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书名:普济方朝代:明·永乐四年作者:朱橚时间:公元1406年

[卷一百二十二 伤寒门] 伤寒方药

    (附论) 论曰。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 也。 不能发 是以 吐下 以桂 所以 辛。 温。 辛甘 津液 者请 又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实为寒邪在表。皮腠坚实。营卫不行。津液内 涸之 之。 君也 桂枝为臣者。以风邪在表。又肤缓而理疏者。则必以桂枝解其肌。是以用桂枝为臣。寒 邪在 为臣 用以 必 则卫实而营弱。仲景所谓汗出恶风者。此谓营弱卫强者是矣。故桂枝汤佐以芍药。用和营也 麻黄汤伤寒。寒则伤营。寒邪并于营。则营实而卫虚。内经所谓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 所并为气虚者是也。故麻黄佐以杏仁。用利气也。若处方之妙理。制剂之渊微。明通君子。 熟而察之乃见功焉。 又曰。青龙东方甲乙木神也。应春而主肝。专发生之令。为敷营之主。万物出甲开甲则 有两歧。肝有两叶以应木叶。所以谓之青龙者。以发散营卫两伤之邪。是应肝木之体耳。桂 枝汤主中风。麻黄汤主伤寒。二者发散之纯者也。及乎大青龙汤则不然。虽为发汗之剂。而 所 风兼寒。寒兼风。必用大青龙汤专主之也。见兹脉证。虽欲与桂枝汤解肌以祛风。而不能已 其寒则病不去。或欲与麻黄汤发汗以散寒。而不能去其风则病仍在。兹仲景所以特立大青龙 汤以两解之。麻黄味甘温。桂枝味辛热。寒则伤营。必以甘缓之。风则伤卫。必以辛散之。 此风寒两伤。营卫俱病。故以甘辛相合而为发散之剂。表虚肤缓者则以桂枝为主。先桂枝而 后麻黄。是以桂枝为君。麻黄为臣也。表实腠密者则以麻黄为主。先麻黄而后桂枝。是以麻 黄为君。桂枝为臣也。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为助。佐麻黄以发表。大枣味甘温。生姜味 辛温。相合佐桂枝以解肌。石膏味甘辛微寒。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风则伤阳。寒则伤阴。 营卫阴阳为风寒两伤。则非轻剂所能独散也。必须合轻重之剂以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散 。营卫之气俱和。是以石膏为使。重剂而又专达肌表者也。夫大青龙汤发汗之重剂也。用之 稍过。则又有亡阳之失。经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又曰。一服汗出者停后服。多服则汗多亡阳。阳虚则恶风。燥烦不得眠也。即此 观之。剂之轻重可见矣。用汤者宜详审之。 又曰。青龙象肝木两歧。而主两伤之疾。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则为营与卫两伤。 故以 且不 麻 为 。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干姜细辛半夏三者 所以为使。心下有水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若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半夏为使。以 散水寒逆气。水寒散。津液通。则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气。散行所传不一。故又增损之证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水蓄则津液不行。气燥而渴。半夏味辛温。燥津液者也。去之 则 麻 表 之。 中冷 不利 可汗 故去 所宜 苦温 又曰。大承气汤者。承者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府。腑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 之海 而为 用。 以酸 于内 治 黄 热 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证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病生矣。 是以脉经有曰。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亦特谨之。 又曰。大柴胡汤者。经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轻重之际。临证者须消息焉。盖大满 大坚 只 大 不 胡 胡 芍 实 气者必以甘。故以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 不加大黄恐难切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用方者审而行之。可得十全之 又曰。小柴胡汤者。伤寒邪气在表者。必发表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取利。其 于不 表里 则半 芩为 为之 以散 是以 气已 以和表 以御之 则热 去之 者。 人 宜通而寒则痛。邪气入里。里气不足寒气壅之则腹中痛黄芩苦寒。苦性坚而寒中。故去 之 硬。去大枣加牡蛎。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大枣甘温。去之则硬寝散。酸以收之。牡蛎味 酸咸寒。加之则痞消而硬去。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 水蓄不行也。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黄芩苦寒。去之则蓄水浸行。内经曰。淡味 渗泄为阳。茯苓甘淡。加之则津液通流。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不渴则津液足。 去人参者。以人参为主内之物也。外有微热则表证多。加桂以取汗。发散邪也。若咳者。去 人 五 者 热 又曰。栀子豉汤。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其内。有 邪者 传里 邪 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栀子豉汤吐胸中虚烦者也。栀子味苦寒。 内经曰。酸苦涌泄泻为阴。涌者吐之也。涌吐虚烦。苦为主。是栀子为君。烦为热胜也。涌 热者必以苦。胜热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栀子以吐虚烦。是以香豉为臣。内经曰。气有 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识其所以为治。根据而行之。斯为良矣。 又曰。半夏泻心汤。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邪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则为结 胸。 谓 心下 是以 急食 大枣 所谓中者 气得和。上 又曰。瓜蒂散香。华佗曰。四日在胸则可吐之。此迎而夺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气浮上 部须 时也 矣。 为君 豉味 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虚家。所以不与者。以瓜蒂散为驶剂。重亡津液之药。亡血 虚 又曰。大陷胸汤者。结胸者邪在胸中。处身之高分。邪结于是。宜若可吐。然所谓结。 若紧结之结。不能分解者也。谓阳受气于胸中。邪气与阳相结不能分解。气不通壅于心下。 为硬 之。 苦性 君。 消 为使 又曰。茵陈蒿汤。玉函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 也。 者以 之气 热必 又曰。白虎汤。白虎者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 以 气 热 欲彻里热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为臣。甘草味甘平。经曰。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 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得此汤而荡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 立秋后不可服。以秋则阴气半矣。白虎为大寒剂。于秋深之时。若不能禁而服之。则为哕逆 不能食。而成虚羸者多矣。 又曰。五苓散者。苓者令也。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 茯 泄为 君。 术为 味辛 枝为 又曰。理中丸者。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 州。 甘以 温中 者以 中焦 邪气 气壅 必 姜 圣 收而不泄也。或曰。湿胜则濡泄。术专除湿。是以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饮聚则悸。茯 苓味甘。渗泄伏水得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术。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补津液。腹中痛者加 人参。虚则痛。本草曰。人参味甘温。补可去弱。即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寒多者加干姜。辛 能散也。腹满者。去白术附子。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于腹满家则去之。附 子味辛热。气壅郁腹为之满。以热胜寒。以辛散满。故加附子。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 之。此之谓也。 又曰。四逆汤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气不足。阴寒加之。阳气不 相顺 味甘 内 辛以润之。开发腠理使津液得通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 四逆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能达。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 之谓也。 又曰。真武汤。真武者。乃北方水神也。而属肾。用以治水焉。水气在心下。外带表而 属阳 武之 甘以 内经 曰。 故 五味子酸而收也。肺恶寒。以辛润之。细辛、干姜辛而润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专渗泄 也。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酸之性泄。去芍药。以酸泄也。辛之性散。加干姜以散寒也 。呕者。去附子加生姜。气上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而不相损。则气顺矣。增损之功。 非太和孰能贯之。 又云。建中汤。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 焉。 则 经曰 散也 桂、 焦。 合。 数多 芍药 以健 也。 又云。脾约丸者。约者约束之约也。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 约束 温。 以甘 以润 大黄 便利 又曰。抵当汤者。人之所有者气与血也。气为阳。气流而不行者则易散。以阳病易治故 也。 当其 必以 虻虫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结则肝气燥。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散血 血逐 济之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