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
书名:疡医大全朝代:清作者:顾世澄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三 内景图说(上)] 大肠

    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上受胃家糟粕,下输于广肠,旧谷出而新谷可进,故字从肉从 易,又畅也。通畅水谷之道也。手阳明经大肠。 又曰∶回肠当脐右,回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大肠图\p04-a41a18.bmp 又曰∶广肠传脊以受,回肠乃出滓秽之路,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 合之一。 又曰∶大肠一名回肠,以其回屈而受小肠之谷,故名之也。 又曰∶大肠脐右回三十六曲。 又曰∶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募在脐傍天枢。(俞为阳在背,募为阴在腹。) 又曰∶大肠为白肠。 又曰∶厥气客大肠,则梦田野。 又曰∶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 又曰∶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又曰∶小肠移热于大肠,为瘕,为沉。(即伏字,瘕,音假。) 又曰∶广肠一名肛门,言其处如车HT形,故曰∶肛门,即广肠也。 又曰∶直肠受大肠之谷而导出焉。 又曰∶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又曰∶是动病,则齿痛肿,是主津液。(音拙。) 手阳明大肠引经药歌∶ 卯大肠有升麻(白)芷,薤白(火)麻仁肉(豆)蔻(阿)胶,白石脂(石)膏砂(仁)石(斛)使,将军 (即大黄)麻葛(根)枳(壳)升(麻连)翘。 又曰∶是经多气多血。 《难经》曰∶大肠二斤十一两,肛门重十二两,按回肠者,以其回叠也。广肠即回肠之更大者,直肠又广 肠之末节也,下连肛门,是为谷道后阴一名魄门,总皆大肠也。 又曰∶上接小肠下口,下接直肠肛门。 又曰∶卯时气血注于大肠。 《本脏篇》云∶皮浓者,大肠浓,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理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 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大肠之见证也,大指次指难用,耳聋耳鸣嘈嘈,耳后肩肘臂外皆痛,气满皮肤坚而不痛。 经曰∶鼻隧以长,以候大肠。 《灵枢》曰∶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大,不满则狭短。 又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 又曰∶腹痛肠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 又曰∶肠中寒则鸣飧泄,肠中热出黄如糜。 经曰∶大肠小肠为泄。 又曰∶大肠乃肺之腑也。 又曰∶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 争,时发飧泄。 仲景曰∶大肠有寒者,多溏,有热者便肠垢。 《入门》曰∶肠虚则鸣,又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灵枢》曰∶黄帝问曰∶胃恶热而喜清冷,大肠恶清冷而喜热,两者不和,何以调之?岐伯对曰∶调此 者,饮食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沧,暑无出汗,饮食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 邪僻也。 大肠热泻白汤。大肠寒宜实肠散。 《脉经》曰∶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 补∶牡蛎、粟壳、五倍子肉豆蔻莲子龙骨、诃黎勒。 泻∶枳壳桃仁、麻仁、石斛、大黄、槟榔芒硝。 温∶干姜吴茱萸肉桂。 凉∶槐花、条芩。 引经报使葛根、升麻、白芷上行。石膏下行。 下血大肠经。 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乍虚乍实,为大肠水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