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
书名:疡医大全朝代:清作者:顾世澄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十七 咽喉部] 喉风门主论

    《医论选要》曰∶缠喉风者,热结于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也。治疗之 法,微者可以咸软之,大者可以辛散之,或去风痰,或解热毒。如肿甚药不能下者,以 药灌鼻中,令吐之。外以拔毒之剂敷之,热退肿消为吉。 窦汉卿曰∶夫缠喉风属痰热,咽喉里外皆肿者是也。外面无肿者,必身发热面 赤,此乃热毒之气极也。外面有肿者,身亦发热,邪火发外之原也。或牙关不强,外 面不肿,但喉中红者,曰暴感,热在心,如左边病退传右边,此余毒未尽故也。咽喉 有数证,有积热,有风热,有客热,有病后余毒未除,变化双乳蛾者,且如病中喉 间有肿红色数月,其光似镜者,此积热也。且如喉中有肿,其色微白,其形若臂者,此 风毒喉痹也。此热毒因而感风相搏而发故也,或咽中有肿,其色带紫色者,此乃客 热,谓其人暴感热毒之气,壅塞喉间,须用木通元参、生地、黄芩黄连山栀 仁,泻心经之火为要。或有传变木舌者,皆心热蕴积于胸中,故口中痰臭,服剂以凉 膈为要,搓药以冰片散佐之,或用小刀点之,以出紫血。(《全书》) 又云∶缠喉风外证如蛇缠颈,身发潮热,头目大痛,其证肿如紫糖色内证其 肿红线白色,肿塞不见咽下。吹药内加雄黄、冰、麝,服荆防粘子二陈汤,急用鹅 毛蘸灯窝浊油,搅去痰涎三四碗方活;如痰不能去,难生矣。须要避风。 又云∶哑瘴喉风,乃风痰犯于咽膈之间,因此口不能言,牙关不开。急用蟾酥 磨水滴入鼻孔即开,随用桐油滴入喉中,仍将鹅毛搅喉间,风痰出尽,再用甘草汤解 桐油之气,吹药,更服荆防败毒散。如若面紫舌青唇黑,鼻流冷涕,爪甲俱青,目中多泪,俱不治。 又云∶弄舌喉风,此证哑不能言,舌出常将手拿,急将两手大指侧爪甲缝用三 棱针,每指刺三针,有血可治,无血不治。若针少商穴亦妙。用铜匙排开口,用胆硝 丹吹入喉中,灯窝内油脚再用鹅翎蘸搅出痰涎,仍服雄黄化毒丸七丸,清茶送下,后 服疏风甘桔汤,频吹冰片散。 窦梦麟曰∶缠喉风因肾经有热,内枯不能上润,致令心火强盛,故发此证。如 喉间雷响者不可治,切宜仔细。 又曰∶呛食喉风,此证因热毒在于心经,咽喉燥而无痰。若呛食者不可治;如 久不治,变为飞丝劳毒,能伤人命。 又曰∶脚根喉风,此证脚根发起,至于喉间,或一年发一次,半年发一次。切 忌热物,不得伤于怒气。其病一日行一穴,至七日行七穴,虽然不妨,只是要发。用 吹喉药,仍服败毒药。如肿恶发泡者死。 男子患缠喉风肿,表里皆作,药不能下。余以疏风清热药灌六十余次,外以阳 起石烧研同伏龙肝等分和匀,新汲水调扫百遍,三日热始退,肿始消。 胡景周曰∶如用桐油探吐,或吹药吐 痰后,而肿不消,或人事不知者,急用针刺患处,以去恶血即苏。 奎光曰∶缠喉风因心中躁急而发,先二日必胸膈气紧,出气短促,忽然咽喉肿 痛,手足厥冷,颈如搅转,热结于内,肿扰于外,且麻且痒,喉内红丝缠绕,手指 甲白,手心壮热喉肿而大,风痰壅盛声如拽锯,是其候也,最为急证。初起一日 夜,目直视,喉中如雷声者,不治;灯火近患人口吹灭者,不治;若喘急额汗,危在旦夕。 又曰∶缠喉风者,热结于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也。 又曰∶缠者自颐缠绕;赤色寒热也。 又曰∶缠喉风初起,用金丹碧丹等分频频吹之,内服煎剂下药,须兼牛黄。(方载咽喉门。)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