,唇大而不坚者脾脆,耳大不坚
者肾脆,皆善病
消瘅易伤。心脉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滑者阳气胜)。肺、肝、脾、
肾脉微小,
皆为消瘅。(诸脉小者,
阴阳俱不足也。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心
脉软而散者,当消渴自已。濡
散者,气实
血虚。洪大者,阳余阴亏。
寸口脉浮而迟,浮为虚,
卫气亏;迟为劳,
荣气竭。
趺阳脉浮
而数,浮为风,数消谷。脉实大,病久可治。
悬小坚,病久不可治。数大者生。细小浮短者死。病若
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涩而微者,死也。心移寒于肺消者,饮一溲二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