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卷 疾病类] 二十、阴阳虚实寒热随而刺之
(《
素问·
调经论》连前篇)
帝曰∶经言∶
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
阳盛则外热,
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经言,引古经
语也。阳主表,其气热。阴主里,其气寒。所以
阳虚则寒,
阳盛则热,
阴虚则热,
阴盛则寒也。)
岐伯曰∶阳
受气于
上焦,
以温
皮肤分肉之间,今
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
寒栗。(寒气在外,
阻遏阳道,故上焦不通,
卫气不温于表,而寒气独留,乃为寒栗,此阳虚则外寒也。)帝曰∶阴虚生
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
劳倦,
形气衰少,谷
气不盛,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
胸中,故内热。(形气,
阴气也。上焦之气,水谷
精微之所化也。今劳倦
不慎,而形气衰少,伤
脾阴也。故
谷气不盛则上焦不行,上不行则下脘不通,以致胃腑郁热,熏于胸中,此阴虚生内热
也。按∶
本节言劳倦伤形,指脾胃也。若
情欲不节,则
五脏失守而伤精,
精伤则水亏,故
邪火易生,
阴虚内热,此为尤
甚。)帝曰∶阳盛生
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
致密,
腠理闭塞,
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上
焦之气,主阳分也。故
外伤寒邪,则上焦不通,肌表闭塞,卫气郁聚,无所流行而为外热,所谓人伤于寒,则病为热,
此
外感证也。)帝曰∶阴盛生
内寒奈何?岐伯曰∶
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
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
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
中寒。(厥气,
寒厥之气也。或寒气伤脏,或食饮寒凉,寒留
中焦,
阳气乃去,
经脉凝滞,
故盛大而涩。盖
阳脉流利多滑,不滑则无阳可知,此
内伤证也。)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
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
四时多少高下。(此下连前二章而统言
刺法也。取血于营,刺阴气也。取气于卫,刺阳气也。且人之
形体,有长短肥瘦大
小不同;天之四时,有
寒暑温凉不一。故凡刺此者,必用人之形,
因天之序,以为针之多少高下耳。)帝曰∶血气以并,
病形以成,
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
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
精气不
伤,
邪气乃下,
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为
大泻,必切而出,
大气乃屈。(气盛乃内针者,因病患之
吸气而
入针也。针与气俱出者,候病患之呼气而
出针也。盖气盛纳针,
迎而夺之也。开其门,利其户,针与气俱出,则
邪必从而竭矣。故必切中其疾而后出针,则
大邪之气可以屈伏,是谓大泻之法。)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
以定其意,
候呼内针,气出针入,
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
精气乃得存,
动气候时,
近气不失,
远气乃来,是谓追之。(持针勿置,以定其意,谓宜详审
补法而
后下之针也。如必先
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之类皆是也。候呼内针,即气出针入,谓乘其虚而济之也。方实
而疾出针,
候吸引针也。气入针出,则针下所致之气,聚而不退,故热不得还也。动气者,气至为故也。候时者,如待
所贵不知日暮也。必如是则已至之近气可使弗失,未至之远气可令其来,所谓
追而济之,是补法也。上二节当与《离合
真邪论》参阅,详针刺类十四。空,孔同。)帝曰∶夫子言
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
五脉耳。夫
十二经脉,皆生其病,
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
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所谓节者,
神气之所会也,以
穴俞为言,故有三百六十五节。被,及也。何以合之?谓何以皆合于五脏也。)岐伯曰∶五脏者,故得
六腑与为
表里,
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脏腑相为表里,故为十二经。经络各生枝节,故为三百六十
五节。气
脉贯通,故皆合于五脏。其间各生虚实,则病有所居,随其所在皆可调之如下文也。)病在脉,调之血;(脉者
血之府,脉实血实,脉虚
血虚,故脉病者当调血也。)病在血,调之络;(《痈疽篇》曰∶血和则
孙脉先满溢,乃注于
络脉,
而后注于经脉。《
百病始生篇》曰∶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阴络伤则血内溢。《本论》曰∶
孙络外溢则经有
留血。故病在血者
当调之络也。)病在气,调之卫;(卫主阳气也。)病在肉,调之分肉;(随所在而取于分肉之间也。)病在筋,调之筋;(察
其缓急,熨刺之也。)病在骨,调之骨。(此二节如《终始篇》曰∶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是虽以手为言,然凡病之在筋在骨者,可于此而类求矣。又
筋痹、
肌痹、
骨痹义,详针刺类五十。)
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此调筋病法也。筋寒则急,故以燔针劫刺之。
燔针义,又见本类后六十九。燔音烦。)病在骨,
针
药熨。(病在骨者其气深,故必针刺之,及用辛热之药熨而散之。按∶
上节言燔针者,盖纳针之后,以火燔之使暖
也,此言针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之,不但暖也,寒毒固结,非此不可。但病有浅深,故圣人用分
微甚耳。刺义
见针刺类五。音翠。)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病不知所痛者,如痹论所云,详本类后六十七。两跷者,
阳跷脉出足
太阳之
申脉,
阴跷脉出
足少阴之
照海。俱当取之,故曰为上。)
身形有痛,
九候莫病,则
缪刺之。(形体有痛而
大经之九
候莫病者,病不在经而在络也。宜缪刺之者,刺
络穴也。左痛刺右,右痛刺左。)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
巨刺之。(身有
所痛而见于脉者,病在经也。巨刺者,刺
经穴也。亦左痛刺右,右痛刺左。巨刺缪刺义,详针刺类三十。)必谨察其九候,
针道备矣。(病之在血气经络筋骨分肉之间者,总不出
三部九候之外,察得其详而无失,针道尽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