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 藏象类] 十一、气口独为五脏主
(
素问五脏别论)
帝曰∶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口之义,其名有三∶
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
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
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
脉口;脉出
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
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一耳。五脏
六腑之
气味,
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为五脏之主。义见下文。愚按∶气口
寸口脉口之义,乃统两手而言,非独指右手为气口也。
如
经脉篇曰∶
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循
鱼际。又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
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经筋篇曰∶手太阴
之筋,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经脉别论曰∶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平人气象论曰∶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
小针解曰∶气口虚而当补,盛而当泻。本篇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难经曰∶十二经皆有
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
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曰∶寸口者,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取法于寸口也。诸如此者,岂独指右手为
言耶?而
王叔和未详经旨,突谓左为
人迎,右为气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右手寸口气口以前等说,自晋及今,以讹传
讹,莫可解救;甚至以左候表,以右候里,无稽之言,其谬为甚。夫肝心居左,岂不可以为里?肠胃在右,岂不可以言
表?如仲景为
伤寒之祖,但曰大浮数滑动者,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者,此名阴也。又曰∶表有病者,脉当浮而大;里
有病者,脉当沉而细。又如其
上取寸口,
太阴脉也;
下取趺阳,
阳明脉也。是皆
阴阳表里之谓。初未闻以左为人迎而候
表,右为气口而候里。即余初年亦尝为左表右里之说所惑,及今见多识定,乃知脉体自有阴阳,诸经皆具表里。凡今之
习讹者,但见左强,便曰
外感而攻其表;但见右盛,便曰
内伤而攻其里。亦焉知
脏气有不齐,脉候有
禀赋,或左脉素大
于右,或右脉素大于左,孰者为常?孰者为变?或于偏弱中略见有力,已隐
虚中之实;或于偏盛中稍觉无神,便是实中
之虚。设不知此而执欲以左右分表里,岂左无里而右无表乎?故每致攻伐无过,
颠倒阴阳,非惟大失经旨,而遗害于人
不小,无怪乎脉之日难也,此不得不为辨正。再按∶人迎气口之脉,本皆经训;但人迎为
足阳明之脉,不可以言于手,
气口总手太阴而言,不可以分左右,如
动输、
本输、经脉等篇,明指人迎为
结喉旁
胃经动脉。愚尝考之
四时气篇曰∶气
口候阴,人迎候阳。
五色篇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经脉、终始
等篇曰,人迎一盛二盛三盛,脉口一盛二盛三盛等义。皆言人迎为
阳明之腑脉,故主乎表;脉口为太阴之
脏脉,故主乎
里。如
太阴阳明论曰∶太阴
为之行气于
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
三阳。阴阳别论曰三阳在头,正言人迎行气于三阳也;三
阴在手,正言脉口行气于三阴也。盖上古
诊法有三∶一取
三部九候以诊通身之脉,一取太阴阳明以诊阴阳之本,一取左
右气口以诊
脏腑之气。然则人迎自有其位,
脉经则扯人迎于左手,而
分气口于右手,不知何据何见而云然?愚初惑之,
未敢遽辩,及见纲目之释人迎气口者,亦云人迎在结喉两旁,足阳明之脉也。又见
庞安常论脉曰∶何谓人迎?喉旁取之。
近见徐东皋曰∶脉经谓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误也。若此数君者,已觉吾之先觉矣,兹特引而正之。呜呼!夫一言之谬,
遗误千古,成心授受,何时复正哉?立言者,可不知所慎乎?)
岐伯曰∶胃者,
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
藏于胃以养
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人有
四海而胃居其一,是为水谷之
海。
脏腑之属,阳为腑,阴为脏,胃属阳而为六腑之本,故云六腑之大源。然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故又曰胃
为
五脏六腑之海。气口本属太阴,而曰亦太阴者何也?盖气口属肺,手太阴也;布行
胃气,则在于脾,
足太阴也。按营
卫生会篇曰∶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
受气。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
津液者也。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
游溢
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然则胃气必归于脾,脾气必归于肺,而后行于脏腑营卫,所以气口虽为手
太阴,而实即足太阴之所归,故曰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故胃为脏腑之大源,
然无不由脾达肺也。见音现。)故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气味之化,在天为气,在地为味。
上文言五味入口藏于胃者,味为阴也;此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者,气为阳也。鼻为肺之窍,故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观此两节曰味曰气,皆出于胃而达于肺,既达于肺,亦必变见于气口,故气口独为五脏主。)凡
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
观其
志意,与其病也。(此治病之四要也。下言
二阴,二阴者,肾之窍,
胃之关也。脉要
精微论曰∶仓廪不藏者,是
门户
不要也。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故二便为胃气之关锁,而系一身
元气之安危,此下之不可不察也。适,测也。脉为
气血
之先,故独取寸口以决吉凶之兆。如平人气象论曰∶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脉无胃气亦死。此脉之不可不察也。志意
者,如
本藏篇曰∶志意和则
精神专直,
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是志意关乎神气而存亡系之,此志意之不
可不察也。病有
标本,不知求本,则失其要矣;病有真假,不知
逆从,则及于祸矣。此
病因之不可不察也。合是四者而
会观之,则治病之妙,无遗法矣。)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阳之灵曰神,阴之灵曰鬼。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
能也。程子曰∶鬼神只是一个造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是也。然则鬼神者,即天地之灵耳。
祸福有因,惟人自作,天地无私,鬼神焉得而蔽之?彼昧理者,不知鬼神不可媚,而崇尚
虚无,不求实济,何益之有?
若此者,即与论天人至德,必不见信,又何足与道哉?故曰信巫不信医,一不治也。即此之谓。)恶于
针石者,不可与言
至巧。(针石之道,法
三才而调阴阳,和气血而
通经络,故曰知机之
道者,不可挂以发,盖言其至精至微也;而或有恶于
针石者,诚不可与言至巧矣。)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不治已病
治未病,圣人之道也。其有已病而尚不
许治者,特以
偏见不明,信理不笃,如拘于鬼神、恶于针石之类皆是也。既不相信,不无掣肘,强为之治,焉得成功?
即有因治而愈者,彼亦犹谓不然,总亦属之无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