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卷 针刺类] 十四、经脉应天地呼吸分补泻
(《
素问·离合
真邪论》)
黄帝问曰∶余闻
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
针经之数,共八十一篇也。)经言气
之
盛衰,左右
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
虚实之所生,非
邪气
从外入于经也。(荣卫倾移,谓
阴阳偏胜,则虚实内生而为病,非邪气在经之谓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患何如?
取之奈何?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
经水,人有
经脉。(宿,谓
二十八宿。度,谓三
百六十
五度。经水,谓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以合人之
三阴三阳、
十二经脉也。)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
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人气与天地相通,故温和寒冷
暑热卒风暴至,而经脉
之应,必随时为变,邪之
中人亦然也,详如下文。泣,涩同。陇,隆同。)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
淖泽,
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
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邪气之自外而入者,或为凝泣,
或为淖泽,皆由于
寒热之变。其入客于经,亦如经水之得风,即
血脉之
得气也,故致经脉亦时陇起。盖邪在脉中,无非
随
正气往来以
为之动静耳。循循,随顺貌。淖,乃豹切。)至其
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
(邪气随脉,必至寸口,有邪则陇起而大,无邪则平和而小,随其所在而为形见,故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
(随
阳经则入阳分,随
阴经则入阴分。)从而察之,
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见
邪所在,则当遏之。遏者,制
也。早绝其路,庶无深大之害。三部九候,详脉色类五。)
吸则
内针,无令气忤,(此下言
呼吸补泻之法也。吸则内针,泻其实也。盖吸则气至而盛,
迎而夺之,其气可泄,所
谓刺实者,刺其来也。去其
逆气,故令无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前气未除,后气将至,故当静留其针,俟而泻之,
无令邪气复布也。)吸则
转针,以得气为故,(邪气未泄,候病者再吸,乃转其针。转,搓转也,谓之
催气。得气为故,
以针下得气之故为度也。)
候呼引针,呼尽乃去,
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入气曰吸,出气曰呼。引,引退也。去,
出针
也。候呼引至其门,则气去不能复聚;呼尽乃离其穴,则
大邪之气随泄而散,
经气以平,故谓之泻。《
调经论》曰∶泻实
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
精气不伤,邪气乃下,
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
道,如利其路,是谓
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先以手扪摸其处,
欲令血气温舒也。扪,音门。)切而散之,(次以指切捺其穴,欲其气之行散也。)推而按之,(再以指揉按其肌肤,欲针
道之流利也。)弹而怒之,(以指弹其穴,欲其意有所注则气必随之,故脉络满如怒起也。)抓而下之,(用法如前,然
后以左
手爪甲掐
其正穴,而右手方
下针也。抓,爪同,又平、去二声。)
通而取之,(下针之后,必
候气通以取其疾,如
下文者。)外引其门,以闭其神,(门,穴门也。此得气出针之法,详下文。)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此详
言用补之法也。呼尽则气出,气出内针,
追而济之也,故虚者可实,所谓刺虚者刺其去也。气至义见后,为故义如前。)
如待所贵,不知日暮,(静以久留,以候气至,如待贵人,毋厌毋忽也。)其气以至,适而自护,(以,已同。适,调适也。
护,爱护也。《宝命全角论》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即此谓也。义如下文。)
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
推阖
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候吸引针则气充于内,推阖其门则气固于外,神存气留故谓之补。《调经论》
曰∶补虚者,持针勿置,以定其意,
候呼内针,气出针入,
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
入针出,热不得还,
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
动气候时,
近气不失,
远气乃来,是谓追之。愚按∶近代用针撮要,凡足以发明本
经、开导后人等法,有不可不知者。如用针之道,以气为主,知虚知实,方可无误。虚则脉虚而为痒为麻,实则脉实而
为肿为痛。
虚则补之,气至则实;
实则泻之,气去则虚。故用补用泻,必于呼吸之际,随
气下针,则其要也。下针之法,
先以左手扪摸其处,随用
大指爪重按切掐其穴,右手
置针于穴上。凡用补者,令病患
咳嗽一声,随嗽下针,气出针入。
初刺入皮,天之分也;少停
进针,次至肉中,人之分也;又停进针,至于筋骨之间,地之分也。然深浅随宜,各有所用。
针入之后,将
针摇动搓弹,谓之催气。觉针下沉紧,
倒针朝病,向内搓转,用法补之。或针
下气热,是气至足矣,令病
者吸气一口,
退针至人之分,候吸出针,急以指按其穴,此
补法也。凡用泻者,令其吸气,随
吸入针,针与气俱内。初
至天分,少停进针,直至于地,亦深浅随宜而用。却细细摇动,进退搓捻其针如
手颤之状,以催其气。约行五六次,觉
针下气紧,即倒针迎气,向外搓转以用泻法。停之良久,退至人分,随嗽出针,不闭其穴,此为泻法。故曰欲补先呼后
吸,欲泻先吸后呼,即此法也。所谓转针者,搓转其针,如搓线之状,慢慢转之,勿令太紧,泻左则左转,泻右则右转,
故曰拈针向外泻之方,拈针向内补之诀也。所谓候气者,必使
患者精神已潮,而后可入针;针既入矣,又必使患者精神
宁定,而后可
行气。若气不潮针,则轻滑不知
疼痛,如插
豆腐,未可刺也。必候神气既至,针下紧涩,便可根据法施用。
入针后轻
浮虚滑迟慢,如闲居静室、寂然无闻者,乃气之未到;入针后沉重涩滞紧实,如鱼吞钓、或沉或浮而动者,乃
气之已来。虚则推内进搓以补其气,实在循扪弹怒以引其气。气未至则以手循摄,以
爪切,以针摇动,进拈搓弹,其
气必至。气既至,必审寒热而施治。刺热须其寒者,必
留针候其
阴气隆至也,刺寒须其热者,必留针候其
阳气隆至也,
然后可以出针。然气至速者,效亦速而病易痊;气至迟者,效亦迟而病难愈。生者涩而死者虚,候气不至,必死无疑,
此因气可知吉凶也。所谓出针者,
病势既退,
针气必松;病未退者,针气固涩,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
针。
真气未至,不可出而出之,其病即复,必须再施补泻以待其气,直候微松,方可出针豆许,摇而少停,补者候吸,
徐出针而急按其穴;泻者候呼,疾出针而不闭其穴。故曰下针贵迟,太急
伤血;出针贵缓,太急
伤气也。所谓
迎随者,
如手之
三阴,从脏走手;手之
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逆其气为迎为泻,顺其气
为随为补也。所谓血气多少者,如
阳明多血多气,刺之者
出血气;
太阳厥阴多血
少气,刺之者出血
恶气;
少阳少阴太阴
多
气少血,刺之者出气
恶血也。所谓
子母补泻者,济母益其不足,夺子平其有余。如
心病虚者补其
肝木,心病实者泻其
脾土,故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然
本经亦有补泻,
心虚者取
少海之水,所以伐其胜也;
心实者取
少府之火,所以
泄其实也。又如贵贱之体有不同者,贱者硬而贵者脆也。男女之取法有异者,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女子之气早在
下而晚在上;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其分在腰,足不过膝,手不过肘,补泻之宜,各有其时也。又
如
阴阳经穴取各有法者,凡阳部阳经多在筋骨之侧,必取之骨旁
陷下者为真,如
合谷、
三里、
阳陵泉之类是也。凡阴部
阴经,必取于隙之间动脉应手者为真,如
箕门、
五里、
太冲之类是也。至于针制有九,所以应阳九之数也。针义有五,
所以合
五行之用也。古人以
砭石,后人代以九针,其体则金也。长短小大各随所宜,其劲直象木也。川原壅塞,可决于
江河,血气凝滞,可疏于
经络,其流通象水也。将欲
行针,先摸其穴,含针于口,然后刺之,借我之阳气,资彼之
虚寒,
其气温象火也。入针以按,出针以扪,按者镇其
气道,扪者闭其
气门,其填补象土也。诸如此类,皆针家之要,所不可
不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