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卷 针刺类] 五十九、针分三气失宜为害
(《
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
小针解篇》)
夫气之在脉也,
邪气在上,
浊气在中,
清气在下。故针
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大深则邪气反沉,病益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邪气在上者,
贼风邪气也。浊气在中者,
水谷之气也。清气在下者,
寒湿之气也。陷脉
诸义,具如下文;但缺取清气在下之义,或有所失。)故曰皮肉
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
(
经络疾病各有所处,
九针各不同形,故其任用亦各有所宜也。)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无
实者,无实实也。无虚者,
无虚虚也。反而
为之,不惟不
治病,适所以增病。)
取五脉者死,取
三脉者,夺阴者死,
夺阳者狂,
针害毕矣。(
五脉三脉,义如下文。音匡,衰残也。)
《小针解》曰∶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
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此释上文之义也。伤于风者,
上
先受之,故凡
八风寒邪之中人,其气必高而在上。)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
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
寒
温不适,
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水谷入胃,其清者
化气,上归于肺,是为精气。若
寒温失宜,
饮食过度,不能运化,则必留滞肠胃之间而为病,此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
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
曰
清气在下也。(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凡清湿地气之中人,必在下而从足始。)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诸经孔
穴,
多在陷者之中,如
刺禁论所谓刺
缺盆中
内陷之类是也。故凡欲去寒邪,须刺各经陷脉,则
经气行而邪气出,乃所以取阳
邪之在上者。)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
阳明合也。(阳明
合穴,
足三里也。刺之可以清肠胃,故能取浊气之在中者。)
针
大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
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反沉,病益深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
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皮肉筋脉,各有浅深,各有所主,以应
四时之气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
气不足,但用
针尽
大泻其诸阴之脉也。(五脉者,
五脏五输也。病在中,气不足,而复尽泻其诸阴之脉,故必死。)取
三阳之脉者,唯
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患然不复也。(手足各有三阳,
六腑脉也,六腑有六输。若不知
虚实而尽泻之,令人然羸败,
形气不可复也。)夺阴者死,言取
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阴者死,夺
脏气也。尺之五里,
尺泽后之
五里也,
手阳明经
穴,禁刺者也。详见后六十一。)夺阳者狂,正言也。(正言,即如上文取三阳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