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书名:医宗金鉴朝代:清作者:吴谦时间:公元1742年

[卷二]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按】 篇中祗有奔豚一证,而吐脓、惊怖、火邪皆简脱,必有缺文。 @@@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注】 奔豚者,肾病也,以其病从少腹上冲咽喉,有如豚,窜奔突之状,故名之也。发作则 肾气上乘于心而欲死,作已则气衰复还于肾而止,故其病虽有微甚不同,然必皆从惊 恐得之。盖惊伤心,恐伤肾,两藏交病也,水能胜火,肾上凌心,故治法宜泻肾而补 心也。 【集注】 张从政曰: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 周扬俊曰:少阴脉喉咙,因其所系之经,而上冲殊便也。 @@@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 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注】 此条与『伤寒论』同。『伤寒论』中无「发汗后」三字,而有「太阳伤寒者,加温针 必惊也」十一字,当从『伤寒论』为是。盖明所以致惊之由非一端,即寒侵针处,亦 能为是病也。夫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谓病伤寒之人,卒然加以温针,其心必 惊,非谓温针之后必生惊病也。烧针,即温针也,烧针取汗亦汗法也。针处宜当避寒 ,若不知谨,外被寒袭,火郁脉中,血不流行,所以有结核肿赤之患也。夫温针取汗 ,其法亦为迅烈矣,既针而荣不奉行作解,必其人素寒阴盛也。故虽有温针之火,但 发核赤,又被寒侵,故不但不解,反召阴邪,而加针之时,心既惊虚,所以肾水阴邪 ,得上凌心阳而发奔豚也。奔豚者,肾水阴邪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若豚之奔也。 先灸核上各一壮者,外祛其寒邪,继与桂枝加桂汤者,内伐其肾邪也。 【集注】 周扬俊曰:奔豚,北方肾邪也。烧针令汗,纵不合法,与少阴何与而作奔豚?盖太阳表里也,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吾知前此之邪未散,而后此之邪复入,惟桂能伐肾 邪也。所以用桂加入桂枝汤中,一以外解风邪,一以内泄阴气也。先灸核上者,因寒 而肿,惟灸消之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