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书名:冯氏锦囊秘录朝代:清代作者:冯楚瞻时间:公元1644-1911年

[杂症大小合参卷五] 霍乱大小总论合参(附恶心)

    霍乱者,多得之于夏月,外感湿热风暑,内伤饮食生冷,阴阳痞膈,清浊相干, 上下奔迫,气乱肠胃之间,阳不降,阴不升,邪正相逆,中脘节闭,击搏于中,卒然 吐泻,而挥霍变乱,心腹大痛,呕吐泻利,憎寒壮热头痛眩晕。邪在上焦,先心痛则 先吐;邪在下焦,先腹痛则先泻;邢在中焦,心腹并痛,则吐泻齐作。阳明润养宗 筋,吐泻骤亡津液,失其所养,甚则转筋入腹而毙。在小儿脾胃虚弱,乳食易停,兼外 冒寒暑,则邪正相攻,脾虚则泻,胃虚则吐,脾胃俱虚,吐泻并作,亡阳变风者有 焉。治法则宜定吐安胃为先,次以随症止泻为要。然湿霍乱死者少,干霍乱死者多。干 霍乱者,忽然胀满,心腹绞痛,上不得吐,下不得泻,躁乱昏愦关格阴阳,遍体转 筋,手足厥冷,痰壅腹胀,顷刻之间,升降不通,便致闷绝,误迸饮食,立致杀人,此 乃寒湿太甚,脾被绊而不能动,气被郁而不能行,脾土郁极,不能发越,以致火热内 扰,所以卒痛,手足厥冷,恶心呕哕,俗名搅肠沙者,言其痛之甚也。不可过于攻,过 攻则脾愈虚;不可过于热,过热则火愈炽;不可过于寒,过寒则失捍格,须反佐以治, 然后郁可开,火可散也。北方刺青筋以出气血,南方括手足以行气血,俱能散病。然出 气血,又不若行气血之为愈,况霍乱乃气病,而非血病,刺青筋固能散气,然血亦因 之以伤,人之一身,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今不足者,又从而伤之,是不足之中又不足 矣。少壮之人,幸或得免,衰老之人,多致于死,何则?夫气为血之先导,血为气之根据 附,今阴血既虚,则阳失其所根据,必然躁越,不死何待?况阳虚恶寒阴虚必发 热,热则阴血愈消。《经》曰∶阴虚则病,阴竭则死。惟宜以热童便入浇盐少许,三饮 而三吐之,宣提其气,盐涌于上,溺泄于下,则中通矣。或有单用淡盐汤探吐之,总 不出宣通发越之义,盖既有其人,必有其出,今有其入,而不得其出者,痞塞也,多 死。得吐后,方可用药调理,《脉诀》曰∶滑数为呕,代者霍乱;微滑者生,涩数凶 断。又曰∶滑而不匀,必是吐泻霍乱之侯。脉代勿讶,故凡吐泻,脉见结促代,或隐伏 或洪大,皆不可断以为死。果脉来微细欲绝,少气不语,舌倦囊缩者,方为不治。 夫气者,上下四旁之枢机,若中脘之气健旺有余,则驱下脘之气于大小肠,从前后 二阴而出。惟其不足,则无力运之下行,反受下脘之浊气,以致胃中清浊混乱,为痛为 胀之所由也。《经》曰∶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 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呕吐泻之后,甚则转筋,此兼风也。 手足厥冷,气少唇青,此兼寒也。身热烦渴,气粗口燥,此暑病也。四肢重着,骨节 烦疼,此兼湿也。脚转筋者,以脘肺养宗所属,胃与大肠,今暴吐下,津液顿亡,内外 伤感,冷热不调,阴阳相搏而攻闭,诸脉枯削,宗筋失养,必致挛缩,甚则舌卷囊缩 者,难治也。凡遍身转筋,肢冷膈痛欲绝,脉洪者,易治。脉微弱渐迟者,死。及阳气 已脱,或遗尿不知,或气少不语,或膏汗如 珠或人躁欲入水,或四肢不收者,皆死。 如吐利不止,元气耗散,病势危笃,或口渴喜冷,或恶寒逆冷,或发热烦躁,欲去 衣被,此阴盛格阳也。不可以其喜冷欲去衣被为热症,当以理中汤。甚者,附子理中 汤;不效,则四逆汤,并宜冷服。 恶心者,无声无物,心中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实非心经之病,皆在胃口 之上,有痰、有热、有虚,皆宜用生姜,随症佐药,盖以生姜能开胃豁痰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