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
书名:证类本草朝代:宋作者:唐慎微时间:公元960-1279年

翰林学士宇文公书证类本草后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貌寝陋,举措语言朴讷,而中极明敏。其治病百不失一, 语 证候不过数言,再问之,辄怒不应。其于人不以贵贱,有所召必往,寒暑雨雪不避也。其 为士人疗病,不取一钱,但以名方秘录为请。以此士人尤喜之,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药 名、一方 论,必录以告,遂集为此书。尚书左丞蒲公传正,欲以执政恩例奏与一官,拒而不受。其 二子∶五十一、五十四(偶忘其名)及婿张宗说,字岩老,皆传其艺,为成都名医。元间, 虚中儿童时,先人感风毒之病,审元疗之如神。又手缄一书,约曰∶某年月日即启封。至 期,旧恙复作,取所封开视之,则所录三方∶第一疗风毒再作;第二疗风毒攻注作疮疡; 第 三疗风毒上攻,气促欲作喘嗽。如其言,以次第饵之,半月,良愈,其神妙若此。皇统三年 九月望,成都宇文虚中书。 余读沈明远寓简称∶范文正公微时,尝慷慨语其友曰∶吾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 道, 可以活天下之命。时不我与,则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是亦可以活人也。未尝不三复 其言,而大其有济世志。又读苏眉山题东皋子传后云∶人之至乐,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 我则无是二者,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则予安得全其乐乎!故所至常蓄善药,有求者则 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子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哉?予 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得酒,吾为之酣适,岂专以自为也,亦未尝不三复其言 ,而仁其用心,嗟乎!古之大人君子之量,何其弘也。盖士之生世,唯当以济人利物为事。 达则有达而济人利物 之事,所谓执朝廷大政,进贤退邪,兴利除害,以泽天下是也。穷则有穷而济人利物之事, 所谓居闾里间,传 道授学,急难救疾,化一乡一邑是也。要为有补于世,有益于民者,庶几乎兼善之义,顾岂 以未得志也,未得位也,遽泛然忘斯世,而弃斯民哉!若夫医者,为切身一大事,且有及物 之功。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又曰∶子之所慎∶斋、战、疾。康子馈药,子曰∶ 丘未达,不敢尝。余尝论之,是术也。在吾道中,虽名为方伎,非圣人贤者所专精,然舍 而 不学,则于仁义忠孝有所缺。盖许世子止不先尝药春秋书以弑君。故曰∶为人子者,不可 不知医,惧其忽于亲之疾也。况乎此身,受气于天地,受形于父母,自幼及老,将以率其本 然之性,充其固有之心;如或遇时行道,使万物皆得其所,措六合于太和中,以毕其为人之 事。而一旦有疾,懵不知所以疗之,伏枕呻吟,付之庸医手。而生死一听焉,亦未可以言智 也。故自神农、黄帝、雷公、歧伯以来,名卿才大夫,往往究心于医。若汉之淳于意,张仲 景,晋之葛洪殷浩,齐之褚澄,梁之陶弘景皆精焉。唐·陆贽斥忠州,纂集方书;而苏 、 沈二公良方,至今传世。是则吾侪以从正讲学余隙,而于此乎搜研,亦不为无用也。余自 幼 多病,数与医者语,故于医家书,颇尝涉猎。在淮阳时,尝手节本草一帙,辨药性大纲,以 为是书,通天地间玉石、草木、禽兽、虫鱼,万物性味,在儒者不可不知。又饮食服饵禁忌 ,尤不可不察,亦穷理之一事也。后居大梁,得闲闲赵公家素问善本,其上有公标注夤缘一 生。今岁游平水,会郡人张存惠魏卿介吾友弋君唐佐来言,其家重刊证类本草已出,及增入 宋人寇宗衍义,完焉新书,求为序引,因为书其后。己酉中秋日。云中刘祁云。
    泰和甲子下己酉岁□□初日辛卯刊毕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