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书名:张氏医通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作者:张璐时间:公元1695年

[卷七 大小府门] 大便不通

    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二阴。(可知大便闭结专责之少阴。证状虽殊。总由津 液枯竭也。)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当归肉苁蓉之类。) 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房欲过度。精血耗竭。多致秘结。或饥饱劳役。损伤胃气。 或辛热浓味。渐渍助火。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致令大便结燥。高年血不充。每患是 疾。故古人有胃实脾虚风秘气秘痰秘冷秘热秘虚秘实秘之分。临证所当细察详问也。胃实 而秘。善饮食。小便赤涩麻仁丸。脾虚不能运化。倦怠懒于言动。补中益气倍升、柴、当归。 煎成调生蜜、麻油清气一升。浊气自降。有脾虚下秘者。以此汤下麻仁丸。风秘者。风入大肠传化失职。羌、防、苏子枳壳麻仁杏仁、皂角灰。煎服润肠丸。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 不升。其人多噫。枳壳、沉香、苏子、槟榔乌药陈皮。煎服降气散。或四磨、六磨选用。痰 秘者。痰饮湿热阻碍。气不升降。头汗喘满胸胁痞闷。眩晕腹鸣。半夏茯苓木香、槟榔、 枳实橘红香附白芥子姜汁竹沥。不应。加大黄黄连。甚则控涎丹下之。冷秘者。六 脉沉迟。面白或黑。凝阴固结。胃气闭塞。肠内气攻。腹中喜热恶冷。藿香、浓朴、姜、桂、枳 壳、陈皮、生姜。煎服半硫丸。热药多秘。惟硫黄性缓而通。冷药多泄。惟黄连浓肠止泄。如阴 寒秘结。当与阳药冰冷服之。然数服中。间与清润药一服。不令结秘。若病本虚寒。标显躁热。 亦宜助阳药中少加苦寒以去热躁。躁止勿加。热秘者。六脉数实。面赤口干身热胃胀闷。时 欲得冷。或口舌生疮。二肠热结。苏子、黄芩、生地、芍药、杏仁、枳壳。煎服润肠丸。或四顺 清凉饮。虚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白。或年高。或病久。或脾虚津枯血少。归身、熟地、苁蓉、 参、、沉香、松子仁桃仁、麻仁、蜂蜜。或麻仁、枳壳、当归、人参蜜丸服之。瘦人血枯 火秘。通幽汤煎成。入蜜服之。老人津枯。妇人产后去血过多。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 虚劳骨蒸。皆能作秘。惟当益气补水养血。不可用硝、黄利药巴豆、牵牛。尤在所禁。有一种 大便不通。腹中胀闷。求通不得。频频登厕。努力太过。虚气被挣下注。肛门里急后重。时不可 忍。气逆呕恶。渴而索水。饮食不能。呻吟不绝。欲与 通利。则气以下脱。欲与升提。则气以上逆。呕恶难堪。人参、枳壳、当归煎服。加陈香橼皮尤 效。肾脏血虚。大肠风秘。生何首乌自然汁一盏。和白蜜。炖热服之。六味丸加蜜调服亦通。 固本丸作膏常服亦妙。古方治老人燥结。多用苁蓉。不知胃气虚者。下口即作呕吐肥人胃中多 有痰湿。尤非所宜。惟命门火衰。开阖失职者。方为合剂。然须丸服。若作汤。亦必作吐。以其 味咸气浊也。丹方。治肾肝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应。若暴病热 邪固结。及中有留滞者禁用。以其纯阴味涩。无养正祛邪之力也。失血后烦渴。大便不通。一味 生地黄捣汁服之。大病后不得寐。大便不通。一味熟枣仁。擂水去滓。煮粥频食。血枯燥结。恒 用熟地黄蜜煎常服。或熬膏亦佳。又老人血枯便闭。用生地黄、当归身、鲜首乌各四两。广皮一 两。熬膏炖热服半小杯。不通。三五次效。实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涩。枳实、槟榔、木香、砂 仁、蓬术、大黄、皂肉灰之属。气滞腹急。大便秘涩六磨汤加大黄。诸秘服药不通。或虚人畏 服利药者。宜蜜煎导、削酱姜导。分寒热选用。其猪胆导。非伤寒邪热。不可轻试。病患胃气虚 者。用之往往有呃逆之虞。不可不慎。 或问干结之甚。硝、黄亦可暂用否。曰。承气汤用硝、黄。乃伤寒邪热入里。胃液干枯。肾 水涸竭。故宜急下以救阴津为务。若老人虚人。及病后肾水本亏。以致燥结。再用硝、黄下之。 是虚其虚。目下取快一时。来日复秘愈甚。欲再下之。虽铁石不能通矣。倘遇此证。当劝慰之。 缓图奏效。切勿性急。自贻其咎也。 〔诊〕阳结脉沉数。或促。阴结脉迟伏。或结。老人虚人便秘。脉多沉伏而结促不匀。若见雀啄者不治。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