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书名:古今医统大全朝代:明作者:徐春甫时间:公元1556年

[卷之四十三 痰饮门] 药方

    (《金匮》)
    浓朴大黄汤
    治肢节胁满痰饮为患。 浓朴(一钱)大黄(五钱)枳实(八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温服。即《伤寒小承气汤是也。
    十枣汤
    治悬饮内痛。 芫花(醋拌经宿炒黑勿焦)甘遂面包煨)大戟(长流水煮半时晒干。各等分) 上为细末,水盏半,煮大枣十枚至八分,去枣纳药末。强人一钱,弱人五分,平旦服之不下, 更加五分决下,徐以糜粥自养。 (《三因》)
    小胃丹
    上可去胸膈之痰,下可利肠胃之痰。 芫花甘遂大戟(各一两)大黄(酒拌蒸,一两半)黄柏(炒褐色,二两) 上为细末,粥丸,麻子大。每服十丸,温汤下。 (《三因》)
    控涎丹
    凡人忽患胸背手足头项腰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钓痛,时时走易 不定,乃是痰涎在心膈上下,变为此疾。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误认瘫痪,非也。 甘遂(制)大戟(制)真白芥子(各等分) 上为末,糊丸梧桐子大。临卧淡姜汤或温水下五七丸至十丸,痰甚者量加之。
    妙应丸
    治诸痰。 控涎丹(加下项药),惊痰朱砂,痛者加全蝎酒痰雄黄、全蝎,惊气成块者,加穿 山甲鳖甲玄胡索、蓬术,臂痛木鳖子去油、官桂,热痰加盆硝,寒痰冷冻饮料胡椒丁香肉桂。 (《宣明》)
    三花神佑丸
    治一切湿热沉积,痰饮变生诸病,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 走注疼痛风痰涎嗽,气血壅滞, 不得宣通等证。 芫花大戟甘遂(各半两)黑丑(取头末,二两)大黄(一两)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日三服,快利为度。 痞满甚者,初多服,顿攻不开,反加痛闷,则初只可服二三丸,每服再加二丸,快利则止。 以上五方皆是攻结破饮,药性之有毒者,非此瞑眩,厥疾弗瘳,诚不得已而用之也。 医者须要量人虚实,不可轻率也。 (隐君)
    滚痰丸
    治一切湿热食积等痰,窠囊老痰。 大黄(酒蒸黄芩(各半斤)礞石(制,一两)沉香(五钱) 上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强弱加减。 隐括其方,诗曰∶ 甑里翻身甲挂金,于今头戴草堂深。 相逢二八求斤正,硝青礞倍若沉。 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桐子意常真。 千般怪证如神效,水泻双身却不任。 凡服滚痰丸之法,必须临睡就床,用熟水一口许,只送过咽,即便仰卧,令药在咽膈间徐 徐而下。如日间病出不测,疼不可忍,干呕恶心,必即徐瘥者,须是一根据临睡服法,多半日不 可饮食汤水,及不可以起身坐行言语,直俟药气除逐上焦痰滞,恶物过膈入腹,然后动作,方 能中病。每次须连进两夜,所服次日痰物既下三五次者,夜减十丸,下一二次者,仍服前数, 下五七次或只下二三次而病势顿已者,次夜减二十丸,头夜所服并不下恶物者,次夜加十丸。 壮人病实者多至百丸,虽狂痰动实及暴卒恶候,多服无妨。大抵服罢仰卧,咽喉稠粘壅塞不利 者,乃痰气泛上,药病相攻故也。少顷,药力既胜,自然宁贴。往往痰病日久,结实 于肺胃间,或只暴病余无泛溢者,服药下咽即仰卧,顿然百骸安静,五脏清宁,梦寐佳境,如 游华胥氏之国,和悦何可云喻?大抵次早先去大便一次,其余遍次皆是痰涕恶物,亦有看是溏粪, 用水搅之,尽系痰片,粘涎,或百中有一,稍稍腹痛腰背拘急者,盖有一种顽痰滞秘,里急后 重,状如痢疾,片时即已。若其痰涎易下者,其为快利,不可胜言,顿然满口生津,百窍爽快。 间有片时倦怠者,盖为病苦不安,一时为药所胜体气和,似醉初醒,如浴方出,如睡初起, 则非虚倦也。此药并不洞泻元气,但能取痰积恶物,次第穿凿,而下腹中槽粕,并不相伤。非 比神佑丸小胃丹之毒药悍,多服必伤人也。服者当自知之。 一切新久失志丧心,或癫或狂等证,每服百丸,人壮气盛能食。狂甚者一百二十丸,以效 为度。 一切中风瘫痪,痰涎壅塞,大便或通或结者,每服八九十丸,壮实者加之。常服二三十丸, 则无大便秘结之患,自然上清下润。 一切阳证,风毒遍身,游走疼痛,每服八九十丸,未愈再加。 一切无病之人,遍身筋骨平日疼痛不能名状者,每服七八十丸,未效加之,以效为度。 一切头痛又非头风牙痛或肿或痒,每服八十丸, 一切噎气吞酸致于嗳逆膈气,及胸痞,腹中气块冲上,呕吐涎饮,状如翻胃者,每七八 十丸,未效再服。 一切心下怔忡如畏人捕,怵惕不安,阴阳关隔,变生怪证,每服七八十丸,甚者加之。 一切新久痰气喘嗽,或呕吐痰沫,或痰结实热,或头运目眩,每服七八十丸。老人虚弱者, 四五十丸,未效加服。 一切急慢喉闭赤眼,每服八九十丸。腮颊肿硬,绕项结核,若瘰之状,正宜服之。口糜舌 烂咽喉生疮者,每以五六十丸,同蜜少许,一处嚼碎噙睡,徐徐咽下。些少口疮等证,只以二 三十丸如前噙嚼二三夜即瘥。 一切荏苒之疾,男子妇人之患非伤寒内外之证,或酒色吐血,或月水愆期,心烦志乱, 或腹满胁痛,或背胀腰疼,耳聩鼻干,酸疼燥热,干呕恶心,诸般疼痛,百药不效,病者不能喻其状,方书未曾载其疾, 医者难以别其证,并根据前法加减服之,无不全愈。 (《拔萃》)
    蠲饮枳实丸
    逐饮消痰,导滞清膈。 枳实(炒)半夏(制)陈皮(去白)黑牵牛(取头末。各三两) 上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御药》)
    涤痰丸
    治三焦滞气,胸膈痞满,咳唾稠粘,面上赤热,肢体倦怠,不思饮食。此药下痰饮,消食 快膈。 木香(二钱)槟榔半夏(制)三棱(各半两)青皮陈皮枳壳(各三钱)大黄(一两)黑牵牛(二 两炒)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远姜汤下。
    开结枳实丸
    宣导滞气,消化痰饮。专治呕逆恶心,宿酲不醒,宿物停滞,两胁膨胀,咽嗌不利,上气咳嗽等 疾。 枳实(炒)白术(炒)半夏(制)南星(制)白矾(枯)苦葶苈(炒)青皮大黄(各五钱)木香 (三钱)黑丑(头末,二两)大皂角(炙去皮弦)旋复花(各一两)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妇人干呕,嗝气满闷,或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姜葱汤下。 (子和)
    川丸
    (即川散)治一切痰饮,十种水胀。 甘遂(面包煨)芒硝(各二钱)郁李仁(一钱)大黄(三钱)牵牛末(二钱) 上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 (《圣惠》)
    舟车丸
    治五饮痰积肿胀。 甘遂大戟(醋炒)芫花(醋炒。各一两)大黄(二两)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去白。各五钱) 牵牛(头末,四两)轻粉(一钱) 上为末,水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温水下,以利为度。 (《医林》)
    乌巴丸
    治胸膈久为顽痰所害,积成痰气,面目清白色,肿浮,不思食,遍身痛,夜间气壅不得睡, 往来寒热,手足冷痛,不得转侧。屡用南星、半夏、黑锡、灵砂坠之不下,取之不出。此是顽痰坚 滞,宜此药。 利下顽痰如鱼脑则愈,未利再服。 乌梅肉(二两)巴豆(五粒,研去油) 上用水两碗,砂铫内将乌梅肉煮烂,候水稍干入巴豆,将竹片搅,候如稠糊,取出捣烂, 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九丸、十丸、十一丸或十五丸,姜汤下,不拘时。 (《玉机》)
    透罗丹
    治痰实咳嗽,胸膈不利。 皂角(酥炙去皮弦,一两)黑丑(微炒)半夏大黄(各一两)巴豆(去油另研) 杏仁(去皮尖炒。各一钱) 上为细末,姜汁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医林》)
    坠痰丸
    治痰饮风痰等证。 黑丑(头未,二两)枳实枳壳(半两)白矾(枯)朴硝风化猪牙皂角(各三钱。炒) 上为细末,萝卜汁和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平旦时服,初下粪,次下痰。 (《瑞竹》)
    神仙坠痰丸
     大皂角(炙去皮弦子,一两六钱)白矾(一两二钱)黑丑(取头末,四两) 上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医林》)
    破痰丸
    治痰饮心腹痛立效。 荜茇胡椒丁香木香砂仁蝎梢乌梅肉青皮巴豆(去壳。各等分) 上以青皮同巴豆入浆水内浸一宿,次日同炒,青皮焦,去豆为末,水浸乌梅肉,汤炮蒸饼, 碾和成膏,入药和匀,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不拘时,姜汤下。 (《秘方》)
    沉香和中丸
    治一切痰气壅盛。 陈皮青皮枳壳黄芩(各一两)木香礞石(制。各半两)大黄黑丑(头末。各一两二钱) 槟榔(一两)沉香(二钱)滑石(二两) 上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茶清下。

知识点: