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卷 疾病类] 五十二、咳证
(《
素问·咳论》全附∶咳证
治法)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令,平声。咳,康盖切。)帝曰∶愿闻其
状。岐伯曰∶
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
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邪气,
风寒也。皮毛先受之则入于肺,所以从其合也。)
其
寒饮食入胃,从
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
合邪因而客之,则为
肺咳。(肺脉起于
中焦,循胃口
上膈属肺,故胃
中饮食之寒,从肺脉上于肺也。所谓
形寒寒饮则伤肺,正此节之谓。)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如肝当
受病于春,以其时也;然有非木令之时而肝亦病者,正以肺先受邪,而能传以与之也。凡诸
脏腑之非时受邪者,其义皆
然。所以五脏六腑虽皆有咳,然无不由于肺者。)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
痛。(治时,治令之时也。上文言外内合邪,此即其证。邪微者浅而在表,故为咳。甚者深而入里,故为泄为痛。)乘秋
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
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此即治时受病也。故当其时者,
必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此下辨五脏之咳不同也。)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
喘息有音,甚则
唾血。(
肺主气而司呼吸,
故喘息有音。唾血者,随咳而出,其病在肺,与
呕血者不同。)
心咳之状,咳则
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
咽肿喉痹。
(心脉起于心中,出属
心系,上挟于咽,故病
喉中梗介、咽肿喉痹也。介介如有所梗,妨碍之意。)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
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下满,(
肝脉布
胁肋,故病如是。,
腋下胁也。,区、去二音。)
脾咳之状,咳则右
下痛,阴阴引
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脾脉上膈挟咽,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故为下痛而阴阴然痛引肩背。
脾应土,其性静,故甚者不可以动,动则增剧也。按∶脾咳则右下痛者,盖
阴土之气应于坤,出西南也。观《
平人气
象论》曰∶
胃之大络,名曰
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
乳下。岂非
阳土之气应于艮而出东北乎?人与天地相参,理有无往
不合者。剧音极。)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肾脉贯脊系于腰背,故相引而痛。其直者入肺中,循喉
咙,故甚则咳涎。盖肾为
水脏,主涎饮也。)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此下辨六腑之咳不同也。)岐伯曰∶五脏之
久咳,乃移于六腑。(五脏之久咳不
已,则病及于腑,皆各因其合而
表里相移也。)脾咳不已,则胃受之,
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
长虫出。(脾与胃合,
故脾咳不已,胃必受之。胃不能容,则
气逆为呕。长虫,
蛔虫也,居肠胃之中,呕甚则随气而上出。蛔音回。)肝咳不已,
则胆受之,
胆咳之状,咳
呕胆汁。(
胆汁,苦汗也。)肺咳不已,则
大肠受之,
大肠咳状,咳而
遗失。(遗失,《
甲乙经》
作遗矢,
大肠病也。矢,屎同。)心咳不已,则
小肠受之,
小肠咳状,咳而
失气,气与咳俱失。(小肠之下,则大肠也。
大肠之气,由于小肠之化,故小肠受邪而咳,则下奔失气也。)肾咳不已,则
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
遗溺,(膀胱为
津液之府,故邪气居之,则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
三焦受之,
三焦咳状,咳而
腹满,不欲食饮。(久咳不已,则上中
下三焦俱病,出纳升降皆失其和,故腹满
不能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
面浮肿气逆也。(此下总结诸
咳之证而并及其治也。诸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者,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肺为皮毛之合,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气及寒
饮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
阳明之脉起于鼻,会于面,出于口,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肺为脏腑之盖而
主气,故令
人咳而气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
治脏者治其俞,
治腑者治其合,
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脉之所注者为俞,
所入者为合,所行者为经,诸脏腑皆然也。详
经络类十四、十六。愚按∶咳证必由于肺,而本篇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又曰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则不独在肺矣。盖咳有
内伤外感之分,故自肺而传及五脏者有之,自五脏
而传于肺者亦有之。如风寒
暑湿伤于外,则必先中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而受邪不解,此则自肺而后传于诸脏也;劳欲
情
志伤于内,则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
上焦,此则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但自表而入者,其病在阳,故必自表而出
之,治法宜辛宜温,求其属而散去
外邪,则
肺气清而咳
自愈矣;自内而生者,伤其阴也,
阴虚于下则阳浮于上,水涸金
枯则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治此者宜甘以
养阴,润以养肺,使水壮气复而肺则宁也。大法治
表邪者,药
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久必变生他病,故最忌寒凉收敛之剂,如《
五脏生成篇》所谓
肺欲辛者此也。治
里证者,药不
宜动,动则
虚火不宁,
真阴不复,燥痒愈增,病必日甚,故最忌辛香助阳等剂,如《宣明
五气篇》所谓辛走气,
气病无
多食辛者此也。然治表者虽宜从散,若
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其
中气而佐以温解之药,若专于
解散,恐肺气益弱,腠
理益疏,外邪乘虚易入,而病益甚也。治里者虽宜静以养阴,若
命门阳虚,不能纳气,则参姜桂附之类亦所必用,否则
气不化水,终无济于阴也。至若因于火者宜清,因于湿者宜利,因痰者降其痰,因气者理其气。虽方书所载,条目极多,
求其
病本,则惟风寒
劳损二者居其八九。风寒者责在阳实,劳损者责在阴虚。此咳证之纲领,其他治标之法,亦不过随
其所见之证,而兼以调之则可,原非求本之法也。至于老人之
久嗽者,
元气既虚,本难全愈,多宜
温养脾肺,或兼治标,
但保其不致羸困则善矣;若求奇效而必欲攻之,则非计之得也。夫
治病本难,而治嗽者为尤难,在不得其要耳,故余陈
其大略如此,观者勿谓治法不详而忽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