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
书名:黄帝内经太素朝代:唐作者:杨上善时间:公元618-907年

[卷第三十·杂病] 伏梁病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腹中论》,又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 《奇病论》,又见《甲乙经》卷八第二。 黄帝问曰∶人有身体,股胫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此风根也,不可动,动之为水,溺清之府。(头以下为身,四肢曰体,义当腐也。髀 外曰股,膝下长骨曰胫,如此四处皆腐肿,并绕脐痛,名曰伏梁。此伏梁病,以风为本 也。动,变发也。若有变发,可为水病。溺,冷清之府也。平 按∶《素问》作髀,不可动上有“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 而痛也”二十二字,本书在后。《甲乙》、《素问》清作涩,府作病。)黄帝问曰∶病 有少腹盛者,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否?岐伯曰∶病名伏梁。伏梁何因如得 之?(平按∶《素问》作“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答曰∶裹脓血,居肠胃之外, 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因有膜裹脓血,在肠胃外,四箱有根在少腹中,不可按 之,故按之痛,遂致于死,名曰伏梁。平按∶《素问》、《甲乙》裹下有大字。)问曰∶ 何以然?曰∶此下则因阴,必脓血上则迫胃脘出膈,使胃脘内痈。(何以按之致死?以 其伏梁下因于阴,脓血必上迫于胃管,上出于膈,使胃管生痈,故按之下引于阴,上连 心腹,所以致死。脘□□□平按∶《素问》、《甲乙》必脓血作必下脓血,出膈作生膈, 使胃作挟胃,《素问》新校正云∶《太素》挟胃作使胃。)此人之病难治也,居齐上为 逆,居齐下为顺,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 之源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如此之病,得时必久也。亟,欺吏反,数也。此病是风 为本,其气溢于大肠之中,着于齐下盲原,故环脐痛。不可辄动数夺,夺之致死。以居 盲原,所以齐上为逆也。平按∶此人之病难治也《素问》、《甲乙》作此久病难治。袁 刻人字作积人二字。齐《素问》、《甲乙》作脐。源《素问》、《甲乙》作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