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书名:张氏医通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作者:张璐时间:公元1695年

[卷三 诸气门上] 腹满

    经云。太阴所至为中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胀腹大。皆属于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金匮云。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疼痛。此虚寒从下上 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以候内因寸口以候外因。趺阳脾胃之脉而见微弦。为厥阴肝木所侵。侮其阴气。横聚 于腹。法当胀满有加。设不满。阴邪必转攻而上。决无轻散之理。盖阴邪即聚。不温必不散。阴 邪不散。阴窍必不通。故知其便必难。势必逆攻两而痛。较腹满更进一步也。虚寒之气从下而 上。由腹而。才见一斑。亟以温药服之。使阴邪从阴窍走散而不至上攻则善矣。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一条。已见伤寒阳明实证。此腹满时减复如 故。为虚寒。当温之。盖腹满虽因中气虚寒。然下焦真阳未灭。有时而升。则有时而减。然终 属虚寒。故复如故。而当与温药也。 按之心下满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邪从胸胁而入于阳位。合用大柴胡两解之。与脐腹硬痛承气证不同。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此论外因之腹满。故脉辨于寸口也。寸口脉弦而胁下拘痛者。其人表气微虚。不能外御其邪。 俾风邪即与水气相合。而为胁下拘痛。表中阳虚故啬啬恶寒也。 夫瘦人绕脐痛。必因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瘦人本无痰湿痹着。而绕脐痛者。为肌肉疏薄。风冷得以直入。干于脾土之阴分。土气伤则 不能转运。是以谷气不行。若反下之。徒虚其肠胃。邪气愈逆。因而上冲。经曰。气上冲胸。邪 在大肠故也。不冲者。邪在于胃。客气上逆。则心下痞也。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七物汤主之。 腹满者。邪气入于里也。发热者。阳气达于外也。虽病经十日而脉浮数。邪犹未全入里。况 能食以证胃气之有权。故用小承气合桂枝去芍药汤。两解表里之法。较之桂枝加大黄汤。多枳、朴而少芍药。以枳、 朴专泄壅滞之气。故用之。芍药专收耗散之阴。此腹但满而不痛。与阴血无预。故去之。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中寒气奔迫。上攻胸胁。以及于胃。而增呕逆。顷之胃气空虚。邪无所砥。辄入阳位则殆 矣。是以除患之机。所重全在胃气。乘其邪初犯胃。尚自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温饱其胃。 胃气温饱。则土浓而邪难上越。胸胁逆满之浊阴。得温无敢留恋。必还从下窍而出矣。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 痛而闭塞。无雷鸣呕逆之证者为实。当下之。即用小承气。倍浓朴。而易其名。以其无亢极 之火。故不用承气二字。与理中汤之易名人参汤一义。 东垣曰。经云。诸胀腹大。皆属于热。此八益之邪。有余之证。自外而入。风寒之邪。传入 于里。寒变为热。而作胃实日晡潮热。大渴引饮。谵语胀满者。承气汤下之。下之则胀已是也。 五脏六腑俱有胀满。更以胀家寒热多少较之。胃中寒则胀满。浊气在上。则生胀。胃中寒湿菀 遏故也。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按所云寒胀多如此。亦有 膏粱之人。醇酒浓味之湿热不得施化。郁于内而成胀满者。此热胀之谓也。调经篇云。因饮食劳 倦。损伤脾胃。始受热中。末传寒中。皆由脾胃之气。不能运化精微。致水谷聚而不散。遂成胀 满。又有饮食过伤而成胀飧泄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 反作。病之逆从也。夫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闭塞不通而 成胀矣。此皆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所致。治胀务在调其虚实。适其寒 温。兼寒热补泻之法于战守之间。从少从多。各从其类。可一言而尽也。 张三锡曰。胀满悉属脾虚。运化不及。浊气填塞所致。初起微佐以消化。舒郁为先。势甚而 二便涩滞者。微利之。弱人或稍久。一切病后产后疮疽后。必用参、术、、芍大补脾气为主。 而佐以消化。浓朴、木香黄连之类。然王道无近功。必数十帖以渐取效。每见粗工专守下之则 胀已一法。用商陆、牵牛等。一泻即消。三日后复起。然真气因泻而下脱。邪气必复聚而成胀。 遂致不救。可胜道哉。 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属热者少。然世治胀。喜用辛温散气之药。即使湿热作胀。亦必赖 辛温之品以散气。气散则胀满亦宽。但须以去湿热之药为主。而兼辛温为引导则可。然又有火盛 阴虚。热乘血分者。其腹虽胀而不甚大。按之益坚。小便黄赤大便秘涩。至夜则微热。其脉数 实而细小。不可误作食积湿热治。盖消导则阴愈伤。去湿则津愈涸矣。宜用极苦极寒之药。如当 归龙荟丸。或四物汤加宣胡二连、芦荟。俱用醋制。可一服而效也。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 必其人大便不坚。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 气口益甚。慎不可用辛温耗气之药。宜四君子去白术。加木香、泽泻当归、芍药。以固其气中之 血。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必其人烦热便燥。小便黄数。其脉浮数而弦。人迎尤甚。慎不 可用苦寒伤胃之药。宜四物汤去地黄。加黄、肉桂甘草煨姜以和其血中之气。外因六气成 胀。藿香正气散。内因七情成胀。沉香降气散。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心腹膨胀。喘促烦闷肠鸣。 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而涩。局方七气汤。浊气在上。则生胀。生姜泻心汤加木香、 浓朴。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肾脏虚寒不能生化脾土而胀。济生肾气丸。中 满腹内坚硬如盘。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气喘促。面色痿黄。通身虚肿者。此寒热错杂。胶 固于中。营卫血气凝滞于内也。分消汤、分消丸。详寒热多少。或加减用之。诸七气选用亦可。 气口脉紧滑。恶心饱闷。口干内热者。是食积。枳实导滞丸。饱食奔走。或跌扑凝血不散。或妇 人血聚而成肿胀。腹上有青紫筋。腹中按之疼。脉来弦涩。当作蓄血治之。怒甚气逆。腹胁胀满。 两手脉弦。青皮陈皮、木香、山栀、柴胡、枳壳、归尾、桃仁、芍药、薄桂。嗜酒之人。病腹 胀如斗。前后溲便俱有血。用利药转加。其脉数而涩。此得之湿热伤脾阴。不能统血。胃虽受谷。 脾不输运。故成痞胀。当理脾气祛湿热。兼养血之剂。如枳实、黄连、炮姜半夏茯苓、当 归、芍药、阿胶乌梅砂仁之类。白芍、乌梅收脾阴。黄连、枳实泻胀满。归、胶补营血。苓、 半去涎饮。砂仁醒脾气也。倘触动平昔所蓄之湿热。胀满逆上喘急者多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诊〕脉来缓大者属气虚。弦数者为血热。气口紧盛或滑为停滞。濡滑为湿热。弦细为肝邪乘 脾。人迎浮弦为风气内乘。弦细而数为阴邪上逆。若虚大无根。为脾胃气衰。沉细短涩。为肾脏 气绝。 石顽治太史钱宫声媳。去秋疟久大虚。饮食大减。经水不调。季冬略行一度。今春时发寒热。 腹满不食。服宽胀利水药不应。拟进破血通经之剂。邀石顽相商。其脉左寸厥厥动摇。右关与两 尺虽微弦。而重按久按。却滑实流利。惟右寸左关虚濡而数。寻之涩涩少力。此阴中伏阳之象。 洵为胎脉无疑。良由中气虚乏。不能转运其胎。故尔作胀。前医曰。自结迄今。距十二载。从 来未曾受孕。病后元气大虚。安有怀娠之理。石顽曰。向之不孕。必有其故。今病后余热留于血 室。因而得妊。亦恒有之。细推病机。每粥食到口。辄欲作呕。惟向晚寒热之际。得热饮入胃。其寒 热顿减。岂非胃气虚寒。水精不能四布。留积而为涎液。汪洋心下乎。俗名恶阻是也。其腹满便 难之虚实。尤须明辨。金匮有云。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必便难。乃虚寒从下上也。当以 温药服之。况大便之后。每加胀急。以里气下通。浊阴乘机上扰。与得下临时宽快迥殊。其治虽 当安胎为主。但浊阴之气。非藉辛温不能开导其结。遂疏四君子汤。益入归、芍以收营血之散。 稍借肉桂为浊阴之向导。使母气得温中健运之力。胎息无浊阴侵犯之虞。桂不伤胎庞安常先有 明试。余尝屡验之矣。服后寒热渐止。腹胀渐宽。饮食渐进。胎息亦渐形着而运动于脐上。至仲 夏。因起居不慎。而胎漏下血。前医犹认石瘕而进破积之方。乃明谕脉证。左寸动滑。断属干象。 而与扶脾药得安。后产一子。举家称快。设不审而与通经破血。能保子母双全之庆乎。 飞畴治谢元海。因夏月常饮火酒。致善食易饥。半月后。腹渐胀满。大便艰涩。而食亦日减。 医用削克清火俱不效。左脉细数。右脉涩滞。此始为火助胃强而善食。继为火灼胃液而艰运。艰 运则食滞而胀满。胀满则食减。今宜断食辛烈。乘元气未漓。祛其滞而回其液。日久则费调理也。 因用枳实导滞汤去黄连、白术。加葛根。一服大便通利而滞行。又用健脾理气。三日后以小剂生 脉加葳蕤、煨葛根。不半月而愈。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