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卷 针刺类] 十六、候气
(《
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
小针解篇》《
四时气篇》《终始篇》)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无问其数者,必以气至为度也。即如待贵人,不知日暮之谓。)刺之而气至,乃去之,
勿复针。(气至勿复针,恐其
真气脱也。
候气详义,有按在前十四。)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皮肉筋骨,
病各有处,用针各有所宜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
苍天,刺之道毕矣。(刺以气为要,
以效为信,得其要则效,故如风之吹云。
邪气去则
正气见,故明手若见苍天也。)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
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详义具见下文。)
右主推之,
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
之。(右主推之,所以
入针也;左持而御之,所以护持也。邪气去而
谷气至,
然后可以
出针。)
《小针解》曰∶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
上工知相
五色,于目有知,调
尺寸小大缓急
滑涩,以言所病也。(察形色于外,可以知其散复。察脉于内,可以知其动静。)知其邪正者,知论
虚邪与
正邪之风也。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
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补不足,
泻有余,必得其平,是气
调也,方可
去针。)
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终始,
本经篇名,见下文。一者持心也,释前文一其形。听其动静、
知其邪正者,皆主持于心也。)节之交
三百六十五会者,
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此一句,详
经络类十四。)所以察其目者,
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五脏
六腑之
精气,皆上注于目而
为之精,故能使五色循明。
盖色明于外者,由气盛于内,故其声音亦必章大,与平生异矣。)
《四时气篇》曰∶睹其色、察其目、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神完则气复,神失则气散,故察
其目色,即可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
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
脉软者病将下,(脉
坚而且盛且滑者,邪气之炽也,故病日进。脉软而和者,
元气之来也,故病将下。下,退也。)诸经实者病三日已。(凡
邪气未解者,最忌脉弱无力,如《
平人气象论》曰∶病在中脉虚。《玉机真藏论》曰∶病在
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邪
客篇》曰∶虚而细者久以持。皆不实之谓也。若病在诸经而脉实有力者,邪将外达也,故可三日而已矣。)气口候阴,人
迎候阳也。(气口在手,
太阴肺脉也,气口独为五脏主,故以候阴。人迎在头,
阳明胃脉也,胃为六腑之大源,故以候阳。
人迎气口详议,见
藏象类十一。)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灵枢·终始篇》)。)
补阴泻阳,
音气益彰,
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此
阴阳以
表里言。凡正气在中,所当补
也,故曰
补阴。邪自外入,所当泻也,故曰泻阳。
阳邪去而
真阴复,故音气益彰、耳目聪明也。)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
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凡气至之效,泻者欲其虚也,既泻之后,虽其
脉大如旧,但得和软不坚,即其效也。若脉坚如旧者,虽欲文其故,而病实未除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
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者欲其实,实则脉必坚,既补之后,而脉之
大小不坚如旧者,不可
言快,病未除也。二节云大者,乃概指脉体进退而言也,非洪大之谓。)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补
则实者,其脉必坚。泻则虚者,其脉必不坚。若或有痛,虽未随针即愈,亦必以渐而去矣。)必先通
十二经脉之
所生病,
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十二经脉各有左右上下,其受病之处亦有先后,必治其病所从生,而后可得终始之义。终始,本
篇名,即
本末之谓。)故阴阳不相移,
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移,移易也。倾,相伤也。或阴或阳,无所改易,不相
移也。虚者自虚,实者自实,不相倾也。此则无所从生而各病其病,但求其经而取之。)凡刺之属,
三刺至谷气,邪辟妄
合,
阴阳易居,
逆顺相反,沉浮异处,
四时不得,稽留淫,须针而去。(三刺义如下文。邪辟妄合等六句,详言病变也。
凡此者皆须用针,治以三刺之法,则诸病可去也。)故一刺则阳邪出,(初刺之,在于浅近,故可出阳分之邪。)再刺则阴
邪出,(再刺之,在于深远,故可出阴分之邪。)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
以知谷气至也。(三刺之,在候谷气。谷气者,元气也。止,出针也。盖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必邪气去而
后谷气至。故已补而实则虚者坚,已泻而虚则坚者软,是以知谷气之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
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谷气至者,知邪气之去也。虽阴阳
经气未见即调,而病则已愈,故上
文曰补则实,泻则虚,病必衰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