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 脉色类] 十五、六经独至病脉分治
(
素问经脉别论)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
气逆,是
阴不足、阳有余也,
表里当俱泻,取之
下俞。(此言
脏气不和而有一脏太过者,气
必独至,诸证不同,针治亦异也。太阳者,
膀胱经也,太阳独至,则为厥逆,为喘气,为虚
气冲逆于上。盖
膀胱与肾为
表里,皆
水脏也。以水脏而
阳气独至,则阳有余、阴不足矣。当于二经,取其下俞,膀胱下俞名
束骨,
肾经之俞名
太溪,
肾阴不足而亦泻之,以
阳邪俱盛也,故必表里兼泻,而后可遏其势。)
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
补阴,取之下
俞。(阳明者,
足阳明胃经也。阳明为
十二经脉之海,而
行气于
三阳。若其独至,则阳气因邪而重并于本脏,故当泻胃之
阳,
补脾之阴,而取之下俞也。阳明之俞名
陷谷,
太阴之俞名
太白。)
少阳脏独至,是
厥气也,跷前卒大,取之下俞。(少
阳者,
足少阳胆经也。
胆经之病连于肝,其气善逆,故少阳独至者,是厥气也。然厥气必始于足下,故于跷前察之。跷,
阳跷也,属
足太阳经之
申脉。阳跷之前,乃少阳之经。少阳气盛则跷前卒大,故当取少阳之下俞,
穴名临泣。卒,猝同。
跷有
五音∶跷、皎、乔、脚,又极虐切。)少阳独至者,
一阳之过也。(此释独至之义,为一脏之太过。举少阳而言,则
太阳阳明之独至者,其为三阳
二阳之太过可知矣。一阳,少阳也。
六经次序,详疾病类七。)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
脉气少,
胃气不平,
三阴也,宜治其下俞,
补阳泻阴。(太阴者,
足太阴脾经也。搏,坚强之谓,即下文所谓
伏鼓也。太
阴脾脉,本贵
和缓,今见鼓搏,类乎
真脏,若真脏果见,不可治也,故当用心省察其真。今太阴脏搏,即太阴之独至,
太阴独至,则
五脏之脉气俱少,而胃气亦不平矣,是为三阴之太过也。故宜治其下俞,补
足阳明之陷谷,泻
足太阴之太
白。)一阳独啸,
少阳厥也,阳并于上,
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
经络,泻阳补阴。(一阳当作
二阴,少阳当作
少阴。
详此
上明三阳,下明三阴;今此复言少阳而不及少阴,新校正疑其误者是。盖此前言太阴,后言
厥阴,
本节言气归于肾,
末节复有二阴搏至之文,又按
全元起本亦云为
少阴厥,以四者合之,则其为二阴少阴之误无疑。二阴者,
足少阴肾经也。
独啸,独炽之谓。盖啸为阳气所发,阳出
阴中,
相火上炎,则为
少阴热厥而阳并于上,故心肝脾肺四脉
为之争张,而其
气则归于肾,故曰独啸。宜治其表里之经络,而泻足太阳、补
足少阴也。太阳
经穴名
昆仑,
络穴名
飞阳。少阴经穴名复
溜,络穴名
大钟。)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
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一阴者,
足厥阴肝
经也。至,即独至之义。治,主也。
肝邪独至,
真气必虚,木火相干,故心为痛。厥气,
逆气也。逆气不散,则留薄
于经。
气虚不固,则表为白汗。
调和药食,欲其得宜,用针治之,乃在下俞。厥阴之俞,名曰
太冲。愚按∶此篇何以知
其皆言足经?盖以下俞二字为可知也,亦如
热论篇
伤寒言足不言手之义。又如诸经皆言补泻,而惟少阳一阴不言者,以
少阳承三阳而言,一阴承三阴而言,因前贯后,义实相同,虚
补实泻,皆可理会也。至若一阴调食和药一句,盖亦总结
上文而言,不独一经为然。古经多略,当会其意。音渊,酸疼也。)帝曰∶太阳藏何象?
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
少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藏者,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太浮也。(此下复明六经独至
之
脉象也。太阳之象三阳者,阳行于表,阳之极也,故脉浮于外。少阳之象一阳者,少阳为阳之里,阴之表,所谓半表
半里,阳之微也,故虽滑不实。阳明虽太阳之里,而实少阳之表,比之滑而不实者,则大而浮矣。仲景曰∶
尺寸俱浮者,
太阳受病也。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义当参会。)太阴脏搏,言伏鼓也。(此即释上文太
阴脏搏之义。伏鼓者,沉伏而鼓击,即坚搏之谓。仲景曰∶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二
阴,少阴肾经也。二阴搏而独至者,言肾但沉而不浮也。详此明言二阴之脉,而前无二阴之至,前有一阴之至,而此无
一阴之脉,信为古经之脱简,而上文一阳少阳之误,即此节也。仲景曰∶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者,厥
阴受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