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
书名:证类本草朝代:宋作者:唐慎微时间:公元960-1279年

[卷第十一] 牵牛子

    牵牛子 味苦,寒,有毒。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陶隐居云∶作藤生,花状如豆,黄色。子作小房,实黑色,形如球子核。比来服之, 以疗 脚满气急,得小便利,无不瘥。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易药,故以名之。又有一种草,叶上 有三白点,俗因以名三白草。其根以疗脚下气,亦甚有验。唐本注云∶此花似旋花,作碧 色 ,又不黄,不似扁豆。其三白草,有三黑点,非白也,古人秘之,隐黑为白尔。陶不见,但 闻而传之,谓实白点。(今注)此药蔓生,花如鼓子花而稍大,作碧色,子有黄壳作小房, 实 黑,稍类荞麦。比来服之,以疗脚肿满,气急,利水道,无不瘥者。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 经 云∶苗蔓生,花碧色,子若荞麦,三棱黑色。九月以后收子。所在有之。药性论云∶牵牛子 ,使,味甘,有小毒。能治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日华子云∶味苦、 ,得青木香干姜良。取腰痛,下冷脓,泻蛊毒药,并一切气壅滞。 图经曰∶牵牛子,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二月种子,三月生苗,作藤蔓绕篱墙, 高 者 或三、二丈。其叶青,有三尖角。七月生花,微红带碧色,似鼓子花而大。八月结实,外有 白 皮,里作球,每球内有子四、五枚,如荞麦大,有三棱,有黑白二种,九月后收之。又名金 铃。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盆甑草即牵牛子也。秋节后断之,状如盆甑,其中子似龟,蔓 如山芋,即此也。 雷公云∶草金零,牵牛子是也。凡使,其药秋末即有实,冬收之。凡用晒干,却入水中 淘, 浮 者去之,取沉者晒干,拌酒蒸,从巳至未,晒干,临用舂去黑皮用。食疗云∶多食稍冷,和 山茱萸服之,去水病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气促坐卧不得。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细 末 ,乌牛尿浸一宿,平旦葱白一握,煎十余沸去滓。空心分为二服,水从小便中下。肘后方 治风毒香港脚,若胫已满,捻之没指者。取牵牛子捣,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汤下, 取令小便利亦可止。斗门方∶治风气所攻,脏腑积滞。用牵牛子以童子小便浸一宿后,长流 水 上洗半日,却用生绢袋盛,挂于当风处令好干。每日盐汤下三十粒。极能搜风,亦善消虚肿 。久服令人体清爽。王氏博济∶治三焦气不顺,胸膈壅寒,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利膈丸∶牵牛子四两,半生半熟,不皂荚涂酥炙二两,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丸如桐子 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下。又方∶治产前滑胎。牵牛子一两,赤土少许,研令细。每觉转 痛 频,煎白榆皮汤调下一钱匕。又方∶治男子、妇人五般积气成聚。黑牵牛一斤,生捣末八两 余滓于新瓦上炒令香熟,放冷再捣取四两熟末十二两拌令匀,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患积气至 重者三、五十丸,煎陈橘皮、生姜汤下,临卧空心服之。如二更至三更已来药行时效应未动 ,再与三十丸投之,转下积聚之物。常服十丸至十五丸行气,甚妙。小儿十五以下至七岁以 上,服五丸至七丸,年及五十以上不请服。简要济众∶治大便涩不通。牵牛子半生半熟,捣 为散。每服二钱,煎姜汤调下。如未通再服,改以热茶调下,量虚实,无时候,加减服。 衍义曰∶牵牛子,诸家之说纷纷不一,陶隐居尤甚。言花状如豆,殊不相当。花朵如 鼓子 花 ,但碧色,日出开,日西合。今注∶又谓其中子类乔麦,亦非也。盖有如木猴梨子,但黑色 ,可 微炒,捣取其中粉一两,别以麸,炒去皮尖者。桃仁末半两,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温水服 三、二十丸,治大肠风秘,壅热结涩。不可久服,亦行脾肾气故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