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舌苔] 附录相舌秘法
陈士铎曰。
伤寒病。凡见
舌系白苔者。
邪火未甚也。小
柴胡解之。黄色者。
心热也。用
黄连、
山栀。黄而带灰色者。
胃热也。
石膏、
知母。黄而带红者。
小肠膀胱热也。用山栀。若红而白者。
肺热也。
黄芩、苏叶。黑而带红者。
肾虚挟邪也。生地、
元参。又入柴胡。红而有黑星者。胃热极
也。元参、
葛根。红而有白点者。心中有邪也。柴胡、黄连。心肝同治也。红而有大红点者。胃热带
湿也。
茵陈五苓散。盖水湿必归膀胱以散邪。非
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但只可一二分。不可多入。白
而带黑点。亦胃热也。宜石膏。黄而有黑者。
肝经实热也。山栀、柴胡。白而黄者。邪将入里也。
山栀、柴胡解之。不使入里。柴胡乃
半表半里。不可
不用之药也。
舌中白而外黄者。邪入
大肠也。
五苓散以
分水。
水分则泄止矣。舌中黄而外白者。邪在内而非外。在上而非下。只可加柴胡、
枳壳。
不可轻用
大黄。
舌根黄而光白。亦胃热带湿也。石膏为君。少加
猪苓、
泽泻。舌黄而隔一瓣一瓣
者。
邪热深入大肠。急用大黄、
茵陈。不可用抵当十枣。若下已迟。则不得不用之。然亦须辨水与
血。下水十枣。
下血抵当也。舌有红中如虫蚀者。水未升而火来乘也。黄连、柴胡
和解。红而裂如
人字者。邪初入心也。石膏、黄连。舌根黑而尖带红者。肾中有邪未散也。柴胡、山栀。舌根黑而
尖白者。
胃火乘肾也。石膏、元参、知母。不必问其渴与不渴及
下利也。舌根黑而尖黄者。邪将入
肾也。其
腹痛拒按。急用大黄。否亦只用山栀、柴胡。舌纯红独尖黑者。肾虚邪火来乘也。元参或
一二两。多有生者。忌石膏。中心红晕。四围边旁纯黑者。君相
二火炎腾也。急用大黄。加生地两
许。十可救五六。中央灰色。四边微红者。邪结大肠也。下之则愈。不应则死。以
肾水枯槁。不可
竟用熟地补肾。盖邪未散。补则愈加胀急。必邪下而后以生地滋之。然亦不可多用也。纯灰色中间
独两晕黑者。亦邪将入肾也。急用元参两许。少加柴胡。外红而内黑者。
火极似水也。急用柴胡、
山栀、大黄、
枳实。若更见刺。则火亢之极矣。尤须多用
前药。总之。内黑而外白。内黑而外黄。皆前症也。与上同治。十中亦可生四五。惟舌中淡黑。而
外或淡红。外或淡白。内或淡黄。较前少轻。俱可以前法治之。十可生七八。舌纯红而露黑纹数条
者。此水来乘火。乃阴症也。其
舌苔必滑。必
恶寒恶水。水下喉必吐。倘见纯黑之舌。乃必死也。
不必治。水极似火。火极似水。一带纯黑。俱不可治。伤寒知验舌之法。便有把握。庶不致临症差
误耳。
李中梓曰。舌纯黑有二种。皆死症也。有火极似水者。为热极。
大承气汤。有水来克火者。为
寒极。脉症必寒。
附子理中汤。舌上白苔。
小柴胡汤。舌上
滑苔。小柴胡去
半夏加
人参栝蒌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