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书名:冯氏锦囊秘录朝代:清代作者:冯楚瞻时间:公元1644-1911年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阳痿

    《经》曰∶五脏皆有精,精者人之本也。肾为藏精之都会,听命于心君,若能遗欲澄 心,精气内守,阴平阳秘,精元固密矣。或纵欲劳神,则心肾不交,关键不固。《经》 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又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 酸痿厥精时自下;又曰∶五脏主藏精,伤则失守,此皆痿之渐也。 《经》曰∶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谓天一所生癸水故名,今人专以言女人 精血,非也。)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又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皆禀焉。起于 胞中,出于气冲,前行于胸,伏行于背,下入于足,渗灌诸阳,其出入皆少阴经以行; 又曰∶冲为血海,(血海男女皆一,不独女人也。)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 之,营运者,无积不满,动也。停止者,有积而能满,静也。不满者,阳也气也。能满 者,阴也血也。故满者,以时而溢谓之信,男子以气运,故阳气应日而一举,女子以 血满,故阴血应月而一下,其不应日而举者,真阳之衰于内也。间数日而一举者,真 阳之渐生于中也。多日而竟不举者,是真阳之绝于内也。不惟嗣育既难,且非长生之象 矣。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 腹里,上关元,属阴脉之海,此人生养之始,故女人尤重之。 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属阳脉之海,督者犹言都也。是人阳脉之都纲也。 任脉主任一身之阴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而其原皆禀于冲也。然冲脉又禀少阴之 气以行,夫此气也。即天一所生之义,朱子所谓禀于有生之初,《悟真篇》所谓生身受 气初者是也。然天地之道,严冬之后,必有阳春,不收敛,不能发生。今人既昧收藏之 理,纵欲竭精,能无内竭而致痿乎?况动者阳也,气也,火也。有火而后有阳,有阳而 后有气,火有无形者也。可上可下,上盛则下虚,外盛则内虚,故必欲其闭藏,方能为 阳气之用,在乎人身心为君火命门相火,必心火动,而相火随之,未有心火不 动,而相火动者,奈有劳心过度及思虑无穷,心主神,过思则神驰于外,肾主精,过 劳则精耗于中,君火伤而不能降,肾阴亏而不能升,元阳运用于上,孤阴日衰于下, 《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以致上下不交,水火不媾,而为阳痿者,更多矣。况 观袁了凡所论聚精之道,则恼怒纵酒,皆是耗损精气,图种玉者,可不知所重欤!袁了 丸论,具女科育门。 夫阳痿一症,《经》文谆谆言之,而后贤诸书,并无专门证论,以其事多隐曲,难 以明言,犹恐后人复肆强阳,嗜欲无度,耗竭精气与其强而纵欲,不若痿而绝欲也,所 以置而不论。爰是阳痿一病,并无专门查考,往往少年犯此,无从调治,难于施化, 致斩万世之传,恐也非仁人之所乐闻也。况《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 万物化生。《灵枢》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则媾精一道,实关阴阳之大端。书又曰∶老 年多欲者寿,以其阳强而固也。则少年阳痿,而夭之义,已寓于中矣。若不广集经 文,光明昭着,何以垂救于无疆!保全于先后哉!况能施而节,谓之节欲,至于卦数既 终,体天道而绝之,谓之绝欲,是皆得养生之道。诚有益于精气,犹富家节用,自然财 源广蓄也。至于痿者,阳气败绝,阴气消亡,阴阳内竭之候,欲用而难施,有施而难 化,一则能动而心以节之摄之,一则心欲动,而物不为用也。此根本既伤,发生难 长,虽经年绝欲,难见其功,少有感触,便觉其害,犹贫家猛力节俭,财源无自充足 也。然四肢为身之卒伍卑贱,尚有痿痹,尚谓根本有伤,枝叶先萎,多方调补为事,此 则更为宗筋之要领,阴阳之交会,冲、任、督三脉所流通,水火两肾之外候,生人活命 之根本,诸经筋脉结聚之总都。若不内填精血,固注元阳,求其至理而充之,误取外治 辛热强阳之法,益竭其内,尤非保生良法矣。故犯精滑者,当于梦遗门查看。难于得 子者,当子女科嗣育门兼看。犯阳痿者,当于本门查看。三门互参,则固精种子壮阳 之道得矣。然阳者生人生物之本,天地造化之机也。得而保之,可以生发而无疆,得而 纵之,是绝长养于化育,更非(张)之广集经文专门方论之心矣。幸尊生者鉴诸。 阳痿之由,有因早年斫丧过度,以致壮年精血不生,盖男子虽二人精通,古人必三 十而娶。女子虽二七癸至,古人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固,乃得坚壮强寿。今未冠 之男,未笄之女,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如花果萌芽伤损,而欲成实坚固者 鲜矣。有因禀气不足,盖先天二阴中一点阳气,谓之祖气,此气禀之若旺,则后天虽有 不节,其发主之势无穷。若禀受真阳不足,则阴精无自而生,虽投补益,总属后天,服 之则旺,已之则衰,终非若祖气根深蒂固,生生不竭也。有因病后劳后不节,盖病后劳 后,生气初萌,而未旺,遽为损耗,以致精血重虚,生气复灭,由是萎顿不长矣。有因 运用劳心,忧愁思虑,动作劳力太过,盖运用则火不内藏,劳心则神皆外越,忧愁则阳 气郁结,思虑则精华潜耗,劳力则中表气 虚,尚有何力以充其用哉?更有因于子后行房,盖子后阳气初生,骤以竭之,生气消 矣。有因嗜饮凉水太过,盖胃喜凉饮而恶热,肠喜热饮而恶寒,脏性之喜恶也。坎宫 一点之阳,宜温以养之,不知节戒,恣进寒凉胃膈爽快于一时,而真阳受伤于无既矣。 有因纵酒嗜味太过,过酒则耗散精血,过味则清气不升,皆足以致痿也。更有因于久旷 脉道闭绝,盖流水不污,户扁不朽,物之常也。惟阳气充足者,周行无间,无微不达, 虽旷久而应日一举,阳虚不足者,运之则动,己之则静,久之则流行之脉络生疏,而 虚阳不能单行于歧路,犹道路之愈亲愈近,日远日疏也。惟智者详之,当以养心补肾为 根本,而以填精补血为佐助,补阳以为阴之主,补阴以济阳之用,则心肾交而阴阳和, 静可养身延年,动则阳壮而生子矣。 夫阳道为宗筋之所会,肝肾之所钟,元阳之所聚。其有不足者,有肾虚精滑,有精 冷精清,或临事而不坚,坚即流而不射,坚者肝火强于外也。不射者,真阳弱于中也。 有盗汗梦遗,有便浊淋涩,有腰惫不能转摇,有好色以致阴虚,有劳热者,有虚寒 者,是皆精气不足,而治之者,总不外乎肝肾二家,滋补精血元阳,盖乙癸同源也。 王节斋曰∶男子阴痿不起,古方多云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固有之矣。然亦有郁火 甚而致痿者。《经》云,壮火蚀气,譬如人在夏暑,而倦怠痿弱,遇冬寒而坚强也。又 曰∶少年人阳痿,有因于失志者,但宜舒郁不宜补阳。《经》曰∶肾为作强之官,技巧 出焉。藏精与志者也。夫志从土从心,志主决定,心主思维,思维则或迁或改,决定则 一定不移,此作强之验也。苟志意不遂,则阳气不舒,惟气者,即真火也。譬诸极盛之 火,置之密器之中,闭闷其气,使不得发越,则火立死而寒矣,此非真火衰也,乃闷 郁之故也。宣其抑郁通其志意,则阳气立舒,而其痿自起矣。 史国信曰∶若欲兴阳,先滋筋力,然筋力之强,由于精血之所养,今人不滋补精 血,而徒以热药为事者,犹釜中无水而进火也。惟人参能补无形之气,生出有形,实为 补气壮阳之妙用,胜于热药多多矣。 凡思想无穷,不获如愿,以致元神萎弱者,当从其所愿,而神自复。若真火之气衰 弱,不能充发后天元阳,而竭其化生之源者,多加参、黑附,虽然偏阴偏阳之禀不 同,所以补阴补阳之论各异,当于脉候辨之,而无误矣。 《精要》云∶八味丸,久服多服,能令肥健多子。若阴虚甚,则多加熟地;阳虚 甚,则多加桂附;胃虚甚多加山药;胃虚寒,去丹皮;先天不足,加河车鹿茸;气 虚甚参汤送服;脾虚米饮送服;虚火甚淡盐汤送服;冬天温酒送服;夏天生脉散送 服;气虚下陷补中汤送服;心脾不足归脾汤送服。如是久服不间,则五脏平和,脏腑精 血日长,输归于肾,不壮阳而阳自壮矣。今人厌常喜新,舍近求远,皆未得生精之至 理,而参透药性之精微者也。 大抵媾精成胎之法,男子必前数日,调补精力强健,悉戒七情,扰乱真气,临事预 使女人情动,已则心静神恬,若无其事,惟为收摄固注丹田,俟女人候至,然后任其百 脉齐到,自然得子,何疑?若心气先时妄动,精气定难坚固,是为妄泄,何能种玉? 所谓阴先至而成男,阳先至而成女,《经》曰∶阳与之正,阴为之主,阳施正气,万物 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更于女科嗣育门求之,其化生之精微得矣。 凡手指足指之歧处,犹道路之歧者,而人之来往必稀,手足之歧者,气血之营运难 及,气血不及之处,便是痿弱无阳之所,所以手足指头,易冷易厥,其前阴之处,更为 歧之甚者也。非至清真阳之气,不能达而温之,非至精真阴之血,不能荣而养之,故名 人既立补养之方,内调其阴阳,复设温润之 药,外导其脉络,如手足寒极,以热水淋洗,宣行阳气而自和缓也。然必内有阳气而 外导可以宣行,设阴阳内竭,而强导之,徒增燥热为害,或溃肌裂肤,或疳蚀腐烂,重 则性命有伤,轻则败坏形体,皆因前贤方论既无,以致后入误药误用,今将可采之方, 具之于后,倘功不掩过者,悉行去之,使后人有所趋向,勿致轻身试药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