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 经络类] 六、经络之辨刺诊之法
(
灵枢经脉篇
脉度篇)
黄帝曰∶
经脉十二者,伏行
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
足太阴过于
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
者,皆
络脉也。(灵枢经脉篇。足太阴当作
手太阴。经脉深而直行,故手足
十二经脉,皆伏行分肉之间,不可得见。其有
见者,惟手太阴一经,过于手外踝之上,因其骨露皮浅,故不能隐。下文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
虚实也以
气口知之,
正谓此耳。此外诸脉,凡浮露于外而可见者,皆络脉也。分肉,言肉中之
分理也。)
六经络,
手阳明少阳之
大络,起于五
指间,上合
肘中。(此举手络之最大者,以明视络之法也。手足各有六经,而手六经之络,则惟
阳明少阳之络为最大。手
阳明之络名
偏历,左腕后三寸上侧间,别走
太阴;
手少阳之络名
外关,在臂表腕后二寸两筋间,邪行向内,历阳明、太
阴别走
厥阴。二络之下行者,阳明出
合谷之次,分络于大食二指;少阳出
阳池之次,散络于中名小三指,故起于
五指间。
其上行者,总合于肘中
内廉厥阴
曲泽之次。凡人
手背之露筋者,皆显然可察,俗谓之
青筋,此本非筋非脉,即
蓄血之大
络也。凡
浮络之在外者,皆可推此而知耳。)饮酒者,
卫气先行
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
营气乃满,而
经脉大盛。(卫气者,水谷之
悍气也,其气疾
滑利,不入于经。酒亦水谷之悍气,其疾之性亦然。故饮酒者,必随卫
气先达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则卫气已平,而后营气满,经脉乃盛矣。平,犹潮平也,即盛满之谓。愚按∶脉有
经络,经在内,络在外;气有营卫,营在内,卫在外。今饮酒者,其气自内达外,似宜先经而后络,兹乃先络而后经者
何也?盖营气者,犹原泉之混混,循行地中,周流不息者也,故曰营行脉中。卫气者,犹雨雾之郁蒸,透彻上下,遍及
万物者也,故曰卫行脉外。是以雨雾之出于地,必先入百川而后归河海;卫气之出于胃,必先充络脉而后达诸经,故经
水篇以十二经分发十二水。然则经即大地之江河,络犹原野之百川也。此经络营卫之辨。)脉之卒然动者,皆
邪气居之,
留于
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上文言饮酒者能致经脉之盛,故脉之平素不甚
动而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经脉之本末而然耳。邪气者,即指
酒气为言。酒邪在脉,则浮络者虽不动,亦必热也;
虽大而不坚,故陷且空也。此浮络与经脉之不同,故可因之以知其动者为何经之脉也。此特举饮酒为言者,正欲见其动
与不动,空与不空,而经脉络脉为可辨矣。)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
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气口者,
手太阴肺经也。
肺朝百脉,气口为脉之大会,凡十二经脉,深不可见,而其
虚实,惟于气口可知之,因其无所隐也。若其他浮露在外而可见者,皆络脉而非经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
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
大节之间,必行
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大节,
大关节也。绝道,间道也。凡
经脉所行,必由谷大节之间。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系以为流通之用。然络有
大小,大
者曰大络、小者曰
孙络。大络犹木之干,行有出入;孙络犹木之枝,散于肤腠,故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
其
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此以血之所聚,其结粗
突倍常,是为结上,即当刺处也。苦血聚已甚,虽无
结络,亦必急取之以去其邪血,否则发为痹痛之病。今西北之俗,
但遇
风寒痛痹等疾,即以绳带紧束上臂,令手肘青筋胀突,乃用磁锋于肘中曲泽穴次,合络结上,砭取其血,谓之放寒,
即此节之遗法,勿谓其无所据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
中寒,
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
鱼际
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
寒热气也;其青短者,
少气也。(诊,视也。此诊络脉之色可以察病,
而手鱼之络尤为显浅易见也。寒则
气血凝涩,凝涩则青黑,故青则寒且痛。热则气血
淖泽,淖泽则黄赤,故赤则有热。
手鱼者,
大指本节间之丰肉也。鱼虽手太阴之部,而
胃气至于手太阴,故可以候胃气。
五色之病,惟黑为甚,其暴黑者,
以痹之留久而致也。其赤黑青色不常者,寒热气之往来也。其青而短者,青为阴胜,短为
阳不足,故为少气也。)凡刺寒
热者皆多
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凡邪气客于
皮毛,未入于经而为寒热者,其病在血络,故当
间日一取以去其血。血尽则邪尽,邪尽则
止针,而后因其虚实以调治之也。邪自皮毛而入,极于
五脏之次,义详针刺类
三十。)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视其络脉之小而短者,
气少故也,不可刺
之。虚甚而泻,其气
重虚,必致昏闷,甚则运仆暴脱不能出言,急扶坐之,使
得气转以渐而苏。若
偃卧则
气滞,恐致不
救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灵枢脉度篇。经脉直行
深伏,故为里而难见。络脉支横而浅,故在表而易见。络之别者为孙,孙者言其小也,愈小愈多矣。凡人遍体
细脉,即
皆肤腠之孙络也。络脉有血而盛者,不去之则壅而为患,故当疾诛之。诛,除也。然必盛者而后可泻,虚则不宜用针。
故邪气
脏腑病形篇曰∶
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即虚者饮药以补之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