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 经络类] 八、孙络溪谷之应
(
素问气穴论连前篇)
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
游针之居,愿闻
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游针之居,针所游行之处也。孙络,支别之
小络
也。溪谷义见后。)
岐伯曰∶孙络
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孔络之云
穴会,以络与穴为会也。穴深在内,络浅在
外,
内外为会,故曰穴会。非谓气穴之外,别有
三百六十五络穴也。)以溢
奇邪,以通荣卫,(溢,注也,满也。奇,异
也。邪自
皮毛而溢于络者,以左注右,以右注左,其气无常处而不入于经,是为奇邪。
表里之气,由络以通,故以通营
卫。荣营通用,下同。)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
发热,内为
少气,(
邪气留于荣卫,故
卫气散,
荣气溢。
气竭于内,故为少气。血着于经,故为发热。着,直略切,留滞也。)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邪
客于络,则病及荣卫,故疾泻之,则荣卫通矣。疾,速也。然泻络者,但见其结,即可刺之,不必问其
经穴之所会。)帝
曰∶愿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
大气。(肉之会根据
乎骨,骨之会在乎节,故
大节小节之间,即大会小会之所,而溪谷出乎其中。凡
分肉之间,溪谷之会,皆所以行荣卫之
大气者也。愚按∶溪谷之义,说文∶泉出通川为谷。又诗有谷风,诗诂风自谷出也。宋均曰∶无水曰谷,有水曰溪。故
溪谷之在天地,则所以
通风水;在人身,则所以通血气。凡诸
经俞穴,有曰天曰星者,皆所以应天也。有曰地曰山陵溪
谷渊
海泉泽都里者,皆所以应地也。又如
穴名府者,为神之所集。穴名
门户者,为神之所出入。穴名宅舍者,为神之所
安。穴名台者,为神之所游行。此先圣之取义命名,皆有所因,用以类推,则庶事可见。)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
行,必将为脓,内销
骨髓,外破大,(当作,误也。盖可称大,不必称大也。)留于
节凑,必将为败。(若邪气
溢壅于溪谷,郁而成热,则荣卫不行,必为痈脓破等疾;设或留于节凑,则必更甚而为败矣。)积寒留舍,荣卫不居,
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
骨痹,外为
不仁,命曰不足,
大寒留于溪谷也。(若积寒留舍于溪谷,阴凝而滞,则荣卫之
气不能居,卷肉缩筋,故肋肘不得伸,乃为骨痹不仁等疾,皆
阳气不足而
寒邪得留也。卷,同。)溪谷三百六十五,穴
会亦应一岁。(有骨节而后有溪谷,有溪谷而后有
穴俞,人身骨节三百六十五,而溪谷穴俞应之,故曰穴会亦应一岁之数。)
其
小痹淫溢,循脉往来,
微针所及,与法相同。(邪在孙络,邪未深也,是为小痹,故可微针以治,而用法则同也。)帝
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
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
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署,表识也。)岐伯
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
五脉,并注于络,
传注十二络脉,非独
十四络脉也。(三百六十五脉,
即首节三百六十五穴会之义。孙络之多,皆传注于十二经之
大络,非独十四
络穴也。络有十五而此言十四,内
大包即脾
经者。)内解泻于中者
十脉。(解,
解散也,即刺节
真邪篇
解结之谓。泻,泻去其实也。中者,
五脏也。此言络虽十二,
而分属于五脏,故可解泻于中。左右各五,故云十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