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
书名:类经朝代:明·天启四年作者:张介宾时间:公元1624年

[十五卷 疾病类] 三十八、厥逆之治须其气并

    (《素问·腹中论》) 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膺,胸之两旁高处也。颈,项前也。)岐伯曰∶名厥逆。 (膺肿颈痛,胸满腹胀,皆在上中二焦,此以阴并于阳,下逆于上,故病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 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喑,失音也。石,总针石而言。)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 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阳气有余于上而复灸之,是以火济火也。阳极乘阴,则阴不能支,故失声为喑。)石之则阳气 虚,虚则狂;(阳并于上,其下必虚,以石泄之,则阳气随刺而去,气去则上下俱虚,而神失其守,故为狂也。)须其气 并而治之,可使全也。(气并者,谓阴阳既逆之后,必渐通也。盖上下不交,因而厥逆,当其乖离而强治之,恐致偏绝。 故必须其气并,则或阴或阳,随其盛衰,察而调之,可使保全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