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名医类案》
书名:续名医类案朝代:清作者:魏之琇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二十五·产后] 类风

    薛立斋治一产妇,患虚极生风。或用诸补剂四肢逆冷自汗泄泻肠鸣腹痛。薛以阳气虚寒,用六君子, 姜、附各加至五钱不应,以参、附各一两始应。良久不应,仍肠鸣腹痛,后灸关元百余壮,及服十全大补汤方效。 一产妇患中风盗汗自泄,发热晡热,面色黄白,四肢畏冷,此气血俱虚,用八珍汤不应,更用十全大补、 加味归脾二汤始应。后因劳怒,发厥昏愦,左目牵紧,两唇抽动,小便自遗,薛谓肝火炽盛,用十全大补加钩 藤、山栀而安。再用十全大补汤,辰砂远志丸而愈。 一妇人产后睡久,及醒则昏昏如醉,不省人事,用荆芥穗微焙为末,每服三钱,豆淋酒调服,或童便服, 此华佗愈风散也,又名举卿古拜散。医用此及交解散,(当归、荆芥穗等分,每服三钱,水酒煎。)云服后当 睡,必以左手搔头,用之果然。此病多因怒极伤肝,或怒气内郁,或坐草受风而成,急宜服此,便可立待。 (《本草纲目》。) 王肯堂治一妇,产后七日,为将息失宜,腠理不密,偶因风寒所侵,身热头痛,两眼反视,手足螈,名 曰蓐风,用前方,其疾即愈。古人珍此秘方,隐括其名曰举卿古拜散。盖用韵之切语,举卿为荆,古拜为芥。 《曾公谈录》谓之再生丹,亦神之也。(《续医说》。) 薛氏谓前症如此,用不应者,急用大补气血为主。 吴交山治一妇,产后因虚,牙关紧急半身不遂失音,以续命汤煮饮,数服而安。(《医宗粹言》。) 薛立斋治一产妇中风,不省人事,言语妄甚,恶风寒,喜热饮,形气倦怠,脉虚浮无力。薛谓气血虚寒, 用十全大补汤,二十余剂不应,又二十余剂稍缓。乃渐加附子至一钱,服数剂,诸症减一二,又二十余剂,十 退三四。乃去附子五分,数剂,诸症顿退而安。后又发,仍用前药,加附子三五分而愈。 一产妇不语,用七珍散而愈。后复不语,内热晡热,肢体倦怠,饮食不进,用加味归脾汤为主,佐以七珍 散而愈。后因怒不语,口噤,腰背反张,手足发搐,或小便见血,面色或青或黄,或时兼赤白。面青,肝之本 色也;黄者,脾气虚也;赤者,心血虚也。用八珍汤加钩藤茯苓远志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痊。 一产妇状如香港脚,发热瞀闷,搐掣惊悸,或用独活寄生汤而痊。后复作,服之,其汗如水,更加口噤吐痰。 乃用十全大补汤,培养血气渐愈。后饮食日少,肌体日瘦,吐痰如涌,此命门火衰脾土虚寒,用八味丸加归 脾汤,诸症渐退,肌肉渐生。 萧万如治陈昌之内,首胎恃壮,当风澡体,即病发热如燎,口眼斜,喘呕有沫,面目青黄,心腹膨胀, 扬手舞足,脉见弦数不鼓。曰∶此肝虚自招风也,非表病也。急以姜附丸灌下,仍用当归四逆汤加入吴茱萸, 两剂诸症如失。 来天培治马氏妇,二十余岁,产后九日,患腹痛,筋挛抽掣不可忍,恶露不绝,脉沉细而紧,视其面色, 青黄不泽,此肝经血少而兼寒也。与归芍六君加炮姜,一剂腹痛虽未止,而筋挛稍缓。另延专科,以广、半、 钩藤、木香威灵仙等,腹痛益甚,且血崩不止,更加发热神昏。再求治,以、术、归、地、山药、苓、萆、 艾叶阿胶、姜、附、、术、地,俱至两外,一剂而腹痛抽掣止,再剂而崩亦痊,用归脾调理而愈。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