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书名:本草纲目朝代:明·万历六年作者:李时珍时间:公元1578年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海金沙

    (宋《嘉》)

【释名】竹园荽。 时珍曰∶其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俗名竹园荽,象叶形也。 【集解】禹锡曰∶出黔中郡,湖南亦有。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收其全科,于日 中暴之,小干,以纸衬承,以杖击之,有细沙落纸上,且暴且击,以尽为度。 时珍曰∶江浙、湖湘、川陕皆有之,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高尺许。其叶 细如园荽叶而甚薄,背面皆青,上多皱纹。皱处有沙子,状如蒲黄粉,黄赤色。不开花,细 根坚强。其沙及草皆可入药。方士采其草取汁,煮砂、缩贺。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硝、蓬沙,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嘉》)。治湿 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瓦斯

【发明】时珍曰∶海金沙,小肠、膀胱血分药也。热在二经血分者宜之。 【附方】旧一,新五。 热淋急痛海金沙草阴干为末,煎生甘草汤调服二钱,此陈总领方也。一加滑石。(《夷 坚志》)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蜡面茶半两,捣碎。每服三钱,生姜甘草煎汤 下,日二服。亦可末服。(《图经本草》) 膏淋如油∶海金沙、滑石各一两,甘草梢二钱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煎汤服,日 二次。 (《仁存方》)血淋痛涩,但利水道,则清浊自分∶海金沙末,新汲水或砂糖水服一钱。(《普 济方》)脾湿肿满,腹胀如鼓,喘不得卧海金沙散∶用海金沙三钱,白术四两,甘草半两, 黑牵牛 痘疮变黑归肾∶用竹园荽草煎酒,敷其身,即发起。(《直指方》)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