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纲目》
书名:伤寒论纲目朝代:清作者:沈金鳌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八·阳明经症] 阳明经脉

    【纲】仲景曰。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目】朱肱曰。足阳明胃之经。从鼻起。挟于鼻。络于目。下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 行腹。纲维于身。盖诸阳在表。阳阴主肌肉。络于鼻。故病患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其脉尺寸俱 长者。知阳明经受病也。 戴原礼曰。脉大者。两阳合明。内外皆阳之象也。阳明受病之初。病为在表。脉但浮而未大。 与太阳同。故亦有麻黄桂枝症也。至二日恶寒自止而反恶热。三日热大盛。故脉亦应其象而洪大。 此为胃家实之正脉。若小而不大。便属少阳内经云。阳明之至短而涩。此指秋金司令之时脉言也。 又曰。阳明脉象大浮也。此指两阳合明之病脉言也。 喻昌曰。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传经之次第。其实不以日拘。此三日阳明脉大。 正见二日之阳明传自太阳。必兼乎浮紧浮缓。未定是正阳阳明也。若正阳阳明。气血俱多。其脉 必大。而与太阳别矣。言外见三日。症连少阳。则其脉必大而弦。又不得为正阳阳明也。 魏荔彤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何以验之。验之于脉。如其人本太阳伤寒。三日之久。表邪 不解。致变热传里。入阳明。成胃家实。则其脉浮紧浮缓者。忽变为大。浮与紧缓。俱不见矣。既不 浮。则沉可知也。既云大。则沉而兼滑又可知也。向者太阳之浮。候于寸者既多。今者阳明之沉。候 于关者必多也。关脉大而沉滑。恰是中脘为病。则胃家之实。可决也。 【纲】仲景曰。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 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 便难。脉迟尚未可攻。(以上论胃实) 【目】柯琴曰。此治阳明之大法也。夫脉之浮而紧。浮而缓。浮而数。浮而迟者。皆不可攻而 可汗。此浮而反不可汗而可攻者。以阳明三日之脉。当知大为病进。不可拘浮为在表也。又曰。脉 迟尚未可攻者。以症有虚实。脉有真假。假令脉迟。便非脏实。是浮大皆为虚症矣。特为妄攻其实 者禁也。 朱肱曰。问。伤寒何以须诊冲阳脉。答曰。冲阳脉。是足阳明胃之经。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 乃传与五脏六腑脏腑皆受气于胃。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胃为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故伤寒必诊 冲阳。以察其胃之有无也。冲阳二穴。一名会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骨三寸。 【纲】仲景曰。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汗出多者。亦 为太过。太过为阳实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目】危亦林曰。此虽指太阳转属。然阳明表症亦有之。 【纲】仲景曰。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 也。如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大便十日无所苦也。 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者。身 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以上论他经转属) 【目】柯琴曰。上条病机。在渴欲饮水。利水是胃家实而脉弱之正治不用猪苓汤而用五苓散 者。以表热未除故耳。此为太阳阳明之并病。下条病机。在小便。太阴受病。转属阳明。以阳明为 燥土。故非经络表里相关所致。总因亡津液而致也。 【纲】仲景曰。问曰。脉有阳结阴结。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 当剧。(以上论阴阳结症) 【目】张云岐曰。此条。本为阴结发论。阳结即是胃实。为阴结作伴耳。阴结无表症。当属之 少阴。不可以身重不能食为阳明应有之症。沉迟为阳明当见之脉。便硬为胃家实。而不敢用温补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 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 盗汗出。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为痒也。 【目】魏荔彤曰。太阳中风伤寒。解肌肌不尽解。发汗汗不尽出。外邪气变热。内正阳生热。 阴燥阳绝。太阳病已转属阳明矣。然病有已入阳明而未离太阳者。则中风伤寒二条。尚在表而未尽 除也。岂可遽舍太阳表治。而从阳明里治乎。故仲师特举此首条二条以立法也。盖此乃太阳阳明之 症。入阳明未深。故令其邪仍自表出。不致归于胃而无所复传。是解肌发汗二法。始终井井者也。 三条。乃阳明病仍带太阳。深恐阳明病去太阳渐远而成阳明渐多。非就脉症以明之。不审也。 脉浮紧。由太阳伤寒而成。为寒伤营而致成阳明之脉症者。脉但浮。由太阳中风而成。为风伤卫而 致成阳明之脉症者。阳明病至此。已将离太阳八九矣。而尚有一二太阳在主治者。犹当以下之太 早为戒。而防结胸与痞也。四条。乃阳明之虚脉虚症也。汗者阳气。迟者阴脉。无阳不能作汗。又 当助阳发汗者也。 【纲】仲景曰。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以上论阳明在表症) 【目】楼全善曰。此条主治。宜桃仁承气汤犀角地黄汤之类也。 【纲】仲景曰。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 虚里实。久则谵语。发汗多。若 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以上论阳明谵语症) 【目】朱曰。表虚里实。谵语之由也。谵语脉短。谵语之脉也。汗多则津脱营虚。故脉短。 若津虽脱而不甚脱。营虽虚而不甚虚。则脉自和。 【纲】仲景曰。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 便难也。 【目】鳌按。脉浮而紧。潮热有时之候。此为阳明初病在里之表也。 【纲】仲景曰。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 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 脉弦紧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以上论 阳明中风) 【目】朱肱曰。问。十二经皆一。而阳明有三。何也。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有正阳阳明也。 太阳阳明者。本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也。少阳阳 明者。本传到少阳。因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实。大便难也。正阳阳明者。病患本风盛气实也。 三阳明俱宜下。惟恶寒及中寒为病在经。与太阳合病属表。可发其汗。盖太阳与阳明合病。脉必浮 大而长。症必头疼腰痛肌热目痛鼻干也。脉浮大者。太阳也。长者。阳明也。头疼腰痛者。太阳 也。肌热目痛鼻干者。阳明也。尚恶寒者。可升麻汤汗之。若不恶寒反恶热。大便不秘者。可白虎 汤解利之。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或谵语者。属胃家实也。可调胃承气汤下之。身热汗出然 者。属阳明也。 张介宾曰。太阳阳明者。邪自太阳传入于胃。其名脾约。以其小便数。大便硬也。正阳阳明者。 邪自阳明本经传入于腑。而邪实于胃也。少阳阳明者。邪自少阳传入于胃也。胃本属土。为万物 所归。邪入于胃。则无所复传。郁而为热。此由耗亡津液。胃中干燥。或三阳热邪不解。自经而腑。 热结所成。故邪入阳明胃腑者。谓之实邪。土气为邪。王于申未。 所以日晡潮热者。属阳明也。论曰。潮热者。实也。是为可下之症。然虽可下。若脉浮而紧。或小 便难大便溏。身热无汗。此热邪未全入腑。犹属表症。仍当和解。若邪热在表而妄攻之。则祸不旋 踵。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腹满。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 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目】鳌按。阳明中风。其脉则浮而弦大。今脉则迟。是中寒。且无阳矣。 【纲】仲景曰。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 中虚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中故 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以上论阳明中寒) 【目】陈士铎曰。伤寒脉迟。自然是寒。误与黄芩汤。则益加寒矣。寒盛宜不能食。今反能食。 病名除中。仲景谓是死症者何也。夫能食是胃气有余。如何反曰死症。不知胃寒而加之寒药。反 致能食者。此胃气欲绝。转见假食之象。不过一时能食。病名除中者。正言胃中之气。除去而不可 留也。虽是死症。犹有生机。终以其能食。胃气将除而未除。可用药以留其胃气也。方用加减参苓 汤。 王履曰。凡言阳明病者。必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今但言伤寒。则恶寒可知。非不恶寒者 也。况脉迟为无阳。必其里寒特甚。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谵语。若加烧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心中懊。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目】吴绶曰。细绎脉浮而紧一条。乃阳明半表里症也。邪已入腹。不在营卫之间。脉虽浮。 不得以为在表而发汗。脉 虽紧。不得以其身重而加温针。胃家初实。尚未燥硬。不得以其喘满恶热而攻下。阳明栀子豉汤。 犹太阳桂枝汤。既可驱邪。亦可攻误。 虞抟曰。上条。是不肯令胃燥。下条。是不肯令水浸入胃。总为胃家惜津液也。 【纲】仲景曰。病如桂枝症。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咽喉不得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目】鳌按。寸脉微浮。尚是阳明之表脉。用瓜蒂散。即是阳明之表剂。 【纲】仲景曰。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 当吐之。宜瓜蒂散。 【目】鳌按。紧本为寒。今言乍紧者。正与厥应。不厥时未必紧。是寒结胸中之脉症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此为小逆。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以医吐之所致也。 【目】柯琴曰。言太阳病。头项强痛可知。以脉辨之。关上者。阳明之脉。细弦数而不洪大。 虽自汗而不恶热。则不是与阳明并病。不口干烦满而自汗出。自不与少阴两感。原其故。乃庸医妄吐 所致。则自汗为表虚。脉细数为里热也。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症者。白 虎加人参汤主之。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目】黄仲理曰。此二条。必合看乃得。盖前条。症也。后条。脉也。脉浮发热无汗。本麻黄 症尚存。即是表不解。更兼渴欲饮水。又是热入于里。此谓有表里症。当用五苓散。 【纲】仲景曰。三阳合病。脉浮大在关上。但欲睡眠。合目则汗。 【目】程郊倩曰。脉而浮大。阳脉也。关上阳所治。是为重阳矣。与少阴脉沉细而但欲寐者自 异。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邪。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 白虎汤主之。 【目】柯琴曰。此条论脉而不及症。因有白虎症而推及其脉也。切勿据脉而不审其症。脉浮而 滑为阳。阳主热。内经云。脉缓而滑曰热中。是浮为在表。滑为在里。此虽表里并言。而重在里热。 所谓结热在里。表里俱热者也。脉微而厥为寒厥。脉滑而厥为热厥阳极似阴之症。全凭脉以辨 之。 【纲】仲景曰。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故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秘者。大便 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今反和者。此为 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目】张云岐曰。脉调和而不微。是脉有胃气也。内实者。胃实也。胃实则肠虚。故必以调胃 承气汤调其胃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微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 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 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目】方中行曰。脉迟汗出等八症。乃阳明之外邪欲解。可以攻里而不为大误也。然曰欲解。 曰可攻。不过用小承气调胃承气法耳。必手足然汗出。方可验胃实便硬外邪尽解。而当从大承气 急下之法也。申酉戌间独热。余时不热者。为潮热。若汗出微发热恶寒。是阳明症尚兼太阳。纵腹 大满。胃终不实。只可微和胃气以从权而已。 【纲】仲景曰。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 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 可更与承气汤也。 【目】柯琴曰。脉滑而疾。有宿食也。明日仍不大便。脉反微涩。微则无阳。涩则少血。此为 里虚。故阳症反见阴脉也。然 胃家未实。阴脉尚多。故脉迟脉弱者。始可和而久可下。阳脉而变为阴脉者。不惟不可下。更不可 和。脉滑者生。脉涩者死。故为难治。然滑有不同。又当详明。夫脉弱而滑。是有胃气。此脉来滑 疾。是失其常度。重阳必阴。仲景早有成见。故少与小承气试之。若据谵语潮热而与大承气。阴盛 已亡矣。此脉症之假有余。小试之而即见真不足。凭脉辨症。可不慎哉。 【纲】仲景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 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目】张兼善曰。此本坏病也。但不可不辨其微剧。微者是邪气实。当以下解。一服利者止后 服。只攻其实。毋乘其虚也。剧者。邪正交争也。当以脉断其虚实。弦者是邪气实。不失为下症。 故生。涩者是正气虚。不可更下。故死。 【纲】仲景曰。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目】龚信曰。数为在腑。故滑为有食。数以至数言。是本来面目。疾以体状言。在谵语潮热 时见。故为失度。 【纲】仲景曰。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 与承气汤。 【目】柯琴曰。烦热自汗。似桂枝症。寒热如疟。似柴胡症。然日晡潮热。则属阳明。而脉已 沉实。确为可下。是承气主症主脉也。 【纲】仲景曰。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症。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 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 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目】王肯堂曰。二三日尚在三阳之界。脉弱者。无阳故也。无阳者。无太阳桂枝症。无少阳 柴胡症也。如是则病不在 表。而阳邪入阴。病在阳明之里也。七日后乃可攻者。以脉弱是太阳中风。能食是阳明中风。以此 为风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