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卷 疾病类] 六十一、脾瘅胆瘅
(《
素问·奇病篇》)
帝曰∶有病
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此
五气之溢也,名曰
脾瘅。(瘅,
热病也。五气,
五味之所化也。)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
为之行其
精气,
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五味入胃,则津液在脾。
脾属土,其味甘,
脾气通于口,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肥甘太过,故发为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
内热,甘者令
人中满,故其
气上溢,转为
消渴。(肥者,味浓助阳,故能生热。甘者,性缓不散,故能留中。热
留不去,久必
伤阴,其气上溢,故转变为消渴之病。)治之以兰,除
陈气也。(
兰草性味甘寒,能利
水道,辟不祥,除胸
中
痰癖,其气清香,能
生津止渴,润
肌肉,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
帝曰∶有病
口苦,取
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
胆瘅。(阳陵泉,
足少阳胆经穴,口苦者
病在胆,故病名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肝者
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
中正之官,决断出
焉。夫谋虑在肝,无胆不断,故肝为中之将而取决于胆也。又
足少阳之脉上挟咽,
足厥阴之脉循
喉咙之后上入
颃颡,是
肝胆之脉皆会于咽,故咽为之使。使,上声。)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
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
胆募俞,(数谋
虑不决则肝胆俱劳,劳则必虚,虚则气不固,故
胆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胆募在肋,
本经之
日月也,
胆俞在背,
足太阳之
穴也,并前阳陵泉者共六穴,皆可以治之。)治在
阴阳十二官相使中。(治当作论,即《灵兰秘典论》也。详
藏象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