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卷 运气] 二十五、天地淫胜病治
(《
素问·至
真要大论》)
帝曰∶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淫,邪胜也,不务其德,是谓之淫。内淫者。自外而入,
气淫于内,言
在泉之
变病也。)
岐伯曰∶岁
厥阴在泉,
风淫所胜,则
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厥阴在泉,寅申岁也。风淫于地,则木
胜土,风胜湿,尘埃
飞扬,故地气不明,平野昏昧。木气有余,故草乃早秀。)民病洒洒
振寒,善呻
数欠,
心痛支满,两
胁
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呕,
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按《
经脉篇》自洒洒振寒至数欠,
为
阳明胃病;自食则呕至身体皆重,为
太阴脾病。且厥阴
肝脉贯膈布
胁肋,故又为心痛支满等证,皆木邪淫胜,脾胃受
伤之为病。)
岁
少阴在泉,
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
阴处反明,蛰虫不藏;(少阴在泉,卯酉岁也。
君火淫胜于下,故焰浮川泽,
阴处反明,蛰虫不藏,)民病腹中常鸣,
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
寒热皮肤痛,
目瞑齿痛肿,
恶寒发热如疟,
少腹中痛
腹大。(腹中常鸣者,
火气奔动也。气上冲胸者,
火性炎上也。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者,
火邪乘肺也。目瞑者,热甚
阴虚,畏
阳光也。齿动肿,热乘阳明经也。恶寒发热如疟,金水受伤,
阴阳争胜也。热在
下焦,故少腹中痛。热在中
焦,故腹大。音拙。)
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
湿淫所胜,则
埃昏岩谷,黄反见黑,
至阴之交;(太阴在泉,辰戌岁也。土为草木之所
资生,
故草乃早荣。岩谷者,土浓之处,故埃昏岩谷。黄,土色。黑,水色。土胜湿淫,故黄反见黑。《
五常政大论》曰∶太阴
司天,
湿气下临,
肾气上从,黑起水变。即土临水应之义。至阴之交,当
三气四气之间,土之令也。)民病饮
积心痛,耳
聋
浑浑,
嗌肿喉痹,阴病血见,
少腹痛肿,不得
小便,病
冲头痛,目似脱,
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如结,
如别。(饮积心痛,
寒湿乘心也。自
耳聋至喉痹,按《经脉篇》为
三焦经病。自阴病至不得小便,以邪湿下流,为阴
虚
肾病。自冲头痛至如别,按《经脉篇》为
膀胱经病。此以土邪淫胜克水,而肾
合三焦
膀胱,俱为
水脏,故病及焉。
,吞、屯二音。嗌音益。音国。音篆。)
岁
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少阳在泉,巳亥岁也。
相火淫胜于下,故焰明郊野。
热极生寒,
故寒热更至。)民病
注泄赤白,少腹痛
溺赤,甚则
血便,少阴同候。(热
伤血分则注赤,热
伤气分则注白。热在下焦,故
少腹痛溺赤血便。其余诸病,皆与前少阴在泉同候。)
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雾清暝;(阳明在泉,
子午岁也。
金气淫胜于下,故暗如雾,清冷晦暝也。)民病喜
呕,呕有苦,善
太息,心
胁痛不能反侧,甚则
嗌干面尘,身无
膏泽,足外反热。(按《经脉篇》,以
口苦善太息、心胁痛
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为
足少阳胆经病。嗌干面尘,为厥阴
肝经病。此以金邪淫胜,故肝胆
受伤,而为病如此。)
岁
太阳在泉,
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栗;(太阳在泉,丑未岁也。
水气淫胜于下,故凝肃惨栗。)民病少腹
控睾,引腰
脊,上冲心痛,血见,
嗌痛颔肿。(寒淫于下,自伤其类,则膀胱与肾受之。膀胱居腹,故少腹痛。肾主阴丸,故控睾。
太阳之脉,
挟脊抵腰中,故引
腰脊。
肾脉络心,故上冲心痛。
心主血属而寒逼之,故血见。按《经脉篇》以嗌痛颔肿为
小肠经病,亦水邪侮火而然。睾音高。颔,何敢切。)
帝曰∶善。治之奈何?(此下言在泉淫胜之治。)岐伯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
以
辛散之;(风为木气,金能胜之,故治以辛凉。过于辛,恐反伤其气,故佐以苦甘,
苦胜辛,甘
益气也。木性急,故以
甘缓之。
风邪胜,故以辛散之。《藏气
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此之谓也。)热淫
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热为火气,水能胜之,故宜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甘胜咸,所以防
咸之过也;苦能泄,所以去热之实也。热盛于经而不敛者,以酸收之。
热郁于内而不解者,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
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燥能除之,故治以苦热。酸从木化,制土者也,故佐以酸淡。以苦
燥之者,苦从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能
利窍也,《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即此之谓。)火淫于内,
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畏火也,故宜治以咸冷。苦能泄火,辛能散火,故用以为佐。以酸
收之,以苦发之,义与上文热淫治同。)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为金气,火能胜之,治以苦温,
苦从火化也。佐以甘辛,木受
金伤,以甘缓之;金之正味,以辛泻之也。
燥结不通,则邪实于内,故当以苦下之。按下
文燥淫所胜,佐以酸辛,与此甘辛稍异。又如《
六元正纪大论》子午年阳明在泉,亦云下酸温,皆与此不同。考之《藏
气法时论》曰∶肺苦
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正此之辨。)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
之,以辛润之,以
苦坚之。(寒为水气,土能胜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甘从土化,热从火化也,佐以苦辛等义,如
《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也。)
帝曰∶善。
天气之变何如?(此下言司天淫胜之变病。)岐伯曰∶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
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寒
生春气,流水不冰,蛰虫不出;(巳亥岁也。风淫于上,故太虚埃昏,云物扰乱。风木主温,故寒生春气而流水不冰。然
风胜则金令承之,清肃气行,故蛰虫不出也。)民病
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
舌本强,食则呕,
冷泄腹胀,
溏泄瘕水闭,
病本于脾,(胃脘当心而痛等证,病皆在脾。按《经脉篇》以舌本强、食则呕、
胃脘痛、腹胀食
不下、溏泄瘕水闭,为
足太阴脾病。此以木邪乘土,故诸病皆本于脾也。)
冲阳绝,死不治。(冲阳,
足阳明胃脉也,在
足跗上
动脉应手。土不胜木,则脾
胃气竭而冲阳绝,故死不治。)
少阴司天,热淫所胜,
怫热至,火行其政,大雨且至;(子午岁也。热淫于上,故火行其政。君火之下,
阴精承之,
故大雨且至。怫音佛,郁也。)民病
胸中烦热,嗌干,右满,皮肤痛,寒热
咳喘,
唾血血泄,
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
疮疡肿,
肩背臂及
缺盆中痛,心痛肺腹大满膨膨而
喘咳,病本于肺,(胸中烦热嗌干等证,皆君火上炎,
肺金受伤
也,金气主右,故右满。按《经脉篇》以溺色变,肩背臂及缺盆中痛、
肺胀满膨膨而喘咳,为
手太阴肺病。鼽衄、
肩前痛,为
手阳明大肠病。盖肺与
大肠为
表里,金被
火伤,故诸病皆本于肺也。膨音彭。)
尺泽绝,死不治。(尺泽,
手太阴
肺脉也,在肘
内廉大文中,动脉应手。金不胜火,则
肺气竭而尺泽绝,故死不治。)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旦布,雨变枯槁;丑未岁也。(湿淫于上,故沉阴旦布。沉,深也。沉阴雨变,则
浸渍
为伤,故物多枯槁。)肿
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
项痛,时眩,
大便难,
阴气不用,
饥不欲食,咳唾则有
血,心如悬,病本于肾,(肿骨痛等证,皆
肾经病也。按《经脉篇》以腰脊头项痛,为
足太阳膀胱病,以饥不欲食、咳
唾则有血、心如悬,为
足少阴肾病。此以肾与膀胱为表里,水为土克,故诸病皆本于肾也。《
五邪篇》阴痹,与此略同,
详针刺类二十五。)
太溪绝,死不治。(太溪,足少阴肾脉也,在足
内踝后跟上动脉应手。水不胜土,则肾气竭而太溪绝,
故死不治。)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
温气流行,金政不平;(寅申岁也。相火淫胜于上,则金受其制,故温气流行,金政不平。)
民病
头痛,
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
面肿,
腹满仰息,
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
烦心胸
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相火用事,金气受邪,客热内燔,水不能制,故为此诸病,皆本于肺也。)
天府绝,死不
治。(天府,手太阴肺脉也,在臂内廉,
腋下三寸动脉应手。金不胜火,则肺气竭而天府绝,故死不治。)
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
大凉革候,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蛰虫来见;(卯
酉岁也。燥金淫胜于上,则木受其克,故草木
生荣俱晚。其在于人,则
肝血受伤,不能
营养筋骨,故生内变。且金气大
凉,能革
发生之候,故草木之应如此。然阳明金气在上,则少阴火气在下,故蛰虫来见也。大凉革候以下四句,旧在下
文感而疟之后,今改移于此。)民病
左胁痛,
寒清于中,感而疟,咳,腹中鸣,注泄溏,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
面尘
腰痛,丈夫疝,妇人少腹痛,
目疡,疮痤痈,病本于肝,(左胁痛等证,皆肝经病,
肝木主左也。按《经脉
篇》以心胁痛不能转侧、面微有尘,为
足少阳胆病;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痛、嗌干面尘
飧泄,为
足厥阴
肝病。此以肝与胆为表里,木被金伤,故诸病皆本于肝也。,木、务二音。音颓。痤,才何切。)
太冲绝,死不治。
(太冲,足厥阴肝脉也,在足
大趾本节后二寸,动脉应手。木不胜金,则
肝气竭而太冲绝,故死不治。)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
寒气反至,水且冰,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辰戌岁也,寒淫于上,故寒反至,水且冰。若
乘
火运而火气炎烈,则
水火相激,故雨暴乃雹。此下二节,旧文似有
颠倒。今稍为移正之。)民病
血变于中,发为痈疡,
厥心痛,
呕血血泄鼽衄,
善悲时
眩仆,胸腹满,
手热肘挛掖肿,心
澹澹大动,
胸胁胃脘不安,
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
则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寒水胜则邪乘心,故为血变于中、发为痈疡等证。按《经脉篇》以
手心热、臂肘挛急、
腋肿、
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为
手厥阴心包络病。盖火受寒伤,故诸病皆本于心也,澹,淡同。音台,
焦黑色也。)
神门绝,死不治。(神门,
手少阴心脉也,在手
掌后锐骨之端,动脉应手。火不胜水,则
心气竭而神门绝,
故死不治。)所谓
动气,知其藏也。(动气者,气
至脉动也。察动脉之有无,则
脏气之存亡可知矣。此总结
六气之变病也。)
帝曰∶善。治之奈何?(此下言司天淫胜之治。)岐伯曰∶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甘苦,以甘缓之,
以酸泻之;(风淫于上,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俱与上文在泉治同。以酸泻之者,木之正味,其泻以酸也。义
见后。)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此与上文在泉治同,但缺以苦发之一句,而下
文火淫所胜复言之,
则义与此节同也。)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诸与上文在泉治同,惟佐以酸辛,与彼酸
淡少异,盖
辛胜酸,所以防酸之过也,故当用以为佐。)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湿上甚而
热者,
湿郁于上而成热也,治以苦温,欲其燥也。佐以甘辛,欲其散也。以燥以散,则
湿热之在上者,以汗之故而止矣。)
火淫所胜,平以咸冷,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此与在泉热淫治同。盖水能胜火,故平以
咸冷。苦能泻火之实,甘能
缓火之急,故佐以苦甘,火盛而散越者,以酸收之。
火郁而
伏留者,以苦发之。然以发去火,
未免伤气,故又当以酸复之,而火热二气同治也。)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此与上文燥淫于
内治
同,但彼云佐以甘辛,此云酸辛为异,详注见前燥淫条下,苦湿误也,当作苦温。)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苦甘,以
咸泻之。(辛热足以散寒,苦甘可以胜水。以咸泻之,水之正味,其泻以咸也。此与在泉治同,而文有颠倒,详见前寒淫
于内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