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
书名:黄帝内经太素朝代:唐作者:杨上善时间:公元618-907年

[卷第十三·身度] 肠度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三十二曲,见《灵枢》卷六第三十一《肠胃》篇。自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 至末,见《灵枢》卷六第三十二《平人绝谷》篇。《甲乙》同上编。 黄帝问伯高曰∶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三焦腑传于谷 气,胆腑受于谷精,三肠及胃传谷糟粕。传糟粕者,行谷之要,故肠胃有六种之别者。)伯高答 曰∶请尽言之。谷之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黄帝问六种也,外更请说四种,故曰尽言之 也。谷行从口曰入,泄肛曰出,自唇至齿为浅,从咽至肠曰深,谷至于胃曰近,从胃向曰远,肠 十六曲曰长,咽一尺六寸曰短也。)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 五合。(会厌,舌后喉咙上,出气入鼻口之孔,上有肉厌盖孔,开阖气之出入也。)咽大二寸半, 至胃长一尺六寸。(咽,会厌后下食孔也。下至胃,长一尺六寸。平按∶咽上《灵枢》有“舌重 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十一字,咽下有“门重十两”四字,大作广,《甲乙》同。二寸半《灵 枢》作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原抄长字上脱至胃二字,长字下脱一尺二字,谨根据《灵枢》、 《甲乙》补入。)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胃中央大, 两头小,伸而度之,二尺六寸也。围之,有一尺五寸,曰大。量径,有五寸也。容水谷,三斗也。平 按∶大容三斗《灵枢》作二斗五升,《甲乙》作三斗五升,注云∶一作二。)小肠后傅脊,左环 叶积,其注于回肠者,外傅于齐上,回运环反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 (傅,附也。糟粕从胃传入小肠,小肠附脊,外注回肠于齐上也。平按∶傅《灵枢》、《甲乙》 均作附。叶积《灵枢》作回周叠积,《甲乙》作回周叶积。)回肠当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 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少半,长二丈一尺。(回肠,大肠也。小肠附脊而 在后,大肠近齐而在前,故大肠输在上,小肠输在其下也。平按∶少半上《灵枢》、《甲乙》有寸 之二字。)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积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广肠, 白也,附脊以受大肠糟粕。辟,着脊也。谓白当中宽八寸,上受大肠之处、下出泄处皆径有 二寸半,总长二尺八寸也。平按∶叶积《灵枢》作叶脊。大半上《灵枢》、《甲乙》有寸之二字。) 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咽之上口为所入,广肠之下以为所出,唇齿相去九分,齿 与会厌相去三寸半,会厌至胃咽长一尺六寸,胃之终始长二尺六寸,小肠终始长二丈一尺,广肠 终始长二尺八寸,故有六丈四寸四分也。平按∶注小肠终始下,原抄作长二丈一尺,检上文经云小 肠长三丈二尺,回肠长二丈一尺,应于小肠终始下补注“长三丈二尺,回肠终始”九字,方与经 文六丈四寸四分之数合,当系传抄脱此九字也。)其回曲环反三十二曲。(胃有一曲,小肠十六 曲,大肠十六曲,合而言之,计有三十三曲,其胃大曲短,不入其数,故有三十二曲,皆以七尺 五寸中度之人为准也。)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其故何也?(七日不食而死,余时之言,既闻肠胃大小, 未知所盛水谷多少而尽,至七日而死之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尺五寸,径五寸,长二 尺六寸,横屈受三斗,其中之谷常留者二斗,水一斗而满。(故事所由,水谷合有三斗,满于胃 中也。平按∶横屈受三斗《灵枢》、《甲乙》作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水一斗而满均作水一斗五 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悍滑疾,(上焦之气,从胃上口而出,其气精微,悍滑疾, 昼夜行身五十周,即卫气也。平按∶上焦下原缺一字,根据《灵枢》、《甲乙》补作泄,袁刻作中 焦二字。又注上焦袁刻作二焦,均与原抄不合。)下焦下溉诸肠。(下焦别回 肠,注膀胱,譬之沟渎,下溉诸肠,膀胱为黑肠,及广肠等也。平按∶诸肠《甲乙》作泄诸小肠。)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一斗三合合之大半,谷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 大半。(一二为三,则二为大半,一为少半也。平按∶“受一斗三合合之大半,谷四升”十二字 《灵枢》、《甲乙》作“受谷二斗四升”六字。)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平按∶《灵枢》、《甲 乙》有寸之二字。)少半,长二丈一尺,受一斗七升升之半,谷一斗,水七升升之半。(升之半, 半升也。平按∶“受一斗七升升之半,谷一斗,水七升升之半”十七字《灵枢》、《甲乙》作“受 谷一斗,水七升半”八字。)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广肠受水谷之数也。平按∶《灵枢》大半上有寸之二字,受下有谷字,《甲乙》同。)肠胃之 长、凡长六丈四寸四分,受水谷六斗六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计肠胃所受 之数,垂升之半,合之大半也。平按∶六丈四寸四分《灵枢》、《甲乙》作五丈八尺四寸,受水 谷六斗六升六合八分合之一作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十三字。注垂袁刻作乘,其义均未详。) 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满更虚,故气得上下,(前之所论,乃据肠胃之量□ 受数。若言生平之人,则肠胃之中,盈虚更起,不得一时则有前数也。食满胃中,则胃实肠虚也, 肠虚故气得下也;糟入肠中,则胃虚肠实也,胃虚故气得上也。以其肠胃盈虚,气得上下之也。平 按∶注量下所缺一字,谨拟作容。)五脏安定,欲资水谷之味,故须盈也。(欲受水谷之气,故待 虚也。气味内和,故五脏安定也。)血脉和利,(气味通于上下,故脉和利。)精神乃居,(脏安 脉和,则五神五精居其脏也。)故神者水谷之精气。(水谷精气,资成五神,故水谷竭,神乃亡 也。)故肠 胃之中,常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计肠胃所受六斗六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据其盈虚,在 人常须三斗五升也。平按∶谷二斗四升《灵枢》作二斗。水一斗一升《灵枢》作一斗五升。《甲 乙》作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 而留水谷尽矣。(再后五升,还须资食,合有三斗五升。若一日不食后五升者,则少五升也。若七 日常后,七日不食,则五升三斗五升皆尽。)故平人不饮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矣, 故七日而死矣。(命门所藏,谓之精也。上焦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如雾露之溉,遂谓之气。 腠理发泄出汗,谓之津。谷气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淖泽补益髓脑,皮肤润泽,谓之为液。水 谷既尽,精气津液四物□尽,故七日死。平按∶注四物下所缺一字,谨根据经文作皆。)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