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卷 疾病类] 八十一、神乱则惑、善忘、饥不嗜食
(《
灵枢·
大惑论》)
黄帝问于
岐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
久而不解。独博独眩,被发长跪,俯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台之高者其气寒,故曰清冷之台。
凡人登高博望,目见非常之处,无不神魂惊荡而心生眩惑,故特借此以问其由然也。匍音蒲。匐,伏、HT
二音。眩音玄,
又去声。)岐伯对曰∶
五脏六腑之
精气,皆上注于目而
为之精。(为之精,为
精明之用也。义如脉色类三十。)精之窠为眼,
(窠者,窝穴之谓。眼者,目之总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眼为精之窠而
五色具焉。窠音科。)骨之精为
瞳子,
(瞳子,
眸子也。骨之精,主于肾,肾属水,其色玄,故瞳子
内明而色正黑。瞳音同。眸音谋。)筋之精为
黑眼,(黑,
眼
黑珠也。筋之精,主于肝,肝色青,故其色浅于瞳子。)血之精为络,(络,脉络也。
血脉之精,主于心,心色赤,故
络之色皆赤。)其窠气之精为
白眼。(窠气者,言
目窠之气也。气之精,主于肺,肺属金,故为白眼。)
肌肉之精为
约束,
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约束,
眼胞也。能开能阖,为肌肉之精,主于脾也。脾属
土,所以藏物,故裹撷筋骨血气四脏之精,而并为
目系,以上出于脑项之间。撷,爻结切,以衣衽收物谓之撷。)故邪中
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
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
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
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
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前邪字,
邪气也。后邪字,与斜同。邪气中于
风府、
天柱之间,乘
其虚则入脑连目,目系急则目眩睛斜,故左右之脉互有缓急,视岐
失正,则两睛之所中于物者,不相
比类而各异其见,
是以视一为两也。此承帝问而先发邪气之
中人者如此,以明下文之目见非常者,亦犹
外邪之属耳。)目者,五脏六腑之精
也,营卫
魂魄之所常营,神气之所生也。(
脏腑营卫魂魄所至者皆神气也,故目为神气之所生。)故
神劳则魂魄散,
志意
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
赤脉法于阳也,故
阴阳合传而精明也。(阴阳,即
精神之本,故阴阳合传而成精明之用。)
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精神虽统于心,而外用
则在目,故目为心之使,心为神之舍,所以目见非常于外,则神魂眩惑于心也。)黄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东苑,未曾
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每之东苑,未曾不惑,谓虽不登高,其惑亦然,故疑异也。)岐伯
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感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偶为游乐,心所喜也。忽逢奇异,神则
恶之。夫神有所恶,则志有不随,喜恶相感于卒然,故精气为乱。去之则神移,神移则复矣。)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
(间者,言其未甚也,亦足相迷;况其甚者,能无惑乎?)
黄帝曰∶人之
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
上气不足,
下气有余,肠
胃实而心
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
上,故善忘也。(下气有余,对上气不足而言,非谓下之真实也。心肺虚于上,营卫留于下,则神气不能相周,故为善忘,
阳衰于上之兆也。)
黄帝曰∶人之
善饥而
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
热气留于胃,
胃热则
消谷,谷消故善饥。
胃气逆
上则
胃脘寒,故不嗜食也。(胃气逆上而不能营运,即其寒也。脾胃热而胃脘寒,所以虽饥而不欲食。本论诸邪有总治之
法,曰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
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一节。详后八十三。
盖彼此同出一论,今类从于彼,所当参用。嗜音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