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书名:医宗金鉴朝代:清作者:吴谦时间:公元1742年

[卷二 辨坏病脉证并治篇] 桂枝加桂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成五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集解】 徐彬曰:此乃太阳风邪,因烧针令汗,复感于寒,邪从太阳之府膀胱袭入相合之肾藏 ,而作奔豚,故仍从太阳之例,用桂枝全方。倍加桂者,以内泻阴气,兼驱外邪也。 @@@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 【注】 火熏,古劫汗法也,即今火炕温覆取汗之法。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内热 躁甚,阴液愈伤,阳不得阴,无从化汗,故反致不解也。其火袭入阴中,伤其阴络, 迫血下行,故必圊血也。命名火邪,示人以当治火邪,不必治圊血也。 【集注】 方有执曰:躁,手足疾动也;到,犹言反也,谓徒躁扰而反不得解也。汗为血之液, 血得热则行,火性大热,既不得汗,则血必横溢,所以必圊血也。 程应旄曰:太阳病以火熏之,取汗竟不得汗,其液之素少可知,盖阳不得阴,则无从 化汗也。阴虚被火,热无从出,故其人躁扰不宁也。 @@@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故咽燥而吐血。 【注】 脉浮热甚,实热在表也,无灸之之理,而反灸之,此为实,实谓其误以实为虚也。故 热因火动,其势炎炎,致咽燥而吐血必矣。盖上条火伤阴分,迫血下行,故令圊血; 此条火伤阳分,迫血上行,故吐血也。 【集注】 程应旄曰:表实有热,误认虚寒,而用灸法,热无从泄,因火而动,自然内攻。邪束 于外,火攻于内,肺金被伤,故咽燥而吐血。 汪琥曰:表有风热而反灸,是以实作虚治也。 @@@ 微数之脉,甚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 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注】 微数之脉,乃阴虚血少之诊,断不可灸,若误灸之,艾火内攻,为烦为逆。烦者,阴 为阳扰也。逆者,追虚逐实也。阴本虚,而加以火则愈虚,是为追虚;阳本实,而加 以火则愈实,是为逐实。然血已耗散,脉中艾火之气虽微,而内攻有力矣。故致焦骨 伤筋,血难复也。 【集注】 喻昌曰:脉微而数,阴虚多热之征也,此而灸之,则虚者愈虚,热者愈热,不致伤残 不止矣。 程应旄曰:若血少阴虚之人,脉见微数,尤不可灸,以血主濡之,主润筋骨也。若失 其所濡,则火之所至,其骨必焦,其筋必损,内伤其阴,未有不流散于经脉者也。 @@@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躁烦也。 【注】 荣气微者,荣血虚微也。荣血既已虚微,若误加烧针,则荣血涸留而无所行也。岂止 焦骨伤筋而已哉!所以更发热而躁烦也。 【集注】 程知曰:言荣微忌烧针也。阴虚则内热,若加烧针以助阳,则两热相合,而荣血不行 ,必更外发热而内烦躁也。 唐不岩曰:其始也虽微流,烧针以逼之也:其既也留而不行,烧针以竭之也。 张璐曰:火为阳邪,必伤阴血,治此者,当以救阴为主。 @@@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 也。 【注】 脉浮表邪,宜以汗解,误用火灸,伤其血液,不能作汗,反令表邪无所从出,以致邪 因火盛,外不焦骨伤筋,内不吐衄、圊血,而病腰以下重痹者,必其人素有湿邪在下 ,故从湿化也。重者、着也,重着不移也。然不以痹名者,以非风寒湿之痹,乃因火 逆不相交通,故名火逆也。 【集注】 方有执曰:痹,湿病也。因火逆治火邪夹阳邪而上逆,阳不下通,阴不用事,化不行 而水不得泄,故湿着下体而重痹也。 程应旄曰:脉浮在表,汗解为宜矣。因火灸之,不能得汗,则邪无出路,因火而盛, 即不焦骨伤筋,而火阻其邪,阴气渐竭,下焦乃荣血所治,荣气竭而不运,必重□而 为痹,名曰火逆。示人欲治其痹,宜先治其火也。 @@@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 出愈。 【按】 三「弱」字,当俱是「数」字,若是「弱」字,热从何有?不但文义不属,且论中并 无此说。 【注】 形作伤寒者,言其病形作伤寒之状也。但其脉不弦紧而数,数者热也。脉浮数热在表 ,太阳证也;沉数热在里,阳明证也。数脉为热,热入阳明,故必口渴。若被火劫, 其热更甚,故必□语。脉数之病,虽皆发热,然其施治不无别焉。若脉浮数,发热, 解之当以汗,汗出可愈,宜大青龙汤。脉沉数发热,解之当以下,下之可愈,宜调胃 承气汤。若脉数无表里证,惟发热而渴□语者,不可汗下,宜白虎汤黄连解毒汤, 清之可也。 @@@ 伤寒脉浮,医以火逼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蜀漆龙骨牡蛎 救逆汤主之。 【注】 伤寒脉浮,医不用麻、桂之药,而以火劫取汗,汗过亡阳,故见惊狂,起卧不安之证 ,盖由火劫之误,热气从心,且大脱津液神明失倚也。然不用附子四逆辈者,以其 为火劫亡阳也。宜以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去芍药者,恐其阴性 迟滞,兼制桂枝不能迅走其外,反失救急之旨。况既加龙、蛎之固脱,亦不须芍药之 酸收也。蜀漆气寒味苦,寒能胜热,苦能降逆,火邪错逆,在所必需也。 【集注】 喻昌曰:篇中误服大青龙汤,厥逆,筋惕肉□,而亡阳者,乃汗多所致,故用真武汤 救之。此以火迫劫而亡阳者,乃方寸元阳之神,被火迫劫而飞腾散乱,故惊狂起卧不 安。有如此者,少缓须臾,神丹莫挽矣,故以此汤救之。盖阳神散乱,当求之于阳, 桂枝汤阳药也,然必去芍药之阴敛,始得疾趋以达于阳位。更加蜀漆者,缘蜀漆之性 最急,又加龙骨、牡蛎,有形之骨属,为之舟楫,以载神而返其宅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